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學院茶與食品學院

武夷學院茶與食品學院辦學的文化傳承:1938年,“福建省農業改進處崇安茶葉改良場”。1940年,“福建省示範茶廠”。1941-1942年,“崇安縣初級茶葉學校”、“中央財政部貿易委員會茶葉研究所”(張天福和吳覺農創辦)。1958年,創立了“武夷茶業大學”。2008年12月,武夷學院設立“茶學與生物系”。2012年8月,在學校專業整合中,更名為“茶與食品學院”。學院下設茶學系、園藝系、食品質量與安全系、食品科學與工程系,建設聖農食品學院與武夷茶學院2個產業學院,現有茶學、園藝、食品質量與安全、食品科學與工程4個本科專業,全日制在校生近110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夷學院茶與食品學院
  • 主管部門:武夷學院
  • 本科專業:4個
  • 地址:武夷山市百花路358號 
  • 主要獎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3項
學術研究,辦學條件,

學術研究

近年來,學院教師主編或參編國家級規劃教材7部,主編套用型教材6部,出版專著(編著)11部,獲省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3項;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福建省重大科技專項、福建省重點科技項目等項目40多項,獲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南平市科學技術進步獎5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0項;與企業聯合承擔項目30多項,實現科研成果轉化20多項。

辦學條件

茶學專業現為國家級特色專業、福建省重點學科、福建省一流專業、福建省省級特色專業;園藝專業現為福建省一流專業、福建省級套用型重點建設學科、農業專業碩士授權點培育專業;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現為福建省一流專業、福建省高等學校服務產業特色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為武夷學院本科特色專業。
學院擁有一支學科專業齊全、教學能力強、學術水平較高的教學科研團隊:學院現有教職工72人,專任教師6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5人。博士34人(含在讀9人),占比56.7%;雙師雙能型教師51人,占比89.5%;碩士研究生導師23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園藝(茶學)委員1人,教育部農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福建省引進高層次人才C類以上人才8人;同時聘用行業企業高管52人擔任講座教授、校外導師。擁有福建省省級教學團隊(茶學)1個、福建省省級創新團隊(茶學)1個、福建省省級套用型教學團隊(園藝)1個、南平海西創業創新團隊(茶學)1個。
學院具有良好的辦學條件和較好的教學、科研設施平台:學院現有綜合辦公樓1棟、教學樓1棟、實驗實訓中心大樓1棟、茶文化中心大樓1棟,擁有專業實驗室58間、教學儀器設備總價值近7000萬元。學院牽頭組建了福建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中國烏龍茶產業協同創新中心”;先後獲批“大武夷茶產業技術研究院”、“茶葉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茶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福建省院士專家工作站”等多個省級教學科研平台,與福建農林大學共建武夷岩茶綠色創新中心和燕子窠生態茶園模式科技特派員培訓基地。學院在校內重點建設了茶樹種質資源圃80畝、武夷茶學教科園300畝、園藝溫室大棚1棟、園藝特色植物種質資源圃30畝、2條茶葉加工實訓生產線、3條食品加工生產線等校內實習實訓基地,在校外與聖農集團、武夷星茶業等行業龍頭企業簽訂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50多家。
學院堅持引企入校,探索校企合作辦學,培養套用型人才:學院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圍繞閩北支柱產業的轉型升級,充分發揮董事會在校企合作中的橋樑紐帶作用,與福建聖農集團合作共建聖農食品學院,與武夷山市茶業同業公會合作共建武夷茶學院。學院依託產業學院,瞄準區域戰略新興產業發展需求,構建服務南平千億食品產業的生態食品產業專業群,創新“全程遞進開放式”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學院積極發揮中國烏龍茶產業協同創新中心等創新平台的科技引領作用,加快園藝套用型學科建設和專業碩士點培育,為區域優勢特色產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和人才保證。聖農食品學院獲批福建省省級示範性產業學院,福建省高校產業學院發展聯盟牽頭單位;聖農食品學院和武夷茶學院均入選首批福建省現代產業學院;生態食品產業專業群獲批福建省示範性專業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