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製造工藝(第2版)》是由張江華、吳小邦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於2019年8月出版的“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該教材可作為高等職業院校機械類專業的教材,也可供機械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該教材共五個項目,分別講述軸類、套筒類、箱體類、齒輪類等典型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著重闡述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組成、定位基準的選擇、工藝尺寸鏈的計算和擬定機械加工工藝路線等方面的基礎知識。
基本介紹
- 書名:機械製造工藝(第2版)
- 作者:張江華、吳小邦
- ISBN:978-7-111-54893-5
- 類別:“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
- 頁數:209頁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08-29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字數:400千字
成書過程
內容簡介
教材目錄
項目1軸類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 教學目標 工作任務 1.1軸類零件機械加工工藝的相關知識 1.1.1相關實踐知識 (一)軸類零件概述 (二)軸類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分析 1.1.2相關理論知識 (一)機械加工工藝制定的基礎知識 (二)零件的工藝性分析 (三)毛坯的選擇 (四)定位基準 (五)擬定工藝路線 (六)加工餘量的確定 (七)尺寸鏈計算與工序尺寸確定 1.1.3拓展性知識 (一)裝配工藝基礎知識 (二)保證裝配精度的工藝方法 (三)裝配尺寸鏈 (四)裝配工藝過程制定 (五)外圓表面加工 (六)孔的加工 1.1.4習題 1.2編制軸類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 1.2.1傳動軸的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分析 1.2.2相關理論知識 (一)車削用量的確定 (二)鑽、擴、鉸切削用量的確定 1.2.3習題 項目2套筒類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 教學目標 工作任務 2.1套筒類零件機械加工工藝的相關知識 2.1.1相關實踐知識 (一)套筒類零件概述 (二)套筒類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過程 2.1.2相關理論知識 (一)工具機和工藝裝備的確定 (二)時間定額與經濟分析 (三)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的概念 (四)加工精度的獲得方法 (五)表面粗糙度對零件使用性能的影響 2.1.3拓展性知識 (一)影響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及其控制 (二)影響表面層物理力學性能的因素及其控制 2.1.4習題 2.2編制套筒類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 2.2.1連線套的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分析 2.2.2台階套的機械加工工藝示例 (一)零件圖分析 (二)確定毛坯 (三)確定主要表面的加工方法 (四)確定定位基準 (五)劃分加工階段 (六)加工尺寸和切削用量 (七)擬定機械加工工藝過程 2.2.3相關理論知識 (一)材料及成形方法選用 | (三)螺紋加工 2.2.4習題 項目3箱體類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 教學目標 工作任務 3.1箱體類零件機械加工工藝的相關知識 3.1.1相關實踐知識 (一)箱體類零件概述 (二)箱體結構的工藝性 (三)箱體的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及工藝分析 (四)箱體平面的加工方法 (五)箱體孔系的加工方法 3.1.2相關理論知識 (一)加工原理誤差 (二)工藝系統的靜誤差 (三)工藝系統的動誤差 (四)保證和提高加工精度的工藝措施 3.1.3拓展性知識 (一)加工誤差的性質 (二)加工誤差的統計分析方法 3.1.4習題 3.2編制箱體類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 3.2.1減速器箱體的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分析 3.2.2相關理論知識 (一)銑削要素 (二)銑削用量的選擇 (三)平面加工 3.2.3習題 項目4圓柱齒輪類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 教學目標 工作任務 4.1圓柱齒輪類零件機械加工工藝的相關知識 4.1.1相關實踐知識 (一)圓柱齒輪類零件概述 (二)齒輪的材料、熱處理和毛坯 (三)齒輪毛坯的機械加工工藝 (四)圓柱齒輪的機械加工工藝過程 4.1.2相關理論知識 (一)滾齒 (二)插齒 (三)插齒與滾齒工藝特點的比較 4.1.3習題 4.2編制圓柱齒輪類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 4.2.1圓柱齒輪的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分析 4.2.2相關理論知識 (一)齒輪螺旋線總偏差的測量 (二)齒輪齒廓形狀偏差的測量 (三)齒輪徑向跳動的測量 (四)齒輪齒距偏差的測量 (五)齒輪公法線長度偏差及其變動量的測量 (六)齒輪齒形加工 項目5部分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示例 5.1下導輪座的機械加工工藝 5.2滾筒的機械加工工藝 5.3軸的機械加工工藝 5.4下軸承的機械加工工藝 5.5指針軸承座的機械加工工藝 參考文獻 |
教學資源
- 課程資源
資源名稱 | 資源類型 | 內容提供者 | 責編 |
---|---|---|---|
機械製造工藝(項目教學)課件 | PPT課件 | 張江華、吳小邦 | 王丹 |
教材特色
- 以項目教學為主線構建教學計畫,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把能力培養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學生掌握從事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 在編寫過程中聘請企業中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與或指導,教材更好地體現“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主旨原則。
- 為了更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教、學、做融為一體,在原教材的基礎上進行修訂。在第2版教材中增加實例分析,提出每個項目的教學目標與工作任務,在內容上做到知識結構合理、圖文並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