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洋二村

樟洋二村,位於樟木頭鎮南部,距鎮政府4千米。該村坐落於山間谷地,平均海拔較低,村東有石馬河。與樟洋一村、樟洋三村、黃沙村、樟木頭圍相鄰。始建於明朝,村莊坐落於洋凹銀井附近,因村民多姓張,名張屋村。20世紀80年代,樟洋管理區分村,張屋村改為樟洋二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樟洋二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東莞市樟木頭鎮樟洋社區
  • 地理位置:樟木頭鎮南部
明末,屬東莞縣第六都。清末,屬戌廳。民國時期,屬第四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先後屬樟石鄉、第八區;1958年10月,屬樟木頭人民公社樟洋生產大隊;1983年,屬樟木頭區樟洋鄉;1987年,屬東莞市樟木頭鎮樟洋管理區;1998年,屬樟木頭鎮樟洋行政村;2005年,屬樟木頭鎮樟洋社區。
世居村民有張、吳、賴三姓,以張姓為主。張姓先祖於明萬曆十三年(1585年)從清河遷廣東大埔岩上鄉大岌頭村,後遷至當地。吳姓先祖於明嘉靖元年(1522年)從福建恩邊遷廣東大埔、河婆,再遷樟洋一村,後遷二村。賴姓先祖於清順治二年(1645年)從大埔岩上遷入。
2015年末,戶籍人口810人,其中男性409人;女性401人;80歲以上20人,最年長者95歲(女)。外來暫住人口421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134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5人,主要分布在美國。村民均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東莞樟木頭話。
傳統生產經營以農業為主,種植的農作物有水稻、花生、小麥、甘蔗、玉米、蔬菜、紅黃麻、茶葉等,以及荔枝等果樹。改革開放後,隨著工業化推進,傳統農業逐漸消失。2015年,村集體經營以廠房、商鋪出租為主,經營行業涉及毛織、塑膠、模具、電子、鞋業。村集體經營總收入75.1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
特色農產品有荔枝、龍眼。傳統節慶食品有客家蒸鵝、糍粑、艾粄、雪丸粄、蘿蔔粄、粽子。
鄉道樟洋育才路經過該村。1980年通電,1986年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通自來水、通電話,2000年通網際網路。
村內有傳統客家民居60座,建於清代,總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村內排屋約以20間瓦屋連線而成,每間瓦屋約30平方米,每一排為一巷道,屋牆由黃泥土與大石建造,也有用純泥磚建造的。2015年,多已破敗,少數有外來人員租住。
吳氏宗祠(新廳),建於清朝中期,為磚、瓦、石結構,兩進兩間一天井布局,占地面積400平方米,人字形屋脊。大門為石壁石斗結構,天井地鋪石。已破舊,不作宗祠使用。
村有民國初年建的碉樓——厚安樓,長5米,寬4.8米,高12米,5層。內部木質樓板,牆體由沙、石灰、黃泥、黃糖混合建造。
龍山古廟,坐落在石馬河邊的龍山,背山臨水,始建於清代,1996年重建。坐西朝南,為五開間兩進布局,總面闊23.9米,總進深12.9米,麻石門框,綠色琉璃瓦滴水、瓦當,屋脊有“龍”等題材陶飾。古廟多次重修、翻新,唯有銅鐘、牛皮鼓為原物。供奉關帝。村民逢年過節到廟聯宗祭拜,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萬事順利、家人安康。
村裡有2015年張榮林、張上廣、張上慶編修的《大埔張氏大岌頭〈德慶堂〉族譜》。由張錦松、張潤華、張慶良編纂的《張氏族譜》,收錄有《張氏族譜》原序。附原序:
觀夫枝葉必固於根本,本根植則枝葉不期而自榮,況人為萬物之靈,顧可忘其根本乎。思人自誕降之前,陰陽為之畜其精,山川為之萃其氣,祖宗為之蔭其庇。始發而為人,顧人生而幼、幼而忙,竟以體情為心,以敬祖為念,而猶有未出類拔萃者,我未之曾聞也。
村裡有舞麒麟、點燈、偷青等活動。
每逢清明節,村民以及在外地工作或在外居住的人員均回鄉祭祖,多以聯宗和家庭組織進行。
1993年9月,樟木頭鎮第一座電動排澇站(樟洋排澇站)興建,1994年竣工投入使用,裝機容量95千瓦。
1993年9月27日,受9318號強颱風影響,區內降雨量達152毫米,全村遭水淹,村民生產、生活受影響嚴重。
2008年6月13日,遭受百年不遇的洪災,全村遭水淹,村民生產、生活受影響嚴重。
2012年10月,樟洋社區引進義烏小商品批發城項目,在樟洋二村落戶,於11月10日試營業。2014年1月正式開業。
該村代表性人物:
張其輝(1911—1932),1932年參加革命,同年在廣州被敵人殺害。
吳佛生(1917— ?),1944年參加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參加過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和解放廣東戰役。
吳譚傳(1924—),1943年6月參加東江縱隊,曾任樟石、清溪、厚街、太平供銷社主任,東莞市水產公司、食品公司、信託公司經理。
吳育新(1958—),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某部副師職幹部,2011年轉業到東莞市城市管理局任副局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