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樂會縣
- 民國17年:20.8萬人
- 道光15年:5.4萬人。
- 歷十年:0.4278萬人。
自漢代時設定玳瑁縣,時屬瓊崖郡。至1958年瓊東、樂會、及萬寧縣部分區域,合併為瓊海縣。樂會縣消失。...
樂會縣蘇維埃政府舊址位於瓊海市陽江鎮上科村委會龐氏祠堂。該舊址也是樂四區蘇維埃政府舊址。 1928年2月,中共瓊崖第二次代表大會通過了成立瓊崖蘇維埃政府,發展縣...
中共樂會縣委舊址位於瓊海市陽江藏皿耕拯獪E冰溧村馮氏祠堂。 1927年6月,在中共瓊崖特委的直接領導下,樂會縣黨組織在樂四區南勛鄉白水溧村召開會議,宣布成立...
樂樓,原名城隍廟神樓,位於陝西澄城縣西大街。肇建於唐代(公元797年),是澄城縣唯一的木結構建築,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載入了《中國名勝詞典》。被縣委...
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年),分會稽郡置建安郡(治所今建甌),析建安縣之校鄉始設將樂縣,隸建安郡。因水來自將溪,東越王樂野宮在是,又以邑在將溪之陽,土沃民樂,...
廢陝西行都司置甘州府,改山丹衛為山丹縣。民國二年(1913年)2月7日,廢府存道,州、廳、分縣一律改稱“縣”。東樂縣丞改稱“東樂縣”,屬河西道(後改稱“...
二,漢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置樂城縣於今河北獻縣河城街,屬冀州河間國。桓帝時,樂城一度改為樂陵,三國時復稱樂成。晉改樂成為樂城。隋開皇三年(...
二塘鎮 轄:二塘街社區居委會;里渡、二塘、茶林、沙沖、樂塘、謝家、高橋、...平樂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東北部,桂林地區東南部,在東經110°34′一111°02...
張昌伯(1917-1994),又名張仲超,廣東省樂會縣(現海南省瓊海市)九曲江區沙坡鄉田龍村人,曾在第四野戰軍。...
三十一年(1294年),樂會縣遷治於萬泉河之北(今朝陽鄉舊縣坡)。元成宗大德四年(1300年),發生王文河之變,樂會縣又遷治於萬泉河之南、流馬河之北的陰陽山(...
七指山、水滿峒、分界嶺吊羅山,萬寧縣的稅司、南橋、西峒、北峒,樂會縣的竹根峒、太平峒、茄曹峒、合水園,定安縣的船埠、南引圖、冬加團、母端山等地...
韋賢卿((生卒不詳),字忠與。樂會縣篤行鄉(今海南省瓊海市中原鎮)人,安溪縣令,嚴明法紀,豪富巨家不敢胡作非為。幼年讀書明理,聰慧誠實,漢族。...
六連嶺革命根據地遺址位於萬寧市和樂鎮六連村。 六連嶺為五指山余脈。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中共瓊崖地委和海口農訓所的學員轉移至六連嶺北麓的樂會縣第四區,萬寧縣...
瓊海華僑中學是指校址在海南省瓊海市中原鎮。前身為 1923 年春創辦的樂會縣立中學。校址初設在原樂會縣城(今朝陽鎮樂城島上)。1953 年,改名樂會簡易師範學校...
廣東省樂會縣 逝世日期 4月24日 李月芬被俘時已懷有身孕,面對誘降她凜然堅拒,慘遭酷刑亦寧死不屈;雖然當時的民國政府頒有法令規定“不準執殺孕婦”,但敵兵...
在此緊要關頭,特委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由紅軍師部率領紅軍第一團突圍,向樂會縣轉移,以分散國民黨軍的注意力;特委和瓊蘇機關及警衛連繼續留在母瑞山堅持鬥爭。...
1931年夏,中共海口市郊委委員林詩耀、李天宇先後調往中共瓊崖特委和瓊澄縣委工作,在國民黨軍隊的“圍剿”之下,吳清泉難於開展工作,被迫離開海口到樂會縣。海口市...
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是雲南省普洱市下轄縣之一,縣境位於雲南省西南部,地處哀牢山和無量山之間。鎮沅縣城恩樂鎮距省會昆明447公里。鎮沅縣總面積4136.81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