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洋三村

樟洋三村,位於樟木頭鎮南部,距鎮政府4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村邊有石山,海拔210米;村東有石馬河。與樟洋一村、樟洋二村、黃沙村相鄰。西為東深大道。始建於清順治二年(1645年),村莊坐落於洋凹銀井附近,因村民多姓賴,名賴屋村。20世紀80年代,樟洋管理區分村,賴屋村改為樟洋三村。因三村易出現水淹,曾名“秧腳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樟洋三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東莞市樟木頭鎮樟洋社區
  • 地理位置:樟木頭鎮南部
清朝,屬東莞縣戌廳。民國時期,屬第四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先後屬樟石鄉、第八區;1958年10月,屬樟木頭人民公社樟洋生產大隊;1983年,屬樟木頭區樟洋鄉;1987年,屬東莞市樟木頭鎮樟洋管理區;1998年,屬樟木頭鎮樟洋行政村;2005年,屬樟木頭鎮樟洋社區。
世居村民為賴姓,其先祖於清順治二年從大埔縣清遠都岩上鎮石行村青哈湖遷至當地。
2015年末,戶籍人口456人,其中男性220人,女性236人;80歲以上8人;最年長者92歲(女);海外留學2人。外來暫住人口106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176人、澳門同胞12人。祖籍該村的華僑4人,主要分布在巴西。村民均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東莞樟木頭話。
傳統生產經營以農業為主,種植的農作物有水稻、花生、小麥、甘蔗、玉米、蔬菜、紅黃麻、茶葉等,以及荔枝等果樹。改革開放後,隨著工業化推進,傳統農業逐漸消失。2015年,村集體經營以廠房、商鋪出租為主,經營行業涉及毛織、塑膠、模具、電子、鞋業。村集體總收入39.8萬元,總支出10.5萬元,資產總額186.3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村有樹齡150年的細葉榕1棵。特色農產品有荔枝、龍眼。傳統節慶食品有客家蒸鵝、糍粑、艾粄、雪丸粄、蘿蔔粄、粽子。
省道東深路、鄉道樟洋育才路經過村境。1980年通電,1986年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1986年通自來水、通電話,2000年通網際網路。2015年,村有華聯國小1所,在校學生1337人;幼稚園1所,在園幼兒337人;籃球場1個。
村內有傳統客家民居80座,建於清朝,總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村內排屋以20間瓦屋連線而成,每間瓦屋30平方米,每一排為一巷道,屋牆用黃泥土與大石建造,也有用純泥磚建造的。2015年,基本完好,少數有外來人員租住。
永慶碉樓,建於清初,坐南向北,長5米,寬5米,高12.8米,5層。內部木質樓板;麻石門框、窗框、射擊口,牆體由沙、石灰、黃泥、黃糖等混合建造。每層樓均設有瞭望窗,四面有多個射擊孔。
凌雲碉樓,建於清初,長5.4米,寬4.7米,高12.5米,4層。內部木質樓板,牆體由沙、石灰、黃泥、黃糖等混合建造。碉樓左側建一棟排屋,中間有小門相連,硬山頂,面闊13.3米,進深8.4米,檐下有壁面。每層樓均設有瞭望窗,四面有多個射擊孔。排屋和碉樓於20世紀50年代曾用作樟洋穎川國小,後改為樟洋國小。
光裕堂碉樓,建於清末民初,長5.5米,寬4.8米,高13.5米,4層。內部設有木質樓梯,牆體由沙、石灰、黃泥、黃糖混合夯築而成。每層樓均設有瞭望孔,四面有射擊口。
賴應明紀念碑,立於1973年,位於黃沙徑(地名)。為紀念樟洋少年賴應明勇救列車犧牲而設立。
藥仙古墓,立於明萬曆元年(1573年),墓主為藥仙。該墓碑存東莞市博物館。
1946年,賴仲文編修《賴氏族譜》,其引言記述賴氏族人遷徙經過。
村裡有舞麒麟、點燈、偷青等活動。
每逢清明節,村民以及在外地工作或在外居住的人員均回鄉祭祖,多以聯宗和家庭組織進行。
1993年9月27日,受9318號強颱風影響,區內日降雨量達152毫米,全村遭水淹,村民生產、生活受影響嚴重。
2008年6月13日,遭受百年不遇的洪災,全村遭水淹,村民生產、生活受影響嚴重。
該村代表性人物:
賴立生(1926—1948),1947年參加惠東寶人民護鄉團第三大隊,翌年7月在大朗西牛坡作戰中犧牲。
賴松茂(1927—),1947年參加惠東寶人民護鄉團第三大隊,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曾任石龍鎮副鎮長。
賴應明(1959—1973),1973年為讓火車安全通過,奮力驅趕停留在廣深鐵路樟洋段上的牛,不幸犧牲,被共青團東莞縣委追認為共青團員,被東莞縣人民政府追認為烈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