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開府

《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開府》是唐代詩人岑參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詩中描寫了胡地惡劣的氣候;稱讚了友人的德才兼備,並頌揚了高仙芝出師的雄壯軍威;還描述了古戰場悽慘的景象,隨後描寫軍中宴樂之盛;最後稱慕友人獲明主重用,自己才能低劣不堪大任,言辭間頗有自薦其才之意。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開府
  • 作品別名: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使呈高開府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岑參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評價,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開府1
熱海亘鐵門2,火山赫金方3
白草磨天涯4,湖沙莽茫茫5
夫子佐戎幕6,其鋒利如霜7
中歲學兵符8,不能守文章9
功業須及時,立身有行藏10
男兒感忠義,萬里忘越鄉11
孟夏邊候遲12,胡國草木長13
馬疾過飛鳥,天窮超夕陽14
都護新出師15,五月發軍裝16
甲兵二百萬,錯落黃金光17
揚旗拂崑崙18,伐鼓震蒲昌19
太白引官軍20,天威臨大荒21
西望雲似蛇22,戎夷知喪亡23
渾驅大宛馬24,系取樓蘭王25
曾到交河城26,風土斷人腸。
寒驛遠如點27,邊烽互相望28
赤亭多飄風29,鼓怒不可當30
有時無人行,沙石亂飄揚。
夜靜天蕭條31,鬼哭夾道傍。
地上多髑髏32,皆是古戰場。
置酒高館夕,邊城月蒼蒼33
軍中宰肥牛,堂上羅羽觴34
紅淚金燭盤35,嬌歌艷新妝。
望君仰青冥36,短翮難可翔37
蒼然西郊道38,握手何慨慷39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武威:即今甘肅武威。劉單判官:據《唐才子傳·丘為傳》:“天寶初,劉單榜進士。”《舊唐書·高仙芝傳》中記高仙芝做安西行營節度使時,劉單曾做他帳下幕僚。判官,唐節度、觀察、防禦諸使,都有判官,是地方長官的僚屬,佐理政事。行營:軍隊出征作戰臨時駐紮地。高開府:指高仙芝。《舊唐書·高仙芝傳》記高仙芝,因邊功“九載入朝,拜開府儀同三司”。開府,開府儀同三司簡稱,官階一品,儀制同三公。
  2. 熱海:《新唐書·西域傳》:“由勃達嶺北行贏千里,得細葉川,東曰熱海,地寒不凍。”即今伊塞克湖,在今吉爾吉斯共和國境內。亘:橫亘。鐵關:即鐵門關,中國古代二十六名關之一,在焉耆以西五十里,為一長長的石峽,兩崖壁立,其口有門,色如鐵,形勢險要。
  3. 火山:即火焰山,在今新疆吐魯番盆地中北部。赫:照紅。金方:西方。五行方位配置,西方屬金。
  4. 白草:又稱芨芨草,為西域所產牧草,生沙土荒漠中,莖堅韌高大,熟時呈白色。磨:接近,指草原一望無際,至於天邊交際處。
  5. 胡沙:胡地沙漠。奔茫茫:此處指沙漠綿延向前,白茫茫似無盡頭。
  6. 夫子:對劉單的尊稱。戎幕:幕府。
  7. 利如霜:劍鋒利銳,且潔淨清白。
  8. 中歲:中年。兵符:兵書。《史記·五帝本紀》:“正義曰:‘天遣玄女下,授黃帝兵符,伏蚩尤。’”
  9. 守文章:指安於筆墨詩書生活。
  10. 立身:樹立己身。《古詩十九首》:“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行藏:《論語·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行為出仕,藏為退隱。
  11. 越鄉:遠離家鄉。
  12. 孟夏:夏季的第一個月,即陰曆四月。邊候:邊地氣候。
  13. 胡國:胡地,指邊塞。
  14. 超夕陽:更在夕陽之西。
  15. 都護:指高仙芝。唐高宗時於龜茲安西都護府,設都護一人,總領府事。玄宗時更置安西節度使,治所在安西都護府,節度使例兼安西都護,故稱安西節度使為都護。
  16. 軍裝:整裝待發的軍隊。
  17. 錯落:紛披交錯。黃金光:指鎧甲兵器在陽光照射下閃爍光芒。
  18. 揚旗:飄揚的戰旗。崑崙:崑崙山。此處與下之蒲昌,戰場位置皆不必作實。
  19. 蒲昌:即今新疆羅布泊。
  20. 太白:太白金星,一名啟明星。傳說太白星主殺伐。《漢書·天文志》:“太白,兵象也。······出則兵出,入則兵入,象太白吉,反之凶。”太白引官軍,是為吉象。
  21. 天威:指皇帝的威嚴,天朝的威嚴。大荒:極其荒遠之地。
  22. 雲似蛇:《初學記》卷一《兵書類》:“有雲如丹蛇隨星後,大戰殺將。”此為古代天文占象術。
  23. 戎夷:犬戎、夷狄,對西邊少數民族的蔑稱。
  24. 渾:全。大宛:漢代西域國名,北通康居,西南臨大月氏,以盛產馬著名。
  25. 樓蘭:漢代西域國名,在今新疆若羌縣東北。漢武帝時曾俘其王。
  26. 交河城:又名西州,天寶元年改西州為交河郡,在今新疆吐魯番一帶,治所在高昌,今吐魯番東南達克阿奴斯城。
  27. 塞驛:邊塞官驛。
  28. 邊烽:邊塞烽火台,用以報警的土堡哨所。
  29. 赤亭:即赤亭守捉。《新唐書·地理志》:伊州“西經······三百九十里有羅護守捉,又西經達匪草堆,百九十里至赤亭守捉,與伊、西路合”。約在今新疆吐魯番附近。飄風:旋風。
  30. 鼓怒:暴怒,指狂風大作之狀。
  31. 天蕭條:指天高遠肅明。
  32. 髑髏(dú lóu):死人骨,此指戰場屍體狼藉,橫屍遍野。
  33. 月蒼蒼:月色灰白慘澹之狀。
  34. 羽觴(shāng):兩側有耳似翼的酒器。
  35. 紅淚:紅燭之淚。
  36. 君:指劉單。青冥:天。
  37. 短翮(hé):短的羽翅。岑參喻比自己才能短疏。
  38. 蒼然:蒼茫渺遠的樣子。西郊:武威城西。
  39. 慨慷:慷慨。曹操短歌行》:“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白話譯文

熱海橫貫鐵門邊防,火山巍巍挺立西方,
無邊白草遠接天邊,漫浸黃沙迷迷茫茫。
為友如今身在幕府,才如鋒刃銳利如霜。
中年以來投筆從戎,不再終日攻讀文章。
功名業績及時取得,立身行事合宜得當。
身為男兒心懷忠義,馳驅萬里遠別家鄉。
遙遙邊塞夏日來遲,西北異鄉草木初長。
策馬賓士賽如飛烏,奔向天邊越過夕陽。
安西部護牢兵出師,五月初夏剛發軍裝,
出征戰士數以萬計,盔甲刀槍閃閃發光!
軍旗飄飄持過崑崙,戰鼓聲聲震動蒲昌,
太白金星引導大軍,天子神威光照大荒。
西望敵軍雲氣如蛇,想那須改必將敗亡,
官軍追捕大宛良馬,神兵俘虜樓蘭國王!
想我昔日曾去交河,景象淒涼令人斷腸,
塞上釋站遠如果點,迫地烽煙送逞相望。
赤亭要塞暴風陣陣,如狂如恕勢不可當,
路上常常斷絕行人,風卷沙石到處飛揚。
夜空寂寂天色蕭條,風如鬼叫響在道旁,
可憐地上枯骨滿目,此處原是昔日戰場。
置酒高堂送君遠行,邊城夜空月色迷茫;
軍中宰牛犒勞軍士,堂上排宴酒影杯光。
金制燭盤插上紅蠟,上上下下擺滿大堂,
歌聲嬌嬌飄出窗外,美女翩翩舞動新妝。
切望為發展翅青天,惜我翅短難以高翔。
城西郊外握手送別,感觸萬千心事茫茫!

創作背景

唐玄宗天寶十載(751年)五月,西北邊境石國太子引大食(古阿拉伯帝國)等部襲擊唐境。當時的武威(今屬甘肅)太守、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將兵三十萬出征抵抗。此詩是作者於武威送僚友劉單赴軍前之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詩大體分為四層。詩的開頭四句寫安西一帶自然風光。遙遙“熱海”,巍巍“火山”,無邊“白草”,茫茫“胡沙”,構成無比遼闊壯美的邊塞圖景。四句全用對句,語勢整齊勁健,節奏鏗鏘有力,不僅用這特殊環境烘託了劉單判官及出征將士的英雄主義精神,而且以其雄健的氣勢籠罩全篇。在這樣一幅背景下,推出了劉單判官這一人物對他進行熱情讚揚。讚揚他在幕府中表現出的傑出才能,從戎報國、建功立業的英雄精神。以上是第一層,照應題目“赴安西”,讚揚劉單判官。
以下第二層照應題目“呈高開府”盛讚高仙芝率軍出師的聲威並預言其必獲全勝。“孟夏”四句所勾劃的環境,既是劉單即將赴邊的環境,也是高仙芝出師的環境。其中“馬疾”和“天窮”三句寫赴邊的緊張與遙遠,渲染出師的氣氛。這四句用景物描寫杯敘述中鋪墊一下;“都護”以下幾句寫高仙芝出征情景,以誇張的浪漫的筆法寫出師時威武雄壯的氣勢,其中所用“二百萬”、“黃金光”、“揚旗”、“伐鼓”、“拂”、“震”等等詞語,都加強著這種氣勢,這對部隊統帥高仙芝自然也是一種委婉的讚揚。“西望”四句構想勝利場面,預言此次出師必獲大捷,充滿昂揚豪邁的激情。
“曾到交河郡”以下十二句為第三層,追憶自己邊庭所見。先用“斷人腸”來總括邊庭印象,然後逐層分述:“塞驛”兩句寫亭堠相望,干戈未息;“赤亭”四句通過“風”這一事物寫塞外苦寒;“夜靜”四句寫古戰場淒涼蕭條。由於詩人對邊地生活有切身體驗,以上描寫均十分真切,其中流露著詩人對邊事的憂慮,客觀上反映出頻繁的征戰給人民給社會帶來的災難。這便是劉單即將奔赴的環境,也是高仙芝輾轉征戰的環境,這種環境暗示著邊塞生活的艱辛。
詩的最後一層寫送別。先寫宴會場面,氣氛的熱烈和歡快映出即將奔赴前線的將士們的激動和樂觀。最後扣應題目“送”字寫慷慨握別,仰慕之情中包含著深深的慰勉。
這篇作品凡五十句,是一篇規模較大的五言古詩,它多方面地展示了邊塞征戰生活的生動畫面,充滿豪邁慷慨的情調。在結構上,這篇作品於敘述中時以景物描寫來作渲染鋪墊,使全詩既氣勢流貫,又舒緩有致,內容豐富而寫來從容不迫。在語言上,這篇作品與高適《武威赴臨洮謁大夫不及因書即事呈河西隴右幕下諸公》《送渾將軍出塞》等邊塞詩一樣,雖為古詩而時用偶句,如“熱海亘鐵門,火山赫金方”,“揚旗拂崑崙,伐鼓展蒲昌”,“渾驅大宛馬,系取樓蘭王”,“軍中宰肥牛,堂上羅羽觴”等等,這些偶句,音節鏗鏘,如堅實的骨架,支撐於詩篇之中,使全詩如流水,既氣勢流蕩,又跳躍奔放。

名家評價

遼寧師範大學教授高光復:全詩張弛有度,灑脫奔放而合於節,有粗筆有細描,有大背景的渲染誇張,有小細部的謹雕慎琢,多種環境氛圍的描寫,如邊塞壯麗風光、戰場的宏大悲壯及陰森慘烈,軍帳中的輕歌曼舞,顯示出詩人駕馭多種藝術風格的高超技藝。行文揮灑自如,氣勢奔放,峻健渾郁,激昂慷慨,聲情並茂,風骨端翔,已顯出岑參邊塞詩的本色。

作者簡介

岑參(715~770),唐代詩人。南陽(今屬河南)人。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進士,曾隨高仙芝到安西、武威,後又往來於北庭、輪台間。官至嘉州(今四川樂山)刺史,因世稱岑嘉州。卒於成都。其詩長於七言歌行。所作題材廣泛,善於描繪塞上風光和戰爭景象;氣勢豪邁,情辭慷慨,語言變化自如。與高適齊名,並稱“高岑”,同為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有《岑嘉州詩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