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造地形學也稱構造地貌學,是研究地質構造與地表形態關係的學科,是地貌學的重要分支。20世紀50年代中期,A·L·韋格納於1912年提出的大陸漂移說的復活,以及60年代海底擴張說和板塊構造說的提出,極大地推動了全球性地形的研究,使構造地形學研究與地球動力學的研究結合起來,構造地形學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了新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構造地形學
- 外文名:morphotectonics
- 別稱:構造地貌學
- 提出者:W·M·戴維斯
- 提出年代:19世紀80年代
- 歸屬:地貌學分支
構造地形學也稱構造地貌學,是研究地質構造與地表形態關係的學科,是地貌學的重要分支。20世紀50年代中期,A·L·韋格納於1912年提出的大陸漂移說的復活,以及60年代海底擴張說和板塊構造說的提出,極大地推動了全球性地形的研究,使構造地形學研究與地球動力學的研究結合起來,構造地形學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了新發展。
構造地形學也稱構造地貌學,是研究地質構造與地表形態關係的學科,是地貌學的重要分支。20世紀50年代中期,A·L·韋格納於1912年提出的大陸漂移說的復活,以及60年代...
地形學也叫地貌學,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態特徵及其發生、發展、結構和分布規律的學科。其研究內容包括地球表面形態和形成動力的分析,地球表面形態的發生、發育規律和組成...
地貌學 (geomorphology),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態特徵、成因、分布及其演變規律的學科,又稱地形學。地貌學是地理學的分支,亦是地質學的一部分。地貌學的英文...
套用地形學是運用地形學的理論和方法解決有關生產實踐問題的學科。它將地形學研究與改造自然及其決策過程緊密相連,是地形學的一個分支,也是套用地理學的重要部分。...
地形之成因理論與地質史或氣候史直接發生關係,不過是最近二十年之事,而地形學之分科自屬必然趨勢。其中,有專門研究全新世(Holocene)營力之特質及其對現世地形之...
河流地形學是研究河流地形發生和發展過程,揭示流域泥沙運動規律和地質、自然地理條件(如氣候變化、地殼運動、地質構造和人類活動)對地形發育影響的科學,是地形學的...
海岸地形學也稱海岸地貌學是研究各種海岸的特點、成因、發展規律與開發利用的科學。很早的時候人們就對海岸發生廣泛的興趣,專門性的研究是從18世紀末開始的。...
又稱為古地形學。它以過去地質作用形成的古侵蝕面地貌(地下潛伏的、地表遺留的或被剝蝕了的)或地貌遺物為對象、研究其形態特徵、形成原因、發育過程、規律以及實際...
線性構造由霍布斯(W H Hobbs,1944年)提出,泛指航空照片和衛星照片上呈現的線形影像。但長期以來,地質學家們對這種影像特徵的地質含義理解並不相同。部分線性影像是...
地形學 套用領域 術語亞洲中軸構造域又稱中朝—塔里木構造域(Sinarimian domain)。包括中朝地台和塔里木地台區及其周緣造山帶形成的兩個亞構造域。再西可能包括卡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