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山古窯址

槐山古窯址

1981年10月,惠安縣人民政府於槐山古瓷窯遺址豎立“文物保護單位”碑。槐山窯址共五處,該村境內林厝尾(碑文稱“銀厝尾”)二處、山仔頭二處、許厝一處,系唐至五代古窯,至今時歷千餘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槐山古窯址
  • 歷史:千餘年
  • 時期:唐至五代古窯
  • 範圍:500平方米
簡介,出土的瓷器,

簡介

槐山古名“磁窯”與晉江的“磁灶”一樣,在唐宋時期陶瓷生產方面極具盛名,有著悠久的歷史。
由於荒廢年代已久,窯址今因開荒造田或建造房屋而被破壞嚴重,地表殘存瓷片甚少,只林厝尾一號窯遺址保存較好,範圍近500平方米,深二至三米。1980年,晉江地區文管會、泉州市文管會及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等單位組成調查組對林厝尾一號址進行了局部試掘,共採集標本近百件器物。
據專家對出土物的鑑定,係為唐至五代時期的窯址,即是我區至今發現最早的古窯。

出土的瓷器

根據調查材料,當年出土的瓷器中,以罐為多,共有三式,另有壺二式及缽、冼、器蓋及窯具等:
罐類。第一式圓口、直頸、廣肩、深腹、平底。肩部不勻稱地附上手捏成的橋式耳四個。施半采由,采由色青中泛黃,有垂采由;腹下露胎,火候較高,製作粗糙。第二式直口外卷唇,廣肩四系,深腹平底,施青黃采由,胎呈淺灰色。第三式侈口、短頸、廣肩、鼓腹、平底;無施采由,胎呈灰白。
壺類。第一式盤口、直頸、深腹、平底;施青黃綠采由,胎灰白及淺灰色,質堅、器型粗糙厚重。第二式口、短頸,施青黃采由,頸近肩部劃有二至三道弦紋,胎灰白,質堅。
缽類。斂口、淺腹、平底。未施采由,胎淺灰色,質松,腹上部劃有弦紋一周。
冼類。敞口、沿外卷,深腹、平底,胎呈淺灰色。
器蓋。蓋身呈傘狀形,環形紐蓋,面施黃褐色采由,器內露胎,呈淺灰色,紐徑約五厘米。
窯具。殘墊托,形呈圓錐狀,有高矮瘦胖之別。斜壁、空心,近底部有鏤孔;質堅,系夾砂粗泥陶,外表陰刻款識一字或兩字,如:鄭、開、易、西等字樣。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槐山的制瓷工人從二米之深原“窯土”(制瓷原料土)層中挖掘出古船板,經鑑定,它和泉州港出土的宋船一樣古老。由此或許可推,槐山古窯的陶瓷發展史與泉州的海交外貿史有不可分割的關係,當時的陶瓷產品也許正是借著“海上絲綢之路”銷往海內外。
據當地村民歷代口傳,“磁窯”燒制陶瓷的歷史上不止始於唐,廣不止五處,而是起於南北朝,至唐時盛達99窯之多。據說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一村民在古窯遺址旁耕作時挖到一個五代時期瓷瓶,高約一尺,所塑花紋歷歷可見,遺憾的是在遷居時遺失。時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槐山村仍有人承襲傳統製造經營陶瓷業,今保留有一個瓦窯,主要製作磚、瓦、爐、罐等產品,除本地外,還銷往莆田仙遊等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