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顱壓性腦積水

正常顱壓性腦積水,又稱正常壓力腦積水(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NPH),是一種腦室雖擴大,而腦脊液壓力正常的交通性腦積水綜合徵。

即CT見腦室系統明顯擴大,早期輕度腦積水CT見側腦室有進行性擴大,自1965年Hakim報導後,經腰穿放液症狀有明顯改善,腰穿試驗成為臨床診斷腦積水的金標準,中重度的正常壓力性腦積水因腦脊液滲漏,腦室周圍可見水腫帶,一次掃描即可確診,應予老年痴呆生理性腦萎縮鑑別,避免誤診誤治和過度醫療。正常壓力腦積水經過腰椎穿刺顱內壓不超過23.9~26.6KPA(180~200mmh),因腦室擴大腦組織體積變小,並有明確的顱腦損傷或蛛網膜下腔出血、去骨瓣手術後,故稱為正常力性特殊類型的交通性腦積水,發病率很高,早期臨床表現為下肢無力、起步或行走站立不穩、尿失禁、共濟失調、進行性痴呆等。蛛網膜下腔出血或顱腦出血,應進行腰椎穿刺,放掉血性腦脊液,有可能防止腦積水的發生或減輕腦積水的發展速度。晚期的正常壓力性腦積水顱內壓力腰穿不增高,可臥床不起,自主活動減少,腦組織形態已不能完全恢復,術後可遺留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和關節活動受限。腦積水屬於可逆性痴呆,應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病情則完全可控可逆,改善提高生活質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正常顱壓性腦積水
  • 外文名: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NPH
  • 別稱:隱性腦積水
  • 定義:顱內壓特殊類型的交通性腦積水
  • 病因:慢性或亞急性起病
診斷,治療措施,輔助檢查,

診斷

正常顱壓性腦積水是一種顱內壓正常的特殊類型的交通性腦積水,也稱隱性腦積水
1.有顱底或腦半球表面蛛網膜下腔阻塞所致腦脊液吸收受阻的病因史,如蛛網膜下腔出血、顱腦外傷、腦蛛網膜炎或腦膜炎等。
2.慢性或亞急性起病。因擴大的腦室前部壓迫大腦前動脈,典型病例呈現下列“三聯症”:
①以智慧型障礙為主的精神症狀。可僅有輕度記憶力及計算力減退,常伴有遲鈍、淡漠、緘默等。重者可呈痴呆。少數可有激動、易怒、哭笑無常、幻覺、譫妄等。
②步態障礙。常在精神症狀出現後逐漸開始,有起步困難,行走緩慢不穩。肌張力和腱反射常增高,病理反射陽性。有時呈現輕偏癱。
③尿便障礙。尿便頻繁、失禁或困難,有時僅在晚期出現。
此外,尚可有眩暈、一過性意識障礙、眼球震顫、帕鑫森綜合徵等。

治療措施

正常顱壓性腦積水腦脊液壓力仍有周期性增高,因而腦室擴大,故治療仍採用降低顱內壓措施,並可行腦室-心房分流術,療效好者可在術後數小時至數日症狀好轉,數周后恢復正常;差者恢復較慢,並有殘留症狀。

輔助檢查

氣腦造影或CT檢查可見腦室擴大,以側腦室前部為顯著。側位可見側腦室孔處的第三腦室頂距側腦室上緣的距離>30mm;前後位可見兩側側腦室上緣間夾角<130~140°,提示腦室的擴大為腦積水而非原發性腦萎縮。基底諸池加寬或梗阻,腦半球表面蛛網膜下腔充盈不良或不能。
核素檢查。鞘內注入131I、99Te或169Yb,定時連續頭部掃描。正常人核素於數小時後進入蛛網膜下腔,12~24小時絕大部分呈帶狀集中於腦表上矢狀竇附近,腦室內無核素進入。正常顱壓性腦積水因蛛網膜下腔受阻,核素在數小時內即逆流進入腦室,且滯留長達48~72小時,而腦半球表面和矢狀區則很少或無核素積聚。此法可用於與其它腦萎縮或痴呆的鑑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