橈尺骨近端外旋截骨術適用於先天性尺橈骨融合,前臂旋前60°以上有功能障礙者,手術最好在兒童期進行,採用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仰臥位,術後須密切觀察手部血運和橈動脈搏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橈尺骨近端外旋截骨術
- 別名:尺橈骨近端外旋截骨術
- ICD編碼:77.33
手術名稱,別名,分類,ICD編碼,概述,適應症,麻醉和體位,肘部局解,手術步驟,1.切口,2.顯露和截骨,3.閉合切口,術後處理,併發症,
手術名稱
橈尺骨近端外旋截骨術
別名
尺橈骨近端外旋截骨術
分類
小兒外科/先天性軀幹和上肢畸形的手術/先天性橈尺骨融合的手術
ICD編碼
77.33
概述
橈尺骨近端外旋截骨術用於先天性橈尺骨融合的手術治療。 先天性橈尺骨連線是比較少見的上肢畸形,男性女性發病率幾乎相同,少數病兒有家族史。此畸形約60%累及雙側。其特點為橈尺骨近端骨性連線上橈尺關節已不復存在,除骨性畸形外還並有前臂骨間膜等軟組織攣縮,患肢發育差,較健側細短,少數病例還並有其他畸形,如多指、並指等。
Wilkei將此畸形分為兩種類型:①橈尺骨上端連線範圍較大且有雙骨近端骨髓腔相通,橈骨近端發育不良,甚至合併橈骨頭向後脫位或與尺骨近端融為一體;②橈尺近端骨性連線範圍小,雙骨之間骨髓腔並不相通,雙骨近端畸形不明顯。
出生後雖有表現,但往往未引起家長注意,待病兒長大後用患肢取物、用筷子、端碗時發現上肢不靈活、姿勢特殊方來醫院就診。
臨床表現:患側前臂略短、細,前臂無旋轉功能(屈肘90°雙上肢靠緊軀幹姿勢測量),且在某一位置固定。肩腕關節活動不受限,也無前臂神經受損表現。X線片可證實橈尺骨近端連線部位及範圍。
適應症
橈尺骨近端外旋截骨術適用於:
1.先天性單側或雙側橈尺骨融合,其前臂旋前畸形超過60°者。
2.先天性單側橈尺骨骨性連線,系優勢側者,其前臂旋前畸形<60°者也可手術矯正。
麻醉和體位
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仰臥位。患肢置於手術床旁的手術桌上,並在上臂近端上氣囊止血帶。
肘部局解
肘部局解見圖12.24.4.1-1,12.24.4.1-2。
手術步驟
1.切口
沿尺骨近端1/3背外側骨嵴的橈側,縱行切開皮膚及深筋膜,長約5~7cm。
2.顯露和截骨
分離肘肌、尺側腕伸肌間隙和旋後肌,縱行切開骨膜,並做骨膜下剝離顯露橈尺骨融合處。繼之,在其橈尺骨融合處的遠端部分設計相互平行、相距1cm的橈尺骨橫行截骨線。
用骨刀或電動骨鋸,沿截骨線截斷橈尺骨並切除1cm長的骨塊,使前臂血管神經鬆弛,可避免在旋轉截骨遠端時,血管神經受到牽拉和扭轉性損傷。然後,將截骨遠端的橈尺骨一併旋後,單側者保留10°~20°的旋前位,而雙側畸形者,其優勢側保留20°~25°的旋前,選一枚粗克氏針經尺骨鷹嘴、截骨端和尺骨幹髓腔內固定。如果不能或不允許截除一段橈尺骨時,只做單純橈尺骨截斷時,手術中不宜立即旋轉前臂至理想的位置,應於術後7~10d再次麻醉後緩緩旋轉前臂至理想位置。
3.閉合切口
放鬆止血帶,徹底止血並分層縫合切口。
術後處理
橈尺骨近端外旋截骨術術後做如下處理:
1.用上肢石膏前後托外固定,維持屈肘90°、前臂旋前10°~20°固定。
2.密切觀察手部血運和橈動脈搏動,一旦出現橈動脈搏動減弱,應立即解除石膏前後托,將前臂逐漸旋前,直至橈動脈搏動正常,再用石膏托固定,1周后再將前臂逐漸旋後至矯正的位置。由於有克氏針固定截骨處,因此上述操作不會造成截骨處的移位。但應在臂叢麻醉下進行。
3.術後4~6周拔除克氏針,繼續上肢管型石膏固定至骨癒合。
併發症
血管神經損傷是本手術的嚴重併發症,也是矯正畸形的主要障礙。一旦出現,應立即將前臂旋前至術前水平,防止產生嚴重後果。採取短縮截骨有助於防止此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