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朱第七

楊朱游於魯①,舍於孟氏。孟氏問曰:“人而已矣,奚以名為?”曰:“以名者為富。”“既富矣,奚不已焉?”曰:“為貴。”“既貴矣,奚不已焉?”曰:“為死。”“既死矣,奚為焉?”曰:“為子孫。”“莖奚益於子孫?”曰:“名乃苦其身,心。乘其名者,澤及宗族,利兼鄉黨,況子孫乎?”“凡為名者必廉,廉斯貧;為名者必讓,讓斯賤。”曰:“管仲之相齊也,君淫亦淫,君奢亦奢②。志合言從,道行國霸。死之後,管氏而已。田氏之相齊也,君盈則己降,君則己施③,民皆歸之,因有齊國,子孫享之,至今不絕。若實名貧,偽名富。”曰④:“實無名,名無實。名者,偽而已矣。昔者堯舜偽以天下讓許由善卷⑤,而不失天下,享祚百年。伯夷叔齊實以孤竹君讓而終亡其國⑥,餓死於首陽之山。實、偽之辯,如此其省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朱第七
  • 國籍:魏國人
注釋,譯文,

注釋

①楊朱——戰國初思想家,又稱為楊子、陽子居、陽生,魏國人。主張“貴生”、“重己”、“全性葆真,不以物累形”,孟子說他:“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②君淫亦淫,君奢亦奢——張湛註:“言不專美惡於己。”
③君盈則己降,君覽則己施——張湛註:“此推惡於君也。”
④曰——以下仍為楊朱之言。
⑤堯舜偽以天下讓許由、善卷——楊伯峻:“堯以天下讓許由,事又見《莊子·逍遙遊篇》。舜讓天下於善卷,亦見《莊子·逍遙遊篇》及《盜跖篇》。”
孤竹君——楊伯峻:“《御覽》四二四、《類聚》二十一引並無‘君’字,是也。”

譯文

楊朱到魯國遊覽,住在孟氏家中。孟氏問他:“做人就是了,為什麼要名聲呢?”楊朱回答說:“要以名聲去發財。”孟氏又問:“已經富了,為什麼還不停止呢?”楊朱說:“為做官。”孟氏又問:“已經做官了,為什麼還不停止呢?”楊朱說:“為了死後喪事的榮耀。”孟氏又問:“已經死了,還為什麼呢?”楊朱說:“為子孫。”孟氏又問:“名聲對子孫有什麼好處?”楊朱說:“名聲是身體辛苦、心念焦慮才能得到的。伴隨著名聲而來的,好處可以及於宗族,利益可以遍施鄉里,又何況子孫呢?”孟氏說:“凡是追求名聲的人必須廉潔,廉潔就會貧窮;凡是追求名聲的人必須謙讓,謙讓就會低賤。”楊朱說:“管仲當齊國宰相的時候,國君yín亂,他也yín亂;國君奢侈,他也奢侈。意志與國君相合,言論被國君聽從,治國之道順利實行,齊國在諸侯中成為霸主。死了以後,管仲還是管仲。田氏當齊國宰相的時候,國君富有,他便貧苦;國君搜括,他便施捨。老百姓都歸向於他,他因而占有了齊國,子子孫孫享受,至今沒有斷絕。像這樣,真實的名聲會貧窮,虛假的名聲會富貴。”楊朱又說:“有實事的沒有名聲,有名聲的沒有實事。名聲這東西,實際上是虛偽的。過去堯舜虛偽地把天下讓給許由、善卷,而實際上並沒有失去天下,享受帝位達百年之久。伯夷叔齊真實地把孤竹國君位讓了出來而終於失掉了國家,餓死在首陽山上。真實與虛偽的區
別,就像這樣明白。”
楊朱說:“一百歲,是壽命的極限。能活到一百歲的,一千人中難有一人。即使有一人,他在孩童與衰老糊塗的時間,幾乎占去了一半時間。再去掉夜間睡眠的時間,去掉白天休息的時間,又幾乎占去了一半。加上疾病痛苦、失意優愁,又幾乎占去了一半。估計剩下的十多年中,舒適自得,沒有絲毫顧慮的時間,也沒有其中的一半。那么人生在世又為了什麼呢?有什麼快樂呢?為了味美豐富的食物吧,為了悅耳的音樂與悅目的女色吧,可是味美豐富的食物並不能經常得到滿足,悅耳的音樂與悅目的女色也不能經常聽得到與玩得到。再加上要被刑罰所禁止,被賞賜所規勸,被名譽所推進,被法網所阻遏,惶恐不安地去競爭一時的虛偽聲譽,以圖死後所留下的榮耀,孤獨謹慎地去選擇耳朵可以聽的東西與眼睛可以看的東西,愛惜身體與意念的是與非,白白地喪失了當時最高的快樂,不能自由自在地活一段時間,這與罪惡深重的囚犯所關押的一層又一層的牢籠又有什麼區別呢?上古的人懂得出生是暫時的到來,懂得死亡是暫時的離去,因而隨心所欲地行動,不違背自然的喜好,不減少今生的娛樂,所以不被名譽所規勸,順從自然本性去遊玩,不違背萬物的喜好,不博取死後的名譽,所以不被刑罰所牽連。名譽的先後,壽命的長短,都不是他們所考慮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