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夏門行》,屬於《相和歌·瑟調曲》,樂府古辭保存一首,寫的是求仙得道的。“夏門”是洛陽西北邊的城門。曹操用樂府舊題寫時事,在詩歌中寫出自身的政治抱負。這組詩寫於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征烏桓的時候。建安十年,曹操打敗了袁紹,袁紹的兩個兒子袁譚、袁尚向北逃亡,投奔烏桓。曹操採納謀士郭嘉的建議,於建安十二年北征烏桓,九月獲勝班師。全詩共分四章(稱四解),表現了詩人的胸襟和抱負。四章之前有一段“艷”辭,相當於序言,描寫征戰前的沿途景色和自己猶豫不決的心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步出夏門行·艷
- 創作年代:東漢建安十二年(207)
- 作品出處:樂府詩集
- 文學體裁:樂府
- 作者:曹操
作品全文,注釋,白話譯文,作品賞析,創作背景,作者簡介,
作品全文
雲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①。
臨觀異同,心意懷游豫,不知當復何從②?
經過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③。
注釋
①“雲行”二句:雨步,雨在下。下雨稱步。九江,洛陽夏門旁邊。皋(gao),水邊高地。
②“臨觀”三句:臨,臨行。觀:觀察形勢。異同,指曹操的部下對於南征劉表還是北征烏桓意見不統一。曹操當時處於兩難境地:一是北征烏桓,其部將擔心劉表使劉備乘機襲許昌,二是南征荊楚的劉表和投奔劉表的劉備,其部將擔心烏桓會乘機反撲。曹操謀士郭嘉認為,劉表只是誇誇其談,對劉備表面上要加以利用,實際上是要防著他,因此不可能聽劉備的話,出征北伐。郭嘉勸曹操速北征烏桓。游豫,同“猶豫”,拿不定主意,指曹操最初在是南征還是北伐的問題上拿不定主意。
③“經過”二句:碣(jie)石,山名。一說在今河北昌黎北十五里。從碣石山上可登臨觀海。山頂有巨石,高約十丈,被稱為“碣石”。一說驪成(今河北樂亭西南)有大碣石山,位於灤河入海口的東面,今已沉入渤海中。
白話譯文
初意打算南征荊州,施澤惠給江南人民。面對北伐和南征兩種不同意見,便猶豫起來,不知如何為好。到達碣石後,看到百姓所受的壓迫,心情更加傷感。
作品賞析
雲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伴隨著滾滾黑雲,大雨瓢潑而下,江水上漲,漫過了九江的堤岸。九江:水名,在洛陽夏門附近。皋:岸,水邊高地。
臨觀異同,心意懷游豫,不知當復何從——臨行時觀察形勢,部下對北征看法不一。心裡猶豫不決,不知該如何作出決定。臨觀:臨行時觀察形勢。異同:指部下對北征烏桓還是南征劉表意見不一,事見《三國志·魏書·郭嘉傳》。游豫:同猶豫,拿不定主意。
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行軍至碣石山,心中憂鬱難解。於是,登山觀海以慰愁情。碣石:山名,一說為《漢書·地理志》所載右北平郡驪成縣(今河北樂亭西南)西南的大碣石山,一說在河北省昌黎西北。東海:指渤海。
首二句寫景,以“雲行雨步”領起,以“超越九江之皋”補足,縱寫大雨滂沱洶湧澎湃之勢。從章法上講,首二句具有為“臨觀異同”三句蓄勢的品質,以惡劣的 環境烘托渲染內心的不暢。末二句順勢而下,表達詩人希望能借登山望海一解愁懷的願望。這首詩將寫景、敘事、抒情巧妙地融為一體,風格古樸,韻味悠長。
創作背景
這組詩當作於建安十二年(207)北征烏桓得勝回師途中。東漢末年,正當軍閥逐鹿中原之時,居住在遼西一帶的烏桓強盛起來,他們南下攻城掠地,成為河北一帶的嚴重邊患。建安十年(205),曹操摧毀了袁紹在河北的統治根基,袁紹嘔血而死,其子袁譚、袁尚逃到烏桓,勾結烏桓貴族多次入塞為害。當時,曹操處於南北夾逼的不利境地:南有盤踞荊襄的劉表、劉備,北有袁氏兄弟和烏桓。為了擺脫被動局面,曹操採用謀士郭嘉的意見,於建安十二年夏率師北征,五月至無終,秋七月遇大水,傍海大道不通,後接受田疇建議,斷然改道,經徐無山,出廬龍塞,直指柳城,一戰告捷。九月,勝利回師,途經碣石等地,借樂府《步出夏門行》舊題,寫了這一有名的組詩。
作者簡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政治軍事方面,曹操消滅了眾多割據勢力,統一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區域,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文學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魏朝建立後,曹操被尊為“魏武帝”,廟號“太祖”。事跡見《三國志》卷一本紀。有集三十卷,已散佚。明人輯有《魏武帝集》,今又有《曹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