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歷程
2013年9月,武威市緊鑼密鼓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力爭把武威打造成“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節點”。
2013年8月18日,武威保稅物流中心基礎設施開始建設。9月16日,省政府批覆同意申報武威保稅物流中心。9月底,
蘭州海關向海關總署上報設立武威保稅物流中心的請示,並會同省財政廳、省國稅局和武威市政府多次赴國家有關部委進行匯報、銜接和爭取。
2014年1月29日,經國家
海關總署、
財政部、稅務總局、
外匯管理局聯合發文批准,我市設立全省首家保稅物流中心——武威保稅物流中心; 9月24日,武威保稅物流中心通過國家四部委驗收; 10月13日,武威保稅物流中心正式封關運營; 12月12日,全省首列中歐班列“天馬號”(
武威——
阿拉木圖)專列首發;12月27日,中歐班列“天馬號”運載著總價值近300萬美元的貨物再度出發,直達阿拉山口。
區位環境
武威東接
蘭州,西通
新疆,南靠
西寧,北臨
銀川和
內蒙古,處於
新亞歐大陸橋的咽喉地帶和隴海蘭新經濟帶的中心地段,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交通黃金節點,歷史上就以其“通一線於廣漠,控五郡之咽喉”的特殊地理位置而成為絲綢之路重鎮。
武威保稅物流中心處於
新亞歐大陸橋關鍵節點位置,與傳統海運和第一亞歐大陸橋運輸相比,在運輸距離、通關便利、服務功能、輻射帶動等方面優勢明顯。傳統海運從
上海港或
天津港出發到歐亞大陸橋
歐洲始發點
荷蘭鹿特丹港,運輸距離約2萬公里、時間約35天;第一亞歐大陸橋從
蘇州出發,經
滿洲里出境轉往
莫斯科,到達荷蘭鹿特丹港,運輸距離約1.2萬公里、時間約14天。從武威保稅物流中心出發,經新亞歐大陸橋到達荷蘭
鹿特丹港,運輸距離約8031公里、時間約11天,運輸距離、運輸時間均明顯縮短。
武威
保稅物流中心一方面立足
甘肅,為全省進出口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平台,促進全省外向型經濟發展;另一方面輻射和服務周邊省區,為
青海、
內蒙古、
寧夏等周邊區域的進出口和加工貿易企業提供口岸通關、退稅保稅等服務,打造向西開放的國際物流平台。
硬體設施
武威保稅物流中心位於武威市黃羊工業園,依託國鐵
寧夏乾塘至
甘肅武威南二線園墩車站進行建設。
一期占地面積734畝,投資2.79億元,主要建設倉庫、綜合服務樓、堆場以及智慧型化卡口、檢驗場地等海關監管設施。
二期(配套)工程規劃面積5.78平方公里,將在武威保稅物流中心的基礎上,建設進出口加工基地和保稅園區。同步規劃建設武威保稅物流產業園,主要包括電子商務、汽車產業、IT電子產業、液體經濟產業、特色農牧產業、資源型產品以及其他產業物流區和鐵路貨場區,結合物流產業,布局汽車產業、IT電子產業、包裝產業、農牧產業等相關產業加工區,形成集進出口加工、國際物流、國際貿易、金融服務為一體的產業融合平台。
中心功能
保稅倉儲、國際物流配送、簡單加工和增值服務、檢驗檢測、進出口貿易和轉口貿易、商品展示、物流信息處理、口岸、物流中心入園出口退稅。
優惠政策
(一)稅收政策。境內貨物進入保稅物流中心視同出口,享受出口退稅政策。從境外進入保稅物流中心內的貨物,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予以保稅。對保稅物流中心內企業在中心內加工的貨物,凡直接出口或銷售給中心內其他企業的,免徵增值稅、消費稅。對保稅物流中心企業之間或中心與出口加工區、區港聯動之間的貨物交易、流轉,免徵流通環節的增值稅、消費稅。
(二)外匯政策。保稅物流中心與境外之間的進出口,中心內企業無需辦理收付匯核銷手續。國內企業從保稅物流中心進口貨物,可以向中心內企業付匯,也可以直接向境外支付。向保稅物流中心內出口貨物的,國內企業可以向中心內企業收匯,也可以從境外收匯。
(三)管理服務政策。海關對保稅物流中心與境外之間的貨物採取便捷的監管方式。對保稅物流中心與境外之間進出的貨物,除實行出口被動配額管理和國家另有規定外,不實行進出口配額、許可證件管理。貨物進出保稅物流中心,可根據需要並經海關批准,分批進出、集中報關。保稅物流中心內企業從境外進入中心的倉儲物流貨物及自用的辦公用品、出口加工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免於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對集中入境分批出中心的貨物,可實施分批報檢和檢驗,也可集中報檢分批核銷出中心。從非中心進入中心後不經加工直接出境的,中心檢驗檢疫機構憑產地檢驗檢疫機構簽發的檢驗檢疫合格證明換證放行,不再實施檢驗檢疫。中心內企業加工出境產品,符合有關規定的,可以向檢驗檢疫機構申請簽發有關原產的證書。
(四)土地政策。武威保稅物流中心園區,占用未利用地較多,地勢平坦開闊,用地指標充足,征地難度小,用地審批時間短,對先期入駐園區的企業將以最優惠的政策供地。
(五)其他支持政策。根據入駐企業投資規模、投資強度、進出口規模、對地方財政貢獻的大小,將在倉庫和堆場出售租賃、標準廠房代建租賃、相關規費收取等方面給予最大的優惠,在企業入駐、手續辦理、項目建設、公共設施配套、企業用工、拓展境外市場、信息化服務等方面予以最好的支持。
遠期規劃
武威保稅物流中心一期工程現已全面建成投運。一期工程建成運營後,武威保稅物流中心積極推進二期工程建設。
二期工程規劃面積5.78平方公里,規劃建設綜合物流區、倉儲物流區、國際電子產業區、包裝產業區、汽車零部件產業區、液體經濟產業區、農牧產業區、跨境貿易
電子商務區和其他產業區,沿
金色大道規劃綜合服務區及金融服務區,總投資105億元,利用3年時間完成。同時,依託武威保稅物流中心口岸服務功能,以現代物流、
國際貿易為重點,大力發展出口導向型產業、
國際金融和
電子信息產業,規劃建設“甘肅國際陸港產業園”。
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武威保稅物流中心圍繞“一港兩中心七口岸”的整體部署,積極踐行合作共贏的“互利”模式,在全國選擇交通節點設立6個物流基地,培育“造血”功能,保障甘肅國際陸港建設順利開展。甘肅國際陸港華東物流基地在
江蘇省海安縣建成。2015年7月22日,
甘肅國際陸港華東物流基地
中亞班列從
江蘇海安商貿物流園順利首發,將華東地區銷售到
中亞、
俄羅斯、
歐洲的貨物集結到武威保稅物流中心報關報檢,在武威進行國際貨運專列的重新編組,通過公、鐵、水路聯運方式,將貨物出口到世界各地,標誌著國際貨運班列已正式進入國際點到點貨運專列時代。在國內設立海安、
青島、
寧波、
岳陽、
安陽、
石嘴山等6個與當地政府合作的物流基地,從企業供應鏈購銷全方位著手,減少企業國際貿易的風險,為企業有效降低生產、運營、物流、倉儲、配送等各項成本,切實為企業做好服務。
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