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組化教材

模組化教材

模組化教育模式以“MES”和“CBE”兩種流派比較具有代表性。我國對模組化教學的研究和實踐早於“項目化”教學,大概從上世紀90年代已經開始進行探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模組化教材
  • 外文名: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
  • 簡稱:MES
  • 性質:一種教學模式
模組化教學法,模組化教材,模組間相互獨立成篇,內容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處理好必須知識與拓展知識的關係,模組化教材實踐,附1 本書特點,附2 內容簡介,附3 前言,附4 目錄,

模組化教學法

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模組式技能培訓),是20世紀70年代初由國際勞工組織研究開發出來的以現場教學為主,以技能培訓為核心的一種教學模式。它是以崗位任務為依據確定模組,以從事某種職業的實際崗位工作的完成程式為主線,可稱之為“任務模組”。
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主要以加拿大、美國等為代表。它是以知行能力為依據確定模組,以從事某種職業應當具備的認知能力和活動能力為主線,可稱之為“能力模組”。
兩種流派的共性是都強調實用性和能力化。其區別是CBE是從職業普遍規律和需求出發,側重於職業基礎通用能力;MES是從職業具體崗位工作規範出發,側重於職業崗位工作能力。
我國職教界總結出了相對適合我國國情的“寬基礎、活模組”教育模式。所謂“寬基礎、活模組”教育模式,就是從以人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出發,根據正規全日制職業教育的培養要求,通過模組課程間靈活合理的搭配,首先培養學生寬泛的基礎人文素質、基礎從業能力,進而培養其合格的專門職業能力。

模組化教材

與模組化教學相適應,模組化教材有自己獨特的要求,與傳統的篇章結構有很大程度的不同。

模組間相互獨立成篇

傳統篇章結構以知識為中心,重在知識傳授,各篇章間有內在的、緊密的聯繫;模組教學是以素質為核心、以能力為本位,重在知識和技能的靈活套用,各模組聯繫不緊密,能獨立成為一個教學單元。

內容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傳統篇章結構教材是先知識後技能,把知識與技能獨立開來;模組教學只有能力一條線,打破理論課與實習課的界限。

處理好必須知識與拓展知識的關係

傳統篇章結構教材知識結構比較完整;模組化教材由於以素質和能力為劃分模組的依據,必然會造成知識結構不完整和不系統,內容設計上還要為學生今後的教育和持續學習創造接口和條件,增加必要的拓展性的教學內容。

模組化教材實踐

書 名:《財務管理》
作 者:馬紅光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7月
從企業資金運動的環節,財務管理工作可分為籌資、投資、用資(營運)、分配等四大塊;做為教材,還要了解理財的基礎,如財務管理的內涵、財務目標、財務環境、理財觀念等;另外在資金運動過程中的控制也是貫穿於財務管理的全過程。
綜合考慮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實際工作的需求和模組化教材的編寫要求,將本書分為即六大模組:
模組一 基礎理論
模組二 籌資業務
模組三 投資業務
模組四 用資業務
模組五 分配業務
模組六 控制業務
非財會類經管專業,一般只開設《會計學》、《財務管理》兩門財會課程。《會計學》承擔資金核算教學,《財務管理》承擔資金管控教學,因沒有後續財會課程,通常需要學習完整的六大模組。
財會類專業來由於還開設有相關課程,如《管理會計》、《報表編制與分析》,可以放棄模組六的學習。
另外,各模組的教學順序可以根據實際教學需求進行調整,如近幾年的職稱《財務管理》按“基礎理論、投資業務、用資業務、籌資業務、分配業務、控制業務”的順序組織內容。

附1 本書特點

1.教學、學習輔助資料豐富。提供電子版思考與練習參考答案、電子教案、電子課件(PPT格式)、完整的導入案例及分析等。
2.層次清晰、語言簡明。開門見山,不出現大段的理論闡述,將知識點細分、歸納、精練,理論準確、言簡意賅,最終落腳到該理論如何套用的等現實層面。
3.案例、練習貫穿全書。章前“導入案例”闡明本章要論及的現實問題;章內以“知識點”、“小實例”、“補充說明”、“小提示”等不同形式的欄目細化所論及的具體內容,以增加教材的可讀性;章後“思考與練習”為學生提供複習資料,引導學生套用所學知識認識、分析、解決現實問題。
4.理論夠用為度,突出操作。在體系完整的前提下,把握理論的規範、簡明、扼要;對知識的套用以例題方式突出的條件、步驟、程式等操作過程,強化理論的實用性。

附2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在多年高職高專的教學實踐基礎上,針對學生特點編寫的經濟管理類教材。全書以生產型公司為對象,用六個模組十三章,分別對財務管理的基礎理論(總論、時間價值與風險分析)、籌資業務(籌資方式、資本成本與資本結構)、投資業務(項目投資、證券投資)、用資業務(流動資產管理、固定資產管理)、分配業務(收支與利潤管理、利潤分配管理)、控制業務(財務預算、財務控制、財務分析)等進行逐一闡述。
本書提供電子版思考與練習參考答案、教案、課件、和部分案例分析。
本書理論闡述簡明扼要、注重實用,既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會計、財務類專業和非會計、財務的管理類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在職人員的培訓用書。

附3 前言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貫穿於企業資金運動的全過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作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微觀市場主體,如何運用資金,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依賴於籌資、投資、用資、分配等諸多環節,強化財務管理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客觀需要。
“財務管理”是會計、財務類專業的專業課,非會計、財務的管理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目的在於使得學生掌握企業理財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因此,本書根據新的《企業財務通則》、《企業會計準則》以及具體的財務制度,以公司制企業為對象,對企業財務的基本理論及各項具體的職能管理,如籌資方式、資本成本與資本結構、項目投資、證券投資、流動資產、固定資產、收支與利潤、利潤分配、財務預算、財務控制、財務分析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而具體的講解。在編寫過程中,我們結合高職高專的教學特點,對相關知識的闡述深淺有度、簡明扼要、突出實用。
1.體系完整,內容齊全。以基礎理論、籌資業務、投資業務、用資業務、分配業務和控制業務等6個模組,涵蓋企業生產經營所涉及的資金運動全過程。
2.層次清晰、語言簡明。全書開門見山,最終落腳到該理論如何套用的現實層面。
3.案例、練習貫穿全書。章前的“導入案例”闡明本章要論及的現實問題;章中以“知識點”、“小實例”、“補充說明”、“小提示”等欄目細化所論及的具體內容,以增加可讀性;章後“思考與練習”為讀者提供複習資料,引導讀者套用所學知識認識、分析、解決現實問題。
4.理論夠用,突出操作。在體系完整的前提下,把握理論的規範、簡明、扼要;以例題方式突出的條件、步驟、程式等操作過程,強化理論的實用性。
5.教學輔助資料豐富。除書中前附“導入案例”、後附“思考與練習”外,還提供了許多教學輔助資料,如“思考與練習”題目的參考答案、電子教案、教學課件、導入案例的分析等。
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經濟管理類專業教材或在職人員培訓用書。非會計、財務類學生應學習本書的全部內容,會計、財務類專業學生可以放棄對模組六的學習;在職人員的培訓可自行選擇相關模組進行學習。
馬紅光負責本書大綱的編寫與內容設計,並對全書進行修改、定稿;喬磊負責每章“導入案例”的編寫及教學輔助資料中案例分析、電子教案、PPT;李銀秀負責每章“思考與練習”題目及輔助資料中的參考答案的編寫;張維青負責對全書的計算過程負責核對。具體編寫分工為:馬紅光,第一至五、十章;喬磊,第六章;王亞萍,第七章;張倩,第八章;張璐,第九章;李銀秀,第十一章;張維青,第十二章;張媛媛,第十三章;郭艷艷、朱智平,附錄。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作者一方面總結自身多年教學科研的實踐體會;另一方面參閱和引用了近些年來出版的相關教材與論著,深感這些著作對本書的編寫幫助很大,在此向相關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作者水平所限,書中難免有疏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附4 目錄

模組一 基礎理論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財務管理概述
第二節 財務管理目標
第三節 財務管理環境
第二章 時間價值與風險分析
第一節 時間價值
第二節 風險分析
模組二 籌資業務
第三章 籌資方式
第一節 籌資概述
第二節 權益籌資
第三節 負債籌資
第四節 混合籌資
第五節 籌資規模預測
第四章 資本成本與資本結構
第一節 資本成本
第二節 槓桿效應
第三節 資本結構
模組三 投資業務
第五章 項目投資
第一節 項目投資概述
第二節 項目投資的決策評價
第三節 項目投資的風險分析
第六章 證券投資
第一節 證券投資概述
第二節 證券投資方式
第三節 證券組合投資
模組四 用資業務
第七章 流動資產管理
第一節 流動資產管理概述
第二節 現金管理
第三節 應收賬款管理
第四節 存貨管理
第八章 固定資產管理
第一節 固定資產管理概述
第二節 固定資產需要量核定
第三節 固定資產折舊管理
模組五 分配業務
第九章 收支與利潤管理
第一節 收入管理
第二節 支出管理
第三節 利潤管理
第十章 利潤分配管理
第一節 利潤分配概述
第二節 股利理論與政策
第三節 股利分配方案的確定與實施
模組六 控制業務
第十一章 財務預算
第一節 財務預算概述
第二節 財務預算的編制方法
第三節 財務預算的具體編制
第十二章 財務控制
第一節 財務控制概述
第二節 責任中心控制
第三節 責任控制的過程與基礎
第十三章 財務分析
第一節 財務分析概述
第二節 財務指標分析
第三節 財務綜合分析
附錄 資金時間價值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