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廟鄉(安徽省固鎮縣楊廟鄉)

楊廟鄉(安徽省固鎮縣楊廟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楊廟鄉位於固鎮縣西南部、轄區面積164.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9萬畝。楊廟東接101省道,西連206國道,三面環水,水路便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楊廟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固鎮縣
  • 政府駐地:楊廟鄉
  • 電話區號:0552
  • 郵政區碼:233000
  • 地理位置: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
  • 面積:164.6平方公里
  • 人口:6.7萬
  • 方言:中原官話
  • 氣候條件:四季分明
  • 車牌代碼:皖C
  • 行政代碼:340323201
  • 身份證前6位:340323
基本概況,資源地理,歷史沿革,歷史文化,新農村建設,經濟發展,行政區劃,

基本概況

該鄉位於固鎮縣西南部、轄區面積164.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9萬畝,據當地政府官方網站資料顯示,該鄉人口67518人。轄25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234個自然莊,309個村民小組。全鄉總戶數16920戶,其中農業人口15552戶,非農1368戶。總人口中,農業人口65532人,非農業人口1986人;農民人均占有耕地2畝。全鄉黨員1909人,轄53個支部,其中農村黨員1463人,非農黨員446人。
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楊廟鄉地圖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楊廟鄉地圖

資源地理

楊廟是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僅10公里。楊廟東接101省道,西連206國道,以楊廟為中心條條柏油路輻射全鄉27個村居。楊廟三面環水,水運也尤為便利,因此,楊廟集鎮交易活躍、商賈雲集,市場繁榮,是縣城西部一個有名的商貿重鎮和物資集散中心。
楊廟東接101省道,西連206國道。這裡民風淳樸、人民勤勞、熱情好客,社會秩序安定。該鄉經濟發展較快,變化日新月異,人民安居樂業,集鎮建設初具規模,街道寬闊整齊、清潔衛生,樓房鱗次櫛比,環境幽雅,空氣清新,碧水藍天,綠樹環繞,景色宜人。

歷史沿革

固鎮縣轄鄉。1962年設楊廟公社,1965年由宿縣劃歸固鎮縣,1983年改鄉。位於縣境西南部。距縣城8公里,面積98.4平方公里,人口3.8萬。固(鎮)懷(遠)公路橫貫鄉境。轄安集、石門、張莊、劉湖、趙廟、趙湖、興隆、桑園、魏湖、楊廟、王塘、王湖、田湖、胡趙、北圩、東嶺、孟廟、蔣南(蔣園南圩合併)、曹圩、徐店、任湖、後陳、安圩、胡圩、門東、姚王27個村委會。以農為主,產小麥、水稻、山芋、菸葉、油菜。鄉辦企業有磚瓦、農機修配、電焊、食品、榨油等廠。
安徽楊廟鄉安徽楊廟鄉

歷史文化

楊廟歷史悠久,名勝古蹟眾多,引人入勝、令人神往。如古劉溜井、清代武舉功名房、吳谷堆等,雖時代久遠,一些古蹟依稀可尋,民間更流傳著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
楊廟歷來學風悠長,人才輩出,文化底蘊深厚,文人學子層出不窮。一批熱愛家鄉的有志之士積極倡導大力發展地方文化事業,發揚“文以載道、寓教於樂”的優良傳統,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

新農村建設

根據國家提倡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楊廟首先做好新農村規劃建設工作。從2007年開始,先後完成了楊廟鄉集鎮建設總體規劃和新農村建設布點規劃,著重解決農民建房無規劃的問題,並積極開展有效工作。先後建成了孫淺中遠新村和喬店新村二個農民住宅示範區,得到了省市領導的肯定和讚揚,省農辦先後多次深入調研。新村面貌一新,看後使人眼前一亮,不禁使人讚嘆,原來農村也可以建的這么漂亮。
安徽楊廟鄉安徽楊廟鄉
同時還廣泛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改陋習、講衛生”活動,在農村生產方面正在向一村一品、分片集中的方向發展,如張巷畜、禽養殖示範區、廟新特色瓜果生產、沿澥水產養殖等給生產發展生活寬裕帶來的很大的動力。

經濟發展

2009年,楊廟鄉把招商引資作為加快經濟發展的重頭戲,抓住三個重點,利用三個平台,採取三項舉措,在更高層次上推進招引資工作。抓住三個重點,即重點與江浙發達地區對接、重點招工業項目、重點推進在談、在建項目。利用三個平台,即充分利用楊廟籍在外成功人士、已在楊廟投資的客商、全民創業園三個平台,深入挖掘招商資源,拓寬招商渠道。採取三項措施,即積極完善壓力傳遞、考核獎懲、項目推介三項舉措。該鄉對8800萬招商引資任務進行分解,對鄉班子成員、中層幹部、鄉直各單位、各村(居)分別下達了招商指標,實行風險金制度,並建立嚴格的考核獎懲機制,對於完成招商引資任務的,實行重獎;完不成任務的,風險金沒收,並將招商任務累計到下一年度,並交雙倍風險金。2009年,該鄉將在浙江台州、嘉興、江蘇南京等地,開展2—3次項目推介與對接活動,推動招商引資工作上台階、上規模、上檔次。
2011年全鄉工農業生產總值由2007年4.9億元增加到8.8億元,年均增長16.6%;財政收入由145萬元增加到1260萬元,年均增長71%;固定資產投資由3950萬元增加到3.5億元,年均增72%,農民人均純收入由3550元增加6610元,年均增長16.2%。今年財政收入首次破千萬元大關,標誌著楊廟綜合實力又向前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新農村步伐更加堅實。成功抗擊了乾旱、洪澇等自然災害,糧食連續五年增產增收。特色小區規模不斷壯大,形成了肉雞、生豬、黃瓜等6大支柱型產業,建成了廟新、趙湖、張巷等8個特色種養小區,張巷肉雞養殖小區一度成為全縣肉雞養殖的標準化示範點。沿澥、沿澮2個產業帶穩步發展,澮河漁禽、澥河螃蟹等農產品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青睞。完成了27個村居的村莊布點、土地總體利用、新農村建設等規劃工作,孫淺中遠新村、張巷中郢新村、喬店新村一期、二期、廟新黃瓜專業市場等6個高標準小區成為新農村建設的樣板工程,喬店、廟新兩村被列為省級新農村建設示範點。實施了楊廟居委會廟西、楊東、安圩荒地、小莊、喬店的大莊等12個土地治理項目,新增耕地達2000餘畝。土地流轉有序推進,規模流轉面積達3000餘畝。林業經濟迅速推進,勞務經濟蓬勃發展,農民增收渠道不斷拓展。農民培訓工程紮實推進,累計培訓18500人(次),有效提升了農民綜合素質和創業、就業技能。
基礎設施更加完善。保持對基礎設施建設的大投入,基礎設施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累計投資3200多萬元,修通了張莊、姚王、趙湖、田湖等20餘個“村村通”的工程,里程達到150餘公里, 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的目標。啟動了村級道路延伸到組工程,姚王、張莊、任胡等5村率先取得突破。趙何路改擴建工程、嚴灣北路修復工程進展順利,主次相通、首尾相連的道路網基本建成,民眾出行得到極大改善。累計投資4000餘萬元,完成趙湖萬畝小麥良種基地、門東王水毀工程、劉魏湖、任胡、安集小農水治理等23個農田水利治理項目,建成了一批集灌溉與排澇於一體的水利設施,起到了旱能灌、澇能排的抗擊災害的作用。完成了以建材、物流等六大板塊為支撐的工業集中區規劃工作,鑫源建材、豐大紙業、金源毛髮等多家企業依次入駐,園區已成為推動楊廟發展的又一重要平台。
經濟實力更加強大。大力培育和發展了建築材料、農產品深加工、箱包製造等支撐性產業,經濟規模急速擴張,實力顯著增強。招商引資突破性前進,經歷多年執著的打拚,招商引資成效顯著,逐步完成了從數量到質量,由引資到選資的突破性轉變。累計實施招商項目126個,引資總額突破10億元,連續五年完成縣委、縣政府下達的招商引資任務,先後引進了金源混凝土、吉遠箱包、民營醫院等8家大型企業,成為了壯大工業經濟的支柱型力量。項目經濟強勢突破,謀劃編報質量提升,集中編報了一批事關楊廟發展和民眾利益的關聯度大、牽動性強的產業發展、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等項目。累計實施項目100餘個,爭取資金超5億元,蔣南變電站、孫淺、澥南低洼地改造等6個大項目先後建成,倍受關注的澮河二橋工程進展順利,村村通、敬老院、校安工程等民生工程項目惠及眾多百姓,法庭、派出所、土地所、計生服務所等項目提高了辦事效率和為民服務質量。全民創業持續高漲,營造了濃厚的創業氛圍,培育眾多的創業主體,全民創業已經成為楊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形成了一二三產業相互補充,齊頭並進的創業新格局。累計新增項目2712個,新增資金2.2億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