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背景 14世紀末,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在封建社會內部的萌發,民族國家逐步形成,新興資產階級和人民大眾同封建貴族尤其是羅馬教會嚴重對立。16世紀,教會勢力明顯衰落,但在分裂中的德國和義大利,教皇依然橫行無忌,激起人民的極度憤慨。1517年10月31日,為反對教皇推銷“贖罪符”,德國神學教授馬丁·路德貼出《九十五條論綱》,揭開德國宗教改革的序幕。不久,運動便在歐洲許多國家迅速展開。宗教改革運動中出現的主要派別有:以路德為首的市民溫和改革派,以法國J.加爾文(1509~1564)為首的市民激進改革派。
路德的政治思想 路德從批判羅馬教會的“贖罪”理論入手,指出對上帝的信仰是教徒得救的唯一條件。真正的基督教徒不需要以教會為中介,也不需依靠"事功",只需自己內心信仰上帝,便可獲得上帝的拯救。《聖經》是信仰的唯一權威,信徒應以自己的良心和理智來解釋《聖經》。任何人,無論是王公貴族,或是教皇主教,都無權把自己對《聖經》的解釋強加於人。因為在信仰世界,一切基督教徒都是平等的,教士只不過是教徒的公僕,應廢除教會神職人員的特權和等級教階制度,建立廉價教會。他從民族主義出發,認為每個國家都有權建立本國的教會,而不受羅馬教廷的控制;教會不享有行政、司法權,不能幹預國家事務;國家權力是神授的,在國家事務上是唯一合法的權力。他反對人民民眾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自由、平等要求,認為在世俗的王國中不可能人人平等,有些人應當被別人統治;人民對國家權力必須服從,不可抵抗。他反對農民戰爭,主張用暴力鎮壓農民。
影響 宗教改革運動引起基督教的第二次分裂,創建了反映新興資產階級利益的新教,引發了1524~1525年的德國農民戰爭,成為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制度的第一次大決戰。路德與加爾文等宗教改革家的政治思想,是近代西方自由、平等、民主思想的先聲,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影響。加爾文的思想更為荷蘭、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理論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