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止瀉木
- 拉丁學名:Holarrhena antidysenterica Wall. ex A. DC.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單子葉植物綱
- 目:百合目
- 科:夾竹桃科
- 屬:止瀉木屬
- 種:止瀉木
- 分布區域:雲南南部,印度、緬甸、泰國、寮國、越南、高棉、馬來西亞
- 海 拔:500-1000
- 生境:山谷密林下, 山腳雜木林中
- 是否引種栽培:非人工引種栽培
- 是否中國特有:否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10米,胸徑20厘米;樹皮淺灰色,枝條灰綠色,具皮孔,被短柔毛,幼嫩部分更密,全株具乳汁。葉膜質,對生,闊卵形,近圓形或橢圓形,頂端急尖至鈍或圓,基部急尖或圓形,長10-24厘米,寬4-11.5厘米,葉面深綠色,葉背淺綠色,兩面被短柔毛,葉背更密,老時葉面毛漸脫落:中脈和側脈在葉面扁平,在葉背凸起,側脈每邊12-15條,斜曲上升,至葉緣網結;葉柄長約5毫米,被短柔毛。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和腋生,長5-6厘米,直徑4-8厘米,被短柔毛,著花稠密;苞片小,線形,被微毛;花萼裂片長圓狀披針形,長2毫米,寬1毫米,外面被短柔毛,內面基部具5枚腺體;花冠白色,向外展開,直徑2-2.5厘米,內外面被短柔毛,喉部更密,花冠筒細長,基部膨大,喉部收縮,長1-1.5厘米,直徑1.5-2毫米,花冠裂片長圓形,頂端圓,長15-17毫米,寬5-6毫米;雄蕊著生花冠筒近基部,花絲絲狀,長1毫米,基部被柔毛,花葯長圓狀披針形,長1.5毫米,寬0.5毫米;無花盤;心皮2,離生,無毛,花柱絲狀,柱頭長圓形,到達花絲基部,頂端鈍,短2裂;每心皮有胚珠多顆。蓇葖雙生,長圓柱形,頂端漸尖,向內彎,長20-43厘米,直徑5-8毫米,無毛,具白色斑點;種子淺黃色,長圓形,長約2厘米,寬約3毫米,中部凹陷,頂端具黃白色絹質種毛;種毛長5厘米。花期4-7月,果期6-12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00-1000米的山地疏林中、山坡路旁或密林山谷水溝邊,也散生在山腳平地雜木林中。廣東和台灣有栽培。
分布範圍
產於雲南南部。分布於印度、緬甸、泰國、寮國、越南、高棉、馬來西亞。模式標本采自印度。
主要價值
樹皮供藥用,可治痢疾,有止瀉效應,又可退熱。木材可制梳及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