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頭胡村,又名黃墩,距寧海縣城11公里。位於象山港尾,黃墩港畔。東瀕黃墩港,西至梅林鎮3公里接省道甬臨線公路,北行8公里至強蛟碼頭出海。村域2.3平方公里,象西公路穿東西,強蛟公路貫南北,居寧海縣北部水陸交通要衝,為農、工、商經濟綜合地區。素有寧海北鄉第一村之稱。隸屬橋頭胡街道,為街道辦人民政府駐地。1992年,全村1420戶、4204人。共60餘姓,其中胡姓占60%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橋頭胡村
- 別名:黃墩
- 面積:2.3平方公里
- 人口:4204人(1992年)
歷史傳說,農業生產,工業,集市,文化生活,
歷史傳說
橋頭胡原是大水湖。湖中有墩,即黃墩;有9溪匯注,譽為“九龍戲珠”。元末明初,胡義道自縣城桃源卜居湖邊,繁衍生息,形成村落。架石橋,是為黃墩橋。海潮及湖,村處潮(橋)頭,故名潮頭湖、橋頭胡。現存4溪,顏公河、祖公河分別從縣城出北門流入黃墩港,西橫河自楊梅嶺水庫上游分支流入橋頭胡,東溪自原建設鄉山區由東向西流入,形成淡水、海水匯集區,具有開發海塗養殖的優越條件。
村西有眠牛山,相傳遠古時山高林密,山下有人居住,後因龍潭被污,老龍公削半山出而去茶山,留下部分狀如眠牛,因以為名。現山上龍潭底部尚存。1985年,在眠牛山腳造水庫,出土青石箭鏃,系新石器時代文物,現存寧海縣文物管理委員會。村東有迎駕山。村有眠牛傍水、白竹連翠、虹橋飛津、砂石奇漁火、烏石臨江、山寺鐘聲、天馬追風、妙峰卓筆八景,可見橋頭胡山水之美。
農業生產
1949年前,農民少有田地,大部分靠挑擔,販運為生。1949年後,經過土地改革,農民分得田地,走集體化道路,以種糧為主。全村糧田千餘畝,分布在村周圍,屬建設水庫、楊梅嶺水庫灌區,水渠河道縱橫,歷年穩產、高產。80年代以來,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變單一種糧習慣,擴大多種經營。全村有海塘堤1200米。1989年開始,投資29萬元,至1992年,建成標準海塘堤,保護田地不受海潮侵蝕。1992年,糧食麵積1137畝,畝產556公斤,總產631噸。經濟作物有:茶葉80畝,柑桔70畝,葡萄園10畝,茶園30畝。山林1146畝,封山育林,林木蓄積量3120立方米。海水養殖,對蝦、河鰻等珍貴水產,運銷寧波等地。
工業
民國時期曾有小型火力發電廠1家,供軋米、照明用。50年代初,電廠成為國營米廠。個體手工業者走社會主義道路,分別組成鐵器、木器、竹器等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現擴建為縣屬二輕集體企業,其中五金工具廠產品擋圈鉗出口國外。村辦企業始於1968年創辦的橋頭胡膠木廠。70年代末至80年代,村辦和個體、私營企業發展很快。1992年,境內有國營工廠2家,縣屬集體工廠7家,鎮辦工廠14家,村辦工廠5家,個體及私營企業74家。工業總產值7333萬元,其中村及村以下工業產值2304萬元,年創利160萬元。有1487人從事工業生產。村辦工業職工平均工資2250元。
集市
明代,當地集市已形成。清代,旬有4市。沿習至今,連綿不衰。抗日戰爭期間,甬、奉等地淪陷後,這裡一度成為浙東地區溝通前後方的物資集散地。一時商賈雲集,店鋪林立,有“小上海”之稱。
1949年後,隨著公路、碼頭建設,水陸交通更為方便,每逢農曆二、五、七、十,附近鄉鎮,遠及象山、奉化毗鄰地區,參加集市交易的一般6000人次,多時8000多人次。國營商業、合作商業、金融、服務事業,得到相應發展。1985年以來,鎮人民政府及各部門新建中新北街284米,郵電大樓、信用大樓、供銷大樓、百貨大樓等矗立兩旁;有占地10餘畝的農副產品市場,6畝的小商品市場;依照規劃,建造民用住宅800多戶。標路名,編門牌,形成新型的農村集鎮。全村30%的村民從事各種形式的商業經營。1992年,市場商品成交額2324萬元,比1978年增長8倍。
文化生活
民國時期,辦有黃汶國小。1949年後,教育事業發展很快。黃汶國小現為橋頭胡鎮中心國小。1958年建黃墩初級中學,後改名為寧海第六中學(現寧海六中與寧海三中、寧海四中、寧海五中以及原正學中學合併,成立新的正學中學,校址將遷往寧海縣城橋頭胡街道屠家村)。2009年秋季中學開學時,新的正學中學將迎來她的第一批學生。學校現有占地面積42180平方米,校園面積12811平方米,建築面積8078平方米。有普高12個班,職高3個班,國中3個班,共630位學生,教師編制59人。1989年,又建橋頭胡鎮初級中學,村民國中入學率達95%。全村先後考入大學的有37人。村有幼稚園1所,入託兒童34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