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步軍統領)

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

步軍統領一般指本詞條

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簡稱九門提督或者步軍統領,是清朝的駐京武官,設立於康熙十三年(1674年)。主要負責北京內城九座城門(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內外的守衛和門禁,還負責巡夜、救火、編查保甲、禁令、緝捕、斷獄等,實際為清朝皇室禁軍的統領,品秩初為正二品,後於嘉慶年間升為從一品。

舊址位於崇文門。辛亥革命後仍沿用。1924年其職權歸京師督察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
  • 簡稱:九門提督或者步軍統領
  • 屬性:清朝的駐京武官
  • 負責:京師守備和治安
歷史,特徵,編制,代表人物,

歷史

清代,京師的衛戍、警備和治安保衛機構叫“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衙門”,通稱“步軍統領衙門”。長官簡稱“步軍統領”,俗稱“九門提督”(京師內城共有城門九座,分別為:正陽、崇文、宣武、朝陽、東直、阜成、西直、德勝、安定)。九門提督統領滿、蒙、漢軍八旗步兵和京師綠營的馬步兵(即“巡捕營”),所部的具體任務是分泛駐守(“泛”指基層的軍隊編制)、稽查城門、緝捕盜賊、申禁巡夜等。步軍統領創設於清初,後經歷了數次變遷。原來只統轄八旗的步兵營,到康熙十三年(1674),始兼提督京城九門事務(原由兵部管理),康熙三十年(1691),又兼管巡捕三營事務,官銜全稱遂改為“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三營統領”。雍正七年(1729),官署定名為“步軍統領衙門”,十二年(1734),在宣武門內京畿道正式建立衙署,九年後遷至北城帽兒胡同,又稱“北衙門”(同為負責審案的刑部因設在南城稱“南衙門”)。乾隆四十六年(1781),巡捕增設左、右兩營,變成中、南、北、左、右五營,故該衙門的主官改稱“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嘉慶四年(1799)改官秩為從一品
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設立安民公所,維持治安。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前的最後一任步軍統領是慈禧太后親信榮祿。1901年清廷仿效聯軍方式,設“善後協巡營”,後來改名“巡警總廳”,替代原步軍統領衙門的巡捕營。1902年,肅親王善耆任步軍統領,支持軍警分離的改革。1905年清廷正式創設巡警部,並開辦現代警察學校,培養警察人才。自此,軍警編制分離,現代警察制度初步創立。
1911年,辛亥革命後,北洋政權為了維護其政權統治,不僅沒有裁撤“步軍統領衙門”,反而保持,只是將其更名為“京師步軍統領衙門”,轄左右翼總兵。並以此為工具,插手京城社會治安,牽制警察辦案,成為民國初期十分特殊的一處“衙門”。1924年,馮玉祥率部進入北京,末代皇帝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同年10月5日,這一特殊的衙門才被裁撤。

特徵

步軍統領衙門因有“軍”、“警”屬性,其特徵為:
軍隊屬性:隸屬於兵部;與清軍八旗綠營編制相同;兵源來源為八旗、綠營兵勇;按照清軍規則實施軍事訓練。
警察職能:武裝警衛;偵緝捕查;訴訟及斷獄;對京城人口進行社會管理;消防及其它任務此外,步軍統領衙門還擔負其它一些“警察”工作。如執行禁令時的街道戒嚴,官員皇室出巡時的“清道”與“迎送”、禮炮的鳴放與守衛,到了清末,步軍統領衙門甚至還負責來京外國人的查驗及管理工作。總之,步軍統領衙門雖為“軍隊”,但在京城的職責及任務,卻是“警察”。所從事的警察業務可以說基本涵蓋了現代警務內容。當然,它所從事的警察業務比較簡單,也比較原始,更缺少法規的規範。卻是中國近代第一個類似警察的機關,特別是京城地區的警察與警察機關,步軍統領衙門為其濫觴。

編制

九門提督負責京師的警衛、治安,其統率的部隊長期保持在3萬人左右,且人員精幹,裝備精良。
從機構、人員、職掌看,步軍統領衙門除衙門本部外,還下設八旗步軍營、巡捕五營、內外城十六門管理機構和白塔山信炮管理部門。
步軍統領之下,設有左、右翼總兵各一人與步軍統領同堂辦公;八旗步兵營則設有左、右翼尉各一人(秩正三品)。八旗步兵營主要駐守內城。
巡捕五營分布於外城和四郊。中營駐紮於圓明園一帶,由副將(從二品,隸屬於總兵)一員帶領,下分五汛(每汛有官兵370人至580人不等);南營分防外城及南郊,下轄六汛;北營分防北郊,左營分防東郊,右營分防西郊,以上三營均各轄四汛。巡捕五營總計二十三汛。南、北、左、右四營設參將一人,游擊一人。嘉慶四年,又添設左、右翼總兵各一人,左翼總兵節制南營、左營,右翼總兵統轄北營、右曹,順治十年(1653),於白塔山(今北海瓊島)設定信炮五位,若京城發生暴亂、敵情、火災、爆炸,則憑金牌“奉旨發炮”;內九門也各設信炮五位。白塔發炮,則九門信炮齊鳴。京城駐防官兵聞炮聲後,立即分區集合待命。乾隆八年(1743),信炮及其管理系統移交步軍統領衙門。京師有內城九門,外城七門,內外各城門均派官兵駐守,負責門禁。順治初年,守門軍官稱門千總。康熙十三年(1674),又設城門尉、城門校。乾隆十九年(1754),城門尉改名城門領正四品),城門校改名城門吏(正七品)。內城九門,每門設城門領二人,城門吏二人,門千總二人。外城七門,每門設城門領一人,城門吏一人,門千總二人。

代表人物

隆科多
清朝九門提督
隆科多(西元?~一七二八),滿洲鑲黃旗人,佟佳氏,清聖祖孝懿仁皇后之弟,椒房親也。康熙二十七年(一六八八),授一等侍衛。五十年,任步軍統領(亦稱九門提督)。五十九年,擢理藩院尚書。六十一年,聖祖崩逝,隆科多以受聖祖末命得新君世宗之寵信,命與親王允禩、大學士馬齊等,總理事務,襲一等公,授吏部尚書。雍正元年(一七二三),復加太保,兼領理藩院事,並充會典、實錄等官書之總裁官,賜雙眼花翎、四團龍補服,可謂位極人臣,殊恩無以復加。此亦世傳世宗之得位由隆科多內助所致之原因也。惟自雍正三年,世宗先解其步軍統領職,後又以交結專擅,諸事欺隱罪之,令繳回所賜四團龍補服,並不準復用雙眼翎;隨又削其太保銜,令往今寧夏等地修城墾地,可謂聖眷大衰矣!四年,又以受賄事罷尚書,令料理邊疆事務,勘議俄羅斯邊界。雍正五年,宗人府奏劾輔國公阿布蘭以玉牒畀隆科多,私藏於家。世宗震怒,隆科多因是奪爵,召還京師,後以四十一條大罪,永遠禁錮。其子岳興阿奪官,玉柱發黑龍江。隆科多曾自擬諸葛亮,奏稱“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是死期將至之時”。後世史家乃確認世宗之繼統得隆科多助力之事,蓋此類負氣之語,實隆科多於世宗背棄密約之後,感傷鳥盡弓藏之悲鳴也。六年六月,隆科多死於禁所。
蔣臨照
清朝九門提督
蔣臨照(1824—1869),漢族,字普齋,號玉衡。山東省慶雲縣蔣黃邱村人。素有大志,交遊重義,披肝瀝膽,始終不渝。少年習武,入邑武庠,長於騎射。鹹豐二年冬從軍。其所在軍旅為清朝著名江北大營,駐紮於揚州。因與太平軍交戰有功,補把總。繼而又因功補朝陽營千總,賞五品藍翎。鹹豐三年,以卻敵有功,升舊州營都司,繼而為守備。鹹豐四年,攻瓜州。是時,江南諸軍,尤其曾國藩的湘軍,多奮勇敢戰,而北軍統帥琦善、托明阿、德興阿,怯軟無大略,為時論所輕。其間,托明阿曾臨陣夜逃,而臨照率部雖勇往奮發而無效,但聲譽冠一軍。繼而,德興阿繼統北軍,以臨照部為先鋒,攻克了瓜州。而後又為太平軍斷其餉道,堅守瓜州城月余,直至軍內無糧、殺馬而食,而臨照自若,令軍心穩固。趁一夜陰而有雨,便於城北角吹號角佯攻太平軍,臨照卻引軍從東門衝出包圍。鹹豐七年,又攻克瓜州。鹹豐讚賞其謀勇兼優,擢升為兗州鎮中營游擊,賞換花翎。鹹豐八年,攻江浦取勝,補授兗州鎮左營游擊。鹹豐九年進攻六合,因大敗太平軍援軍,而補德州營參將。繼而攻克僧道橋、菱塘,並殲滅薛成良部。因而加封為副將。鹹豐十一年四月,戰於江皖,大獲全勝,授廣西義寧協副將,加總兵銜。同治元年(1862年),戰於江南,接仗無戰不捷,尤以揚州西南門戰鬥中功績最為顯赫,因而得以總兵記名簡放加提督銜。同治三年,攻克丹陽。是年同治皇帝獎賞一批戰功顯赫的高級將領,其中就有曾國荃、蔣臨照。欽賜蔣臨照健勇巴圖魯(滿語,戰鬥英雄之意)賞金牌。是時,蔣臨照與曾國荃有八拜深交。(曾國荃曾國藩九弟)同治四年,補授天津鎮總兵,凱撤北旋,陛見皇帝,奉命帶神機營又出師南方。繼而撤回,又任天津鎮總兵。加提督記名。當捻軍入陝之時,又補山西太原鎮總兵,因防剿有方,仍以提督記名簡放。(提督記名,猶似今日軍委委員,)皇清又誥授其為武顯將軍,後又晉封為振威將軍。並賞三代一品封典。其故居,建朝陽門九門庭院,時稱九門提督。欽賜府匾,鐫雙龍戲珠。命名為“都督府”。府左右置兩巨石獅,左為閉嘴石獅,右為開口石獅,口內含石卵。府前有約七八畝的校軍場(亦稱閱軍場)府第北面、西面建土方環繞,為下人和警衛人員住所。府第東西為軍馬圈及飲馬夫住所。府第建築雄偉,走進府第有隆隆響聲令人感到肅穆。同治六年告病回籍。其病主要是槍傷,一傷於大腿,一傷於鎖子骨,因傷而致病。病癒後,北上領命辦理直東、天津軍務。事畢,又懇請終養,尚未回籍,舊病復發,卒於任所。是時是同治八年十一月十一日,卒年四十五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