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歌舞
- 外文名:song and dance
- 拼音:gē wǔ
- 手段:綜合音樂、舞蹈、詩歌
- 特點:聲情並茂,通俗易懂
- 意義:歌唱和舞蹈
《歌舞》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的詩作。此詩把朝廷貴官的糜爛生活與獄中的“凍死囚”相對照,對醉生夢死的統治階級作了無情的鞭撻,對被迫淪為“囚犯”的勞動人民表達了深切的同情。前者詳寫,後者卻只在末尾重筆點出。“凍死”二字...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歌舞之鄉,古稱西域。受儒家文化影響較小,所以各民族性格開朗外向,自由奔放。新疆音樂蓬勃舒展,直抒胸臆,熱烈綺麗,太陽般光輝明朗,壯美絢麗。歌舞藝術歷史悠久,遠在西漢時期,新疆于闐樂、健舞、軟舞、習俗舞、模擬舞...
鼓舞,藏語叫“卓”,是西藏山南一帶流行的一種動作粗獷、剛健,個人表演技巧高超的舞蹈。跳鼓舞的人,身穿彩色衣服,腰間掛著大鼓,揮動鼓槌,又進又退,步伐敏捷,整齊有力。在西藏林芝及四川、雲南藏族中,有一種鈴鼓舞,藏語稱為...
舞蹈,是通過有節奏的、經過提煉和組織的人體動作和造型,來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的藝術。正如聞一多在《說舞》中所言:“舞是生命情調最直接、最實質、最強烈、最尖銳、最單純而又最充足的表現。”舞蹈總是與人類最熱烈的感情聯繫在一起...
歌舞介紹 地處我國西南雲貴高原上的貴州省,是今日苗族的主要居住區域。此外,在湖南、四川、廣西和雲南等地也生活著部分苗族同胞。苗族系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苗族的祖先已集聚在今日湖南洞庭地區和湖南與貴州兩省交界,古稱“五溪...
《歌舞》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作品原文 遏雲歌響清,回雪舞腰輕。只要君流眄,君傾國自傾。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約858),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開成二年(837年)...
中國歌舞音樂(chinese dance and song)是音樂的體裁形式之一。內容 其特徵是詩歌、音樂、舞蹈三者緊密結合,廣泛流傳於中國各民族地區。其音樂多採用當地的民歌小調,因而具有不同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地方特色。歷史 中國民間歌舞的歷史悠久...
中國歌舞團(China National Song & Dance Ensemble),是中國最負盛名的國家級演出團體之一,她組建於1996年2月。由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國家歌舞團─中央歌舞團與1984年成立的中國輕音樂團合併組建而成。設有舞蹈隊、歌隊、民樂隊、...
歌舞表演,是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專科專業。該專業的修業年限是三年。專業定義 歌舞表演主要研究歌舞表演所必需的音樂、舞蹈基礎理論與音樂表演技能,把握各種體裁作品的表演風格,既擁有歌舞表演技能,能夠對各類舞蹈作品進行鑑賞、分析和批評,...
漢族自古以來歌舞活動豐富多彩著稱,並隨歷史的進程從未停止過傳衍與發展。對於今天的城市居民來說,出於高度緊張的工作和生活;狹窄的居住空間與相對疏遠的人際關係;外來文化因素與高科技娛樂的引進等多種因素,使城市中的一代代後人,已...
dance of Uygur nationality 中國維吾爾族自古居住在中國的西北部,有歷史悠久的文化藝術傳統。維吾爾族舞蹈繼承古代鄂爾渾河流域和天山回鶻族的樂舞傳統,又吸收古西域樂舞的精華,經長期發展和演變,形成具有多種形式和特殊風格的舞蹈藝術,...
中央民族歌舞團成立於1952年,是國家民委直屬的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是通過歌舞樂等藝術形式充分展現中華文明“五個突出特性”、中華民族大家庭成員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創造燦爛多彩的中華文化的國家級專業院團。發展歷史 中央民族歌舞團緊緊...
花鼓是我國各民族共有的一種傳統樂器,利用它來作為舞蹈的道具是許多民族人民的習俗。由花鼓為主角形成的花鼓舞也在許多地方盛行。舞蹈簡介 花鼓舞是一種中國民間歌舞。又稱地花鼓、花鼓小鑼等,主要流行於、湖南、湖北、山東、山西、陝西...
宮廷歌舞是在節慶、出征、凱旋、慶典、筵宴等多項宮廷活動中出現。有些是滿族皇室貴族自娛自樂,有的是由專業演員表演的。清入關後除了其傳統的歌舞外,還全部接受了歷代沿續下來的禮樂制度,如郊廟朝會有中和韶樂、丹陛大樂,宮中筵宴時...
歌舞片,是影片由大量歌唱和跳舞的形式組成的,大多是由紀錄歌劇演出或根據百老匯改編而成的。多由歌唱演員擔任主要角色,主要依靠歌唱刻畫人物內心、展開情節。早期歌舞片多為輕鬆優美、娛樂性強的舞台藝術片。歌舞片突出表演歌唱、舞蹈和...
蘇區歌舞,泛指1927年10月至1935年春蘇區為宣傳需要出現的一種革命歌舞。歌舞以嶄新的革命內容、強烈的時代精神、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藝術形式、樸實無華的演出風貌,在中國新文藝的歷史舞台上據有一席之地。其產生、形成和發展為中國革命...
苗族舞蹈,就是指苗族地區擁有和傳承著中國歷史文化的遺產。苗族是歌舞的富有民族,僅苗族“鼓舞”一項,就近十種之多。且它的支系繁多而分布廣闊,形成了數量眾多、內容豐富的歌舞品種,體現著苗族“鼓舞”歷史的悠久。簡介 苗族民間舞蹈有...
蒙古舞,中國內蒙古自治區以及吉林、黑龍江等省蒙古族聚居地區的民間舞蹈。蒙古民族的舞蹈文化與他們的狩獵、遊牧生活有密切聯繫。蒙古民族祖先的原始舞蹈形態,在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鑿刻的陰山崖畫、烏蘭察布崖畫中,有著生動真實的表現。...
西域歌舞名胡旋,隋唐時期西域的歌舞傳入長安,對唐朝的歌舞產生了很大影響。主要影響 隋唐時期,西域文化包括宗教(如景教、祆教)、服飾 (如胡服翻領窄袖)、飲食 (如胡餅、燒餅)、繪畫、歌舞、音樂及樂器等一起傳入長安。音樂主要有龜茲...
民間舞蹈(folk dance) 起源於人類勞動生活,它是由人民民眾自創自演,表現一個民族或地區的文化傳統、生活習俗及人們精神風貌的民眾性舞蹈活動,所以也稱為“土風舞”。基本概況 民間舞蹈多為載歌載舞的集體舞,舞蹈動作千姿百態,各具...
弦子舞,西藏自治區傳統舞蹈類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弦子舞流行於四川、雲南等省藏族地區及西藏昌都一帶。弦子舞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自樂性歌舞。在節慶、婚嫁、集會時,人們歡聚一堂,舞時圍成圓圈,領舞者...
舞蹈作為造型藝術是活的雕塑和動的繪畫,需要用元素造型手段揭示藝術形象、精神、意境、美感。土家族舞蹈元素的美學造型主要是三類:首先是展示不同情境和情思的寄善宣意的造型;其次是寓意生靈的造型,再次是美觀實用的造型。這些美學造型特點...
從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時期的中國舞蹈,統稱為中國古代舞蹈。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它經歷了若干階段的發展、演變,逐漸形成具有中國獨特形態和神韻的東方舞蹈藝術。藝術特色 舞蹈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可以說,中國有多少年的文明,就...
《兒童歌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為了慶祝國際兒童節,於1973年6月1日發行的,志號為編86-90的編號郵票。郵票全套五枚,圖案分別描繪了漢族、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朝鮮族兒童表演歌舞的形象。發行背景 中國的兒童題材郵票,在“...
歌舞劇(musical theater),是指將音樂(聲樂與器樂)、戲劇(劇本與表演)、文學(詩歌)、舞蹈(民間舞與芭蕾)、舞台美術等融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通常由詠嘆調、宣敘調、重唱、合唱、序曲、間奏曲、舞蹈場面等組成(有時也用說白和...
電視歌舞藝術片是以歌舞藝術形式為主體的電視片。其中的歌舞表演,既具有獨立的觀賞價值,又是為表現統一的、完整的思想意念而設計的,是納入整體藝術構思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電視藝術片種。電視歌舞藝術片不同於單純歌舞表演的“電視舞集...
漢族舞蹈,簡稱漢舞(漢舞有時也指穿漢服的古風舞蹈),顧名思義,即中國漢族的傳統舞蹈,屬於中國民族舞蹈。漢族舞蹈的歷史源遠流長,種類繁多,即使是相同種類的歌舞,因地區的不同,也會在風格、裝扮和表現形式上各有特色、獨具魅力,...
哈薩克族民間舞蹈是哈薩克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蹈,它廣泛流傳於新疆境內的哈薩克族。 黑走馬 黑走馬,哈薩克語“卡拉角勒哈”,是哈薩克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蹈,它廣泛流傳於新疆境內的哈薩克族 居住區。黑走馬 卡拉角勒哈是哈薩克語,意...
藏族民間自娛性舞蹈可分為“諧”和“卓”兩大類。“諧”主要是流傳在藏族民間的集體歌舞形式,其中又分為四種:《果諧》、《果卓》(即《鍋莊》)、《堆諧》和《諧》。 後來增加了簡單的上肢動作、原地旋轉和隊形變換,成為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