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背景
1938年9月18日,“中國印聖”
王王孫完成了60方文天祥《
正氣歌》印石,印石一出引起全國轟動,大大鼓舞了抗戰民眾的信心。後來,為了支持抗戰,拯救災民,60方印石被高價出手。流離輾轉後印石最終流落到
大英博物館,成為
英國國寶之一。
流傳歷史
眾所周知,“印拓”是印石塗上印泥在紙張上留下的印記,在中國歷史上,許多金石印章往往藏於少數人之手,有些石質印章也難以長期保存。因此,許多印章愛好者往往把印刻在紙上,刻下“印拓”進行交流和欣賞,南京收藏家胡劍明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近期,胡劍明先生的“印拓”收藏取得重大收穫,他在南京一處收藏市場獲得了民國珍本《正氣歌刻石》,書中60方文天祥《正氣歌》“印拓”原本竟是至今珍藏在大英博物館中英國國寶———文天祥正氣歌印石。這60方印石是“中國印聖”王王孫在國破家亡,國難當頭之時為振奮民族士氣所刻。 記者在胡劍明先生處目睹了這本民國珍本《王王孫正氣歌刻石》,這本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出版的珍本是線裝出版,所用紙張為宣紙,共有20頁,從外觀品相來看,屬於9成品相,保存非常完好。在這本古籍正面,是民國名人、大書法家
于右任先生所題寫的8個大字“王王孫正氣歌刻石”。 掀開這本飽含歷史信息的古籍,六十方刻著文天祥《正氣歌》內容的“印拓”撲面而來。在這60方印拓上,記者驚異地發現,這六十方印拓還牽涉到民國南京的三大名人:王王孫、
盧冀野和于右任。 60方印石輾轉流離大英博物館成國寶 查閱民國史料,胡劍明先生髮現,王王孫這個人在民國竟然是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在民國金石界無人不曉。王王孫出生安徽滁州,少年成名。在十一歲就曾以大草書在家門上寫下一副對聯,使得學界震驚。國民黨《
中央日報》以《滁洲書法神童王王孫》為題加以報導。在少年時,王王孫與
齊白石、壽石公、
吳昌碩等金石名家交往非常多。 青年時,他又留學日本,學習考古,回國不久,
抗日戰爭便爆發了。王王孫極其愛國,痛恨日軍對中國的侵略。有一天,王王孫讀到南宋抗元名將文天祥被元軍俘虜後寫作的《正氣歌》其中一段:“在秦張良椎,在
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時,淚流滿面,他便立下誓言,將《正氣歌》中60句詩歌刻成印章,鼓舞中國人的抗日勇氣。 1938年9月18日,也就是抗日戰爭爆發整整一年後,王王孫終於刻完60方
青田印石。印石一經面世,立即在全國上下引起轟動。受到廣泛讚譽,被當時許多人讚譽為“中國印聖”。1942年,河南鬧水災,王王孫將其成名的60方印石“正氣歌”,以1200萬法幣賣給一名當時的富商,捐給政府作為賑災之用。這60方印石輾轉流離數十年,最終被英國大英博物館收藏,被英國政府視為國寶之一。如今許多中國人前往大英博物館參觀,依然能見到這六十方鼓舞了中國人抗日鬥志的印石。 盧冀野為印石作序,于右任題書名 雖然這60方印石已經流落英國成為大英博物館藏寶。但是值得欣慰的是,在中國還是留存下來了這60方印石的“印拓”,南京收藏家胡劍明先生收藏到的這本民國珍本《王王孫正氣歌刻石》就是唯一刻本。查閱民國史料,這本“印拓”的出版,凝聚了兩位民國名人盧冀野和于右任不少心血。 盧冀野先生的兒子盧佶如今就生活在南京,他至今還保存著王王孫先生給父親所製作的印石“泱泱翁”,其中“泱泱”二字,正是當年南京著名報人盧冀野先生在《中央日報》所編輯副刊版名。在抗戰勝利後,盧冀野將王王孫的60方正氣歌“刻石”在他主編的《中央日報》“泱泱”副刊上發表了一部分,引起了當時民眾的熱烈追捧,強烈要求成冊出版。 1946年,這本由王王孫自費出版的刻石集即將面世。同樣身為金石名家的于右任先生感慨於王王孫對抗戰的貢獻,慷慨題字“王王孫正氣歌刻石”,因為費用由王王孫先生自費支出,因此只線裝印刷了幾百本,因此很短時間內便一搶而空。這本鼓舞了抗戰一代人的民國線裝本流傳了60餘年後,已經成為極其珍貴的珍本了。雖然60方印石依然保存在大英博物館裡,但這60方印石的“印拓”依舊保存在南京,不得不說是一件幸事。
原文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污下而幽暗。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塗泥半朝,蒸漚歷瀾,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檐陰薪爨,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遝,腥臊汗垢,時則為人氣;或圊溷、或毀屍、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疊是數氣,當之者鮮不為厲。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間,於茲二年矣,幸而無恙,是殆有養致然爾。然亦安知所養何哉?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彼氣有七,吾氣有一,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陰房闐鬼火,春院閉天黑。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癘自辟易。
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存,仰視浮雲白。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