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變位齒輪傳動

正變位齒輪傳動

正變位齒輪傳動是一種常用的齒輪傳動方法。當用范成法加工齒數較少的齒輪,會出現輪齒根部的漸開線齒廓被部分切除的現象。這種現象稱為根切。嚴重的根切,不僅削弱輪齒的彎曲強度,也將減小齒輪傳動的重合度,應設法避免。為避免根切,應使所設計直齒輪的齒數大於17,在輪齒彎曲強度足夠的條件下,允許齒根部分有輕微根切時,最少齒數可取為1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齒輪傳動跟切
  • 外文名:Gear drive and follow cutting
  • 學科:機械工程
  • 領域:工程技術
  • 範圍:齒輪傳動
  • 方法:范成法
變位齒輪,標準齒輪傳動的缺點,變位修正法,特點,

變位齒輪

標準齒輪傳動的缺點

1)結構不夠緊湊:齒輪的結構尺寸取決於模數和齒數,而模數是由強度條件決定的。所以齒輪的結構尺寸就取決於齒數,齒數越少結構越緊湊,但標準齒輪的齒數不可小於17,否則輪齒要產生根切。這就限制了齒輪的結構尺寸不能太小。
2)難以配湊中心距:標準齒輪傳動不適用於實際中心距不等於標準中心距的場合。當實際中心距大於標準中心距時,採用標準齒輪傳動雖仍然保持定傳動比,但會出現過大的齒側間隙,反向轉動時,有較大的振動衝擊,同時重合度也減小。當實際中心距小於標準中心距時,則無法安裝。
3)承載能力較低:一對相互嚙合的標準齒輪,小齒輪齒根厚度小於大齒輪的齒根厚度,兩者抗彎能力有差別,使大齒輪的抗彎能力不能充分發揮出來,達不到等強度要求。為了彌補標準齒輪的缺點,滿足生產不斷發展的需要,人們提出了對齒輪進行變位修正的加工方法。

變位修正法

將齒條刀具相對輪坯移動一段距離xm切制齒輪的方法。其中xm稱為變位量,x稱為變位係數。
刀具向遠離輪坯的方向移動,稱為正變位;向靠近輪坯的方向移動,則稱為負變位。用變位修正法切制的齒輪稱為變位齒輪。因為齒條刀具中與分度線平行的任一直線上的齒距,模數和壓力角都相等,所以如採用變位修正,變位齒輪的齒距、模數、壓力角及基圓參數不變。由變位切齒原理可知,切制變位齒輪與切制標準齒輪相比較,只是刀具位置的變動,並沒有改變切齒工具機的相對運動關係,所以無需重新設計齒輪加工工具機與刀具,這為變位齒輪的製造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使變位齒輪傳動得以廣泛套用。

特點

1.刀具正變位,s和sf增大,承載能力提高;負變位,s和sf減小,齒根彎曲強度降低;
2.正變位修正可避免根切,負變位增加了根切的機會;
3.正變位:da、df、ha增大,hf、sa、e減小;負變位:da、df、ha減小,hf、sa、e增大
4.變位齒輪傳動的類型:根據變位係數之和,變位齒輪傳動可分為高度變位齒輪傳動和角度變位齒輪傳動。
1)高度變位齒輪傳動:x1+x2=0,a′=a,α′=α=20°
兩齒輪變位係數之和x1+x2=0的傳動稱為高度變位齒輪傳動。高度變位齒輪傳動的中心距等於標準齒輪標準安裝的中心距,節圓與分度圓重合,所以高度變位齒輪不能用於配湊中心距。為避免齒數較少的小齒輪產生根切,在高度變位齒輪傳動中,小齒輪應採用正變位修正,而大齒輪則為負變位。為使兩輪都不產生根切,高度變位齒輪傳動應滿足的齒數條件是z1+z2≥2zmin。
2)角度變位齒輪傳動兩齒輪的變位係數和x1+x2≠0的傳動,稱為角度變位齒輪傳動。它有兩種類型:
(a)正傳動(x1+x2>0):一對正傳動變位齒輪的實際中心距大於標準中心距,實際壓力角大於標準壓力角。因此只要恰當地選擇變位係數,就可得到所需的中心距,這就是配湊中心距的方法。正傳動在任何齒數和的情況下都可採用,它比高度變位齒輪傳動結構更為緊湊。再者,正傳動中兩齒輪都可採用正變位,使兩齒根均變厚,可進一步提高承載能力。
(b)負傳動(x1+x22zmin,這類傳動的特點剛好與正傳動相反,缺點很多,除非配湊中心距需要,一般很少採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