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受的心》是當代作家林清玄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樂受的心
- 作者:林清玄
- 創作年代:現代
- 作品出處:《打開心內的門窗》
- 文學體裁:散文
《樂受的心》是當代作家林清玄創作的一篇散文。
《樂受的心》是當代作家林清玄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樂受的心教孩子寫“愛”字,孩子為了那複雜的筆畫而頭痛。我說:“很簡單呀!愛就是一個‘心’加一個‘受’,當我們把心放在感受中間就是愛了。”“反過來說,那個‘恨’字,就是心...
受亦可分析為五種:當受依‘根’(indriya)分析時,它則成為五種。這五種受稱為根,因為在感受目標方面,它們作為其相應法的主人或支配(indra)該些相應法。在採用五分法時,三分法的樂受則分為樂受與悅受,前者是身受,後者是心受;三分法的苦受則分為苦受與憂受,前者是身受,後者是心受;不苦不...
樂,梵語sukha,巴利語同。為‘苦’之對稱,即身心適悅之感覺。佛學釋義 三受之一,又作樂受;亦為五受根之一,二十二根之一,故又作樂根。若由身、心上區分之,於身之適悅感受稱為樂受;於心則稱喜受。樂總為一切善業所引生之果報,故其業亦稱順樂受業。樂有多種分類。三樂 三樂:1、天樂,修十善,...
三、不苦不樂受 謂於六塵不違不順之境。所受非苦非樂。是名不苦不樂受。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補充內容 意根、法塵相接觸以後,意識才能從如來藏中現起。而意識現起時,必定與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相應。苦受是違逆己心的境界受,樂受是隨順己心的境界受,不苦不樂受是既不隨順也不...
一苦諦 苦以逼惱為義。一切有為心行。常為無常患累之所逼惱。故名為苦。苦有三種。一苦苦。二壞苦。三行苦。今明三苦。有別有通。別者三苦即別對三受。苦受從苦緣生。情覺是苦。即苦苦也。樂受。樂壞時生苦。即是壞苦。不苦不樂受。常為無常遷動。即是行苦也。若通論三苦。則三受通有三苦也...
悅受(somanassa-vedana)的特相是體驗(自性,sabhava)可喜(或造作至可喜)的所緣;作用是體驗所緣之可喜;現起是內心愉悅之狀態;近因是輕安。受有三種:受可以依三分法或五分法分別。當只純粹依其感受來分析時,受有三種:苦、樂、不苦不樂。在這三分法裡,樂受包括了‘身體的樂受’和‘心的樂受或...
苦受(dukkha-vedana)的特相是體驗不可喜的觸所緣;作用是減弱相應法;現起是身體遭受痛苦;近因也是身根。受有三種:受可以依三分法或五分法分別。當只純粹依其感受來分析時,受有三種:苦、樂、不苦不樂。在這三分法裡,樂受包括了‘身體的樂受’和‘心的樂受或悅受’兩者;而苦受則包括了‘身體的...
味塵。觸塵。法塵也。)一憂受謂心於違情之境。而受煎逼之憂。是名憂受。二喜受謂心於順情之境。而受忻悅之喜。是名喜受。三苦受謂身於違情之境。而受逼迫之苦。是名苦受。四樂受謂身於順情之境。而受安逸之樂。是名樂受。五舍受謂心於不違不順之境。而受無苦無樂無憎無愛之舍。是名舍受。
所謂滅諦,就是說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都是我們喜貪心不捨離貪嗔痴諸煩惱,循善不善業而受苦報、樂報及不苦不樂報,若厭離喜貪心,永盡貪嗔痴,則寂靜涅盤,心解脫慧解脫,不受苦報,不受樂報,不受不苦不樂報,不受後有。厭、離欲、滅盡、涅盤,是名滅諦。滅諦別無商量的餘地,不滅盡苦因貪嗔...
如人坐禪時,聽到公雞啼,耳根感受到,如果當時觀察到那只是耳根感受到刺激,就沒後續了,是身受苦,心是不苦不樂受。若他想:“真是豈有此理,我坐禪,你來吵我。”那他就生起貪瞋痴,心在受苦了。又比如有很大的炮聲,耳朵受到刺激,受不了,耳根受苦;有些聲音,好像人聲,耳根聽慣了,聽了很舒服,那...
據《俱舍論》卷三釋:(1)“苦受根”,亦名“苦根”(梵文Duhkhendriya):“身不悅名苦。”所謂“身,謂身受,依身起故,即五識相應受;言不悅者,是損惱義。於身受內能損惱者,名為苦根”。指能令身感受五識損惱不悅的因素。(2)“樂受根”,亦名“樂根”(梵文Sukhendriya):身悅名樂。“所言悅...
1、奮鬥求樂 2、化有為樂 3、化苦為樂 4、知足常樂 5、助人為樂 6、自得其樂 好心態也就是一個人的心情很快樂,無論對待何事總能保持內心充滿樂觀開朗的情感。同時又是說一個人對於生活或者某些事物本身有一種積極的態度。心理學上是這樣定義的:心理態度主要是指動能心素、複合心素所包括的各種心理品質的...
四念處的第二種方法——觀受是苦。「感受」的確是一件很奧妙的事,佛陀的教育,也是教我們平時要如何調伏這些起伏不定的感受。我們的感受不離「樂受、苦受」,樂受中有「喜受」,苦受中有「憂受」,另外有不喜不樂之受,這都屬於感受的範圍,稱為「五受」。看看世間的女子,她們為了身體的感受,時時要...
臣綱啟,傳詔呂文強奉宣敕旨,賚臣柏剎柱一口,銅一萬斤,供起天中天寺。九牧貢金,千尋挺樹,永曜梵輪,方興寶塔,夏差神鼎,晉恧相風,使福被域中,功礻是無外。臣以庸愚,稟承勝善,樂受遍心,恩光動色,銘荷之慶,無詞疲謝,不任頂戴,謹奉啟謝聞,謹啟。(《廣弘明集》十六)
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憂、喜。固受有苦、樂、舍、憂、喜五種性質。(三)想蘊:心於所知境執取形象。既是看、聽、接觸東西時,會認定所對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後為它安立名稱,生起認識的心理。(四)行蘊:“行”是造作之義,行蘊是驅使心造作諸業,所造作的行為有善、惡、無記三種心理,稱為心所生...
(七)【受樂】。修特勝者,既常與觀慧相應,若證初禪,得樂支時,即能覺了,便於樂支,不起見著,以無所受,而受樂觸,故云受樂。若對念處,猶屬『受念處觀』。(八)【受諸心行】。修特勝者,既常與觀慧相扶,若證初禪一心支時,即能照了一心,不起顛倒,於一心中,獲得正受,故云受諸心行。
七受樂 修特勝者。既常與觀慧相應。若證初禪。得樂支時。即能覺了。便於樂支。不起見著。以無所受。而受樂觸。故云受樂。若對念處。猶屬受念處觀 八受諸心行 修特勝者。既常與觀慧相扶。若證初禪一心支時。即能照了一心。不起顛倒。於一心中。獲得正受。故云受諸心行。若對念處。齊此猶屬受念...
“兜率”是佛教用語,意思是受樂知足而生歡喜之心。《三國史記》中說兜率歌的產生式由於人民安康幸福,而人民安康幸福又是由於儒理王對民間老弱貧病者施行“德政”所帶來的。分明是把貧苦人民生活的稍有改善歸功於統治者,而又把佛教的這種用語套在民間樂歌上,封它為“歌樂之始”的。“兜率”就是這樣被借用到...
四十八願中之樂如漏盡願,受樂無染願之別名。原文及注釋 原文 “我作佛時。國中無不善名。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同一心。住於定聚。永離熱惱。心得清涼。所受快樂。猶如漏盡比丘。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注釋 大意是:心中清涼,永遠離開遍體如燒、心中如焚的苦惱。不但除苦,而且所受快樂,像...
又此行苦,遍行一切若樂受中,若苦受中,若不苦不樂受中。然於不苦不樂受中,此粗重性、分明顯現。是故但說不苦不樂受,由行苦故苦。于樂受苦受中,愛恚二法,擾亂心故;此粗重苦、非易可了。譬如熱癰,若以冷觸封之;即生樂想。熱灰墮上,便生苦想。若二俱離;於此熱癰,爾時唯有癰自性苦,分...
一自相別相即相狀。謂如身是身自相。於此身中有能造所造根塵各別故。如受是受自相。於此受中有苦樂受不苦不樂受等各別故。【二相別】 [出析玄記] 如心是心自相。於此心中有眼等六識各別故。如法是法自相。於此法中有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不同故。又如觀身以不淨為自相。觀受以苦為自相。觀心以無常...
慈心三昧又稱慈三昧、白光明慈三昧、大慈三昧,或稱慈心觀。是大乘菩薩修慈悲行的根本。即去除妄念雜慮、遠離嗔恚怨憎之念,專致於慈悲心,觀一切眾生普遍受樂的三昧。這是行者憐念眾生、關懷眾生的心理境界。《賢愚經》卷十二雲(大正4·436b)︰‘是時如來,大眾圍繞,各悉默然端坐入定。有一比丘入慈三昧,...
或見他人受樂報者。不起悕求樂心。然作如是念。唯我世間獨樂。而我能聞正法。彼為是事故。為彼因彼緣故。不生憂悲苦惱恨等。彼如是離憂悲苦惱等已。發如是心。我堪能荷負如來所說一法句故。在阿鼻地獄住一劫若減一劫。彼如是無疲倦心已。自然不行諸行。而得一切種智。未得諸佛法而令速得。善男子。...
正念於自己怎樣對待感受——觀察自己有沒有因苦受而進一步帶來憤怒、緊張、悲傷、憂愁等情緒;有沒有因樂受而進一步帶來愛染執著、令自己不斷追求樂受,或因還能抓住樂受而心生煩惱;觀察自己能否減少被感受的牽動,還它一個“感受就只是感受”。凡夫俗子的一個特色,就是畢生都在追逐樂受和排斥苦受。佛教稱這種...
1、對樂受,愛著(貪);2、對苦受,厭嫌(嗔);3、至於不苦不樂受,依然摻雜著無明在其中;例如:不知道“平靜的感受”,也是無常、苦、無我的;不理解它也是苦,它的成因,它的滅去,滅去之道。同樣,貪與嗔之中,也伴隨有無明。例如:對於樂受,只是愛著其中的樂味,卻看不到其中無常的過患,由此...
樂者,由離令心踴躍之喜,內心寂靜,便唯有樂受及輕安樂。 (四)四禪,舍念清淨。有四支:舍清淨、念清淨(二者為取所緣)、舍受、定。入此第四禪者,進一步舍斷第三禪中之樂。至此,一切尋、伺、喜、樂、入息、出息都斷盡無餘;心住無動,一切動亂皆悉遠離,故說舍念清淨。二、解脫(觀想)“解脫”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