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彪(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楊彪(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楊彪,男,1980年生,廣東吳川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現任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培養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畫”青年文化英才入選者(2014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雙千計畫”入選者(2014年),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入選者(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廣東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法學理論與法律實踐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山大學公共政策與法律制度設計研究中心研究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彪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廣東吳川
  • 出生日期:1980年
  • 畢業院校:中國人民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民商法學、法律經濟學、法律社會學、法律與認知行為科學
  • 職務:導師
  • 主要成就:“廣東省特支計畫”青年文化英才,教育部中央政法委“雙千計畫”入選者,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 
  • 職稱:教授
人物經歷,教育背景,工作經歷,社會兼職,學術著作,學術論文,報刊評論,獲獎榮譽,科研項目,

人物經歷

教育背景

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2008年)
法學碩士(中山大學法學院,2005年)
法學學士(中山大學法學院,2003年)
香港大學訪問學者(2016-2017年)

工作經歷

2016.12,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2016.06獲博士生導師資格)
2011.12-2016.12,中山大學法學院副教授(2013.12獲碩士生導師資格)
2008.11-2011.12,中山大學法學院講師
2015.03-2016.02,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法院院長助理(中央政法委、教育部“雙千計畫”掛職鍛鍊)
2005.07-2008.10,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助理審判員

社會兼職

《中山大學法律評論》編委會成員、責任編輯;《立法評論》編委會成員、責任編輯;《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匿名審稿人、《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匿名審稿人;東亞侵權法學會(AETL)理事、廣東省法學會民商法學研究會理事、廣東省法學會醫藥食品法研究會理事、廣東省法學會金融法學研究會理事;廣州市“六五”普法講師團成員、廣州市人大常委會監督司法專家、廣州市重大行政決策論證專家、廣東省衛計委衛生法學專家組成員等。

學術著作

1.獨著:《可得利益的民法治理:一種侵權法的理論詮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2.獨著:《動物損害與物件損害》,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年;
3.合著:《侵權責任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4.參著:《〈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案例解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
5.參著:《適用物權法重大疑難問題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
6.參編:《涉港澳商事審判熱點問題探析》,法律出版社,2006年;
7.參編:《涉港澳商事案例精選精析》,法律出版社,2006年。

學術論文

1.“信息治理與社會歧視——中國隱私立法的策略與實踐”,《社會學研究》2015年第6期;
2.“代孕協定的可執行性問題:市場、道德與法律”,《政法論壇》2015年第4期;
3.“不可讓與性與人格權的政治經濟學:一個新的解釋框架”,《法律科學》2015年第1期;
4.“名譽權私法救濟觀念的批判與重構”,《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6期;
5.“醫療專業性如何可能——醫師責任與醫院責任的比較分析”,《清華法學》2012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民商法學)》2012年第11期轉載;
6.“公共政策、醫療行為與責任配置——關於醫療損害責任制度績效的觀察和評論”,《現代法學》2011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民商法學)》2012年第2期轉載;
7.“論侵權責任法對產品損害預防體系的改造——基於產品非損害賠償請求權的確立”,《法商研究》2011年第3期;
8.“非損害賠償侵權責任方式的法理與實踐”,《法制與社會發展》2011年第3期;
9.“身份關係的現代性回歸”,《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10年第5期;
10.“《侵權責任法》中物件致害責任的體系解釋與結構分析”,《法學雜誌》2010年第3期;
11.“損害賠償的稅法考量”,《月旦民商法雜誌》(台灣)2010年第3期;
12.“受益型侵權行為研究——兼論損害賠償法的晚近發展”,《法商研究》2009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民商法學)》2010年第1期轉載;
13.“論恢復原狀獨立性之否定——兼及我國民事責任體系之重構”,《法學論壇》2009年第5期;
14.“可得利益損害賠償的變遷與展望”,《北方法學》2009年第6期;
15.“可得利益損害賠償與民事證據規則的新發展”,《中山大學法律評論》第7卷,法律出版社,2009年;
16.“論反射性財產損害賠償”,《法學之道》,法律出版社,2009年;
17.“和諧司法的人文解讀”,《政法學刊》2009年第4期;
18.“侵權法中的可救濟性損害理論”,《政治與法律》2007年第6期(合作);
19.“侵權行為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研究”,《環球法律評論》2007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民商法學)》2007年第11期轉載;
20.“中國司法改革之挑戰、意蘊及反思”,《法律適用》2006年第8期;
21.“律師專家責任認定的若干問題”,《法學》2006年第4期;
22.“網路虛擬財產的法律性質及其救濟方式”,《判例與研究》2006年第2期;
23.“破產管理人民事責任制度研究”,《民商法論叢》第35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
24.“MBO的信託解決方式及其法律問題”,《政法學刊》2005年第6期(合作);
25.“中國勞動法與勞動者隱私權的法律保護”,《廣西社會科學》2004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經濟法、勞動法)》2004年第5期轉載。

報刊評論

1.Legislatesurrogacyratherthanbanit,ChinaDaily,January29,2016;
2.“探索普遍信任的社會治理之道”,《人民法院報》2013年10月17日;
3.“現代侵權法矯正醫療失范”,《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8月15日第343期。

獲獎榮譽

1.2015年:入選“廣東省培養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畫”(2014年)青年文化英才(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界別),評獎單位:廣東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2014年:論文《侵權禁令與執法替代:風險社會公共治理的新思路》獲第九屆中國青年法學論壇“國家治理現代化與行政訴訟”主題徵文活動一等獎,評獎單位:中國法學會
3.2014年:論文《醫療專業性如何可能——醫師責任與醫院責任的比較分析》獲“廣東省2010-2012年法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二等獎,評獎單位:廣東省法學會
4.2014年:入選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第七批繼續培養對象名單,評獎單位:廣東省教育廳
5.2013年:研究報告《廣東數字出版產業智慧財產權法律保護機制研究》獲第八屆全國智慧財產權(專利)優秀調研報告暨優秀軟科學研究成果評選三等獎,評獎單位:國家知識產權局
6.2012年:入選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第七批培養對象名單,評獎單位:廣東省教育廳;
7.2010年:論文《受益型侵權行為研究》獲第四屆“佟柔民商法發展基金青年優秀研究成果獎”,評獎單位: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佟柔民商法發展基金;
8.2010年:論文《名譽權救濟的財產性邏輯及其理論證成》獲2010年博鰲法學論壇暨第七屆法官與學者對話民商法論壇“民商法學青年學者有獎徵文活動”三等獎,評獎單位: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
9.2010年:論文《非損害賠償侵權責任方式:制度緣起與實踐啟示》獲廣東省法學會民商法學研究會2010年學術年會暨民商法的司法適用研討會論文一等獎,評獎單位:廣東省法學會民商法學研究會;
10.2009年:論文《名譽權救濟的財產性邏輯及其理論證成》獲廣東省法學會民商法學研究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二等獎,評獎單位:廣東省法學會民商法學研究會;
11.2009年:論文《論車位、車庫所有權的權利屬性及其行使規則》獲廣東省法學會房地產法學研究會“房地產法學理論與法律實踐研討會”暨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一等獎,評獎單位:廣東省法學會房地產法學研究會。

科研項目

1.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後期資助項目“侵權法視角下的可得利益研究”(2013-2014年);
2.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醫事法原理研究”(2009-2011年);
3.主持,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項目“未來利益的民法治理研究”(2010-2012年);
4.主持,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一五”規劃項目“侵權法視域下的未來利益研究”(2010-2011年);
5.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中山大學青年教師培育項目“防禦性醫療行為法律規制的國際經驗與中國問題研究”(2011-2013年);
6.主持,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委託立法項目“廣東省村居自治條例(專家建議稿)”(2015年);
7.主持,廣東省知識產權局軟科學研究計畫項目“廣東數字出版產業智慧財產權法律保護機制研究”(2010-2011年);
8.主持,廣州市司法局委託項目“廣州市法治宣傳教育量化測評指標體系”(2014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