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環境

次生環境

次生環境(又稱第二類環境)指人類的社會經濟活動造成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改變了原生環境的物理、化學或生物學的狀態。

次生環境是自然環境中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多的地域。如耕地、種植園、魚塘、人工湖、牧場、工業區、城市、集鎮等。是原生環境演變成的一種人工生態環境。其發展和演變仍受自然規律的制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次生環境
  • 外文名:Secondary environment
  • 釋義:自然環境中受人類活動影響地域
  • 例如:耕地、種植園、魚塘等
  • 類型:一種人工生態環境
  • 受制約:自然規律的制約
  • 分類:生態環境破壞和環境污染與干擾
簡介,問題,生態環境破壞,環境污染與干擾,預防地震引發,次生環境污染,次生環境災害,

簡介

一般來說,次生環境資源問題包括次生環境問題與次生資源問題兩個方面,它主要是指由於人類的活動使環境質量、生 態功能和資源的數量與質量發生不利於人類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危及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的現象。次生環境是指原生自然環境在人類活動的干擾下,其組成和結構的物理、化學或生物學性質、狀態的改變;亦是原生生態環境演變成的一種人工生態環境。次生環境既可以由於人類對自然資源不合理的開發利用,而產生的對原生環境的污染或破壞,造成所謂次生環境問題;也可以由於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科學管理,造成比原生環境更為優越的人工生態環境,如許多利用科學的方法而建立起來的良性人工生態系統,以及把原來的荒涼上地改造成為環境優美的農村和城市等,均屬次生環境。
次生環境問題分為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兩大類。環境污染是由於一些人為的因素使環境的構成或狀態發生了變化,與原來的情況相比,環境質量開始惡化,進而擾亂和破壞了生態系統及人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環境。環境污染包括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環境污染是由物質引起的,主要是化學問題。環境污染的治理需要一定的時間,即使停止排放污染物質,環境的恢復也需要一段時間。

問題

人類活動作用於周圍的環境引起的人為環境問題,叫次生環境問題,也叫第二環境問題。環境科學的研究對象即次生環境問題。次生環境問題又分成生態環境破壞和環境污染與干擾兩個類型。

生態環境破壞

由於人為因素引起生態環境的破壞,例如水土流失、沙漠化、地下水枯竭、地面下沉、珍稀物種滅絕、地質結構破壞、地貌景觀破壞等,就叫環境破壞。人類依靠自然保護解決環境破壞問題。環境破壞的歷史悠久,已有近300萬年的歷史。據科學研究證明,300萬年來許多動物的滅絕是人類捕獵帶來的。環境破壞恢復起來也需要許多時間,例如森林生態系統的恢復需要上百年的時間,而土壤的恢復則需要上千年的時間,而物種的滅絕則是根本不能恢復的。

環境污染與干擾

由於工業的發展,工業生產排出的廢物和余能進入環境,便帶來了環境的污染與干擾,由污染防治解決。
1)環境污染
人類活動排出的物質進入環境,積累到一定程度,產生對人類不利的影響,這就是環境污染。環境污染包括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環境污染是由物質引起的,立要是化學問題。環境污染的治理需要一定的時間,即使停止排放污染物質,環境的恢復也需要一段時間。
2)環境干擾
人類活動所排出的能量進入環境,達到一定的程度,便產生對人類不良影響,就是環境干擾。包括噪音振動、電磁波、熱干擾等。環境干擾是由能量產生的,是物理問題。環境干擾容易治理,只要停止排出能量,干擾立即或很快就會消失。

預防地震引發

次生環境污染

因受四川汶川地震波及,位於四川省什邡市和德陽市的一些企業發生了氣體泄漏。由於處置及時,災區水質和大氣沒有出現異常現象。但這次地震讓我們深刻地認識了地震帶來的次生環境災害。
地震引發的次生環境災害不容小覷
北京市地震局副局長谷永新說,此次汶川地震所造成的次生災害主要是土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還沒有引起明顯的環境災害,這是不幸中的大幸。
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主要指建築物倒塌、山體滑坡以及管道破裂等引起的火災水災、毒氣泄漏、放射性物質泄漏和核輻射等。當傷亡人員屍體不能及時清理,或污穢物污染了飲用水時,還有可能導致傳染病的暴發。在有些地震中,次生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可能超過地震帶來的直接破壞。其中地震引發的環境污染事件是次生災害中可能造成後果最嚴重的一種,將對受災民眾的生命安全產生致命威脅,對抗震救災的整體行動造成巨大影響
抗震設防第一關
在地震預測仍是一項世界性科學難題的前提下,預防地震引發的次生環境污染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做好一些涉及環境敏感項目的單位、企業等建築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
北京市地震局抗震設防管理辦公室主任何武學介紹,北京的地震安全性評價標準在全國範圍內比較都是很嚴格的。除對於民用建築、辦公樓等一般建築不需做專門的地震安全性評價以外,針對重大建設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要求其必須在可行性研究階段就報請地震部門做地震安全性評價。其中,1999年頒布的《北京市工程建設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明確規定,受地震破壞後可能引發放射性污染、劇毒或強腐蝕性物質大量泄漏和其他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包括貯油、貯氣、貯存易燃易爆和放射性物質或強腐蝕性物質的設施、核設施、以及其他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必須從地震活動性、地震地質、工程地震3個專業方向做好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評價報告還要報請地震部門組織專家進行評審,並由北京市地震局進行審批。
何武學表示,垃圾處理場、污水處理廠等環境基礎設施屬於容易產生次生環境災害的建築工程,因而必須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北京地震安全性評價制度的執行率已達90%以上。
據了解,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對地表和工程結構影響的強弱程度,共有12度,逐級越來越強。地震基本烈度是指在50年期限內,一般場地條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機率(或風險機率、危險機率)為10%的地震烈度值,相當於約500年一遇的地震烈度;抗震設防烈度是指按照國家批准許可權審定,作為一個地區抗震設防依據的地震烈度。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設定抗震設防的要求,北京城區及附近地區的抗震設防烈度為Ⅷ度(相當於抵禦6級左右地震),這是一般建設工程抗震設計的最低抗震設防要求。對於重大建設工程,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要求會更高,要求具備Ⅸ度的綜合抗震設防能力。北京地區對於新建、改建、擴建建築的抗震設防管理制度非常嚴格。應該相信,按照抗震設防要求(或標準)設計和科學施工的建築是能夠抗禦五百年一遇地震襲擊的,且建築的主體結構不會受到影響。
地震考驗政府應急能力
四川此次發生的大地震,是對政府應急能力的一次巨大考驗。尤其對於下一步如何盡最大可能減少地震引發的環境污染,有關專家認為,應該儘快啟動地震應急預案,結合各部門的力量,共同抗震救災。
首先要加強隱患排查,強化環境監管。對石油化工、核設施等高危企業和城市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尾礦庫、輻照裝置等重點設施,要立即組織開展環境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治工作,嚴防環境污染事故。其次,要加強這些企、事業單位的應急值守,在專家督促、指導下落實應急預案,及時報送相關信息。第三,要加強應急監測,密切監控污染,重點監測災區水質和大氣環境質量,對可能引發跨流域污染事件的,有關省市環保部門要建立應急聯動機制,加強信息溝通,搞好污染聯防工作。
專家還介紹,我國正在對抗震救災技術方面進行專門立項研究,可望使地震台網的監測預警系統和容易引起次生環境污染的企業生產形成聯運,做到一旦發生地震,這些企業的生產自動停止,使環境污染髮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次生環境災害

建立次生環境災害源日常管理制
地震是一種自然災害,也是一條災害鏈的起點,不僅地震本身將引起各種災害,還將誘發各種次生災害,如沙土液化、噴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與水庫決堤等。其中,地震所引發的次生環境災害非常重要,但卻往往容易被忽視。
地震次生環境災害指破壞性地震發生後引發的環境污染事件。如此次四川省汶川地震後,造成什邡市有化工廠倒塌,數百人被埋,80噸液氨泄漏,這就屬於典型的地震次生環境災害。除此之外,地震後還需重點防治水體污染,對民用及軍用核設施、核原料庫、放射性廢物庫以及危險廢物處理、處置庫(場)加強控制和管理,全面監視有毒有害化學品的經營、使用、生產、存放場所和可能產生有毒有害廢水、廢氣、廢物嚴重污染環境的生產企業,尤其要保障飲用水源保護區的環境安全。環保部門應建立次生環境災害源的日常管理制度,隨時掌握最新情況。
預防為主預測為本
要預防地震次生環境災害,必須要有憂患意識,要防患於未然。如對重大建設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環境災害的建設工程(指受地震破壞後可能引發水災火災爆炸、劇毒或者強腐蝕性物質大量泄漏和其他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包括水庫大壩、堤防和貯油、貯氣、貯存易燃易爆、劇毒或者強腐蝕性物質的設施以及其他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必須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並根據地震安全性評價的結果,確定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
另外,核電站和核設施建設工程受地震破壞後也可能引發放射性污染的嚴重次生災害,必須認真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並依法進行嚴格的抗震設防。對地震可能引起的火災、水污染、放射性污染、疫情等次生環境災害源,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有效的防範措施。並對次生災害源採取緊急防護措施。
當然,最根本的解決辦法自然還是要預測地震的發生。全世界都在努力研究地震預測,探索地震預測的有效途徑,不管國內還是國際上,地震預測仍然是一個科學難題,人們還很難完全準確地預報地震。
儘管如此,但並不意味著地震災害就無規律可循。據研究,地震的發生還是有一定的規律,只是由於人們對地震發生的機理認識還不足,使得人們不能完全對地震的孕育和發生有足夠的認識,因此只能在一定的條件下對某些類型的地震做出一定程度的乃至成功的地震預報。
中國有句古話說“預則立,不預則廢”,歷史上發生巨災的次數很少,人們對這些巨災規律性的認識很膚淺。如前幾年發生的印度海嘯,這種災難發生的頻率很低,但是一旦發生,就是世界大劫難。所以,建立預警系統是非常必要的,應該加大在地震預警方面的投入,並保證其長期穩定運行。依靠長期的監測以及預警系統的發展,一旦發生地震災害以後,能夠提前發出預警。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對地震認識的加深,對地震監測能力的提高,地震的預測水平也會逐步得以提高,這樣就能最大程度地減少地震可能帶來的環境災害。
環境保護部動作迅速
地震應急是防震減災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破壞性地震發生後,地震應急工作及時、高效、有序開展,可以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減輕地震次生災害可能造成的危害。我國高度重視地震應急工作,成立了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並在2000年修訂印發了《國家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同時,各地的地震部門圍繞做好地震應急工作,先後印發了許多有關地震應急的檔案,使地震應急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應急預案中對各部門的工作進行了詳細分工。其中,在次生災害防禦方面,要求水利、經貿、石油和化學工業、煤炭、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冶金、建設、機械、信息產業、民航、環保、國土資源等有關部門對本系統處在災區的易於發生次生災害的地區和設施採取緊急處置措施並加強監視、控制,防止災害擴展,減輕或消除污染危害。
另外,我國在進行國內新疆雲南江西等地震和國外地震海嘯等災害的救災過程中,認真總結了一些經驗教訓,建立了一個很好的部際協調機制和迅速的災後聯動互助機制,同時各級地方政府、各級官員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大大增強。
據了解,在這次四川汶川地震後,環境保護部已經進入應急狀態,做好一切準備應對次生環境污染,高度關注核設施的安全問題,防範各類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最大限度地減輕次生環境污染危害。同時還派出工作組趕赴災區現場,協調指導災區環境安全保障工作。結合我國以往處理此類問題的成功經驗,相信,我國有足夠的能力處理汶川地震中可能引發的環境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