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屾
- 國籍:中國(清朝)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687年
- 逝世日期:1785年
- 職業:農學家
- 主要成就:長期從事農業職業技術教育
簡介,概述,生平經歷,生平著作,品德,
簡介
楊屾:字雙山。陝西興平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生;乾隆五十年(1785年)(一說乾隆五十九年)卒。清朝鼎盛時期的農學家,一生重視農業和農業技術教育,長期從事農業職業技術教育,辦學規範,成績卓然,是古代中國傑出的農業教育家。楊屾為一介布衣,《清史稿》無傳,《續修陝西通志》和《重修興平縣誌》等著重記述他在家鄉推廣桑蠶及其學術上的成就,較少涉及其他方面。故其家庭情況知之甚少。楊屾少年時,正值明、清之際的哲學家,與孫奇逢、黃宗羲並稱“三大儒”的李顒(字中字,號二曲)主講關中學院。他就去周至拜師門下,頗得其師理學心傳,尤其是李顒重視實學和“經世宰物以為用”的見解對他深有影響。
概述
楊屾一生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家鄉設館教學,致力農桑,從事著述度過的。劉芳《豳風廣義序》說:“雙山楊子……賦資聰慧,才略性成,自髫年即拋時文,矢志經濟,博學好問,凡天文、音律、醫、政治,靡不備覽。”楊屾生活的時代,正當清王朝康熙、雍正和乾隆的所謂“盛世”年間。這時,清王朝政權已基本鞏固,專制統治處於相對穩定階段,對知識分子實行高壓和籠絡的兩手政策。在大興文字獄的同時,又大力提倡科舉考試,因而大多數知識分子都熱衷於鑽研如何做好“八股” 時文,通過科舉考試,以進入仕途。楊屾卻與當時很多知識分子所走的道路不同,矢志於“經世致用”之學。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探索自然與人生,研究倫理和實業。楊屾的學術成就,在當世評價即很高。一代關中名土劉古愚(劉光賁)說他的學問可與北宋著名理學家、“關學”的創始人張載媲美;說他注重實際,不拘泥成法,博覽群書,而“不為書所愚”。張元際在《補印知本提綱》中說他做學問“別有心契”,“創造詞義多與前聖未合”,然而 “其書俱從造化定理靠實推求,並非無本之談”。
生平經歷
楊屾設館教學,先後從學弟子達數百人,撰著講學用的講義《知本提綱》,向學生演說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四業” 的道理時,強調“夫欲修四業之全,宜先知農務之要”;在《豳風廣義·弁言》中則說:“農書為治平四者之首”。因此,他一生著力於農桑的研究。清初,關中地區既不種棉、麻,也不種桑養蠶,只種糧食作物。因而這裡的老百姓有食無衣,每年都要賣掉一半以上的口糧到外省去換布,結果是衣食皆缺,生活艱難。楊屾見此情景,思索著要為解決家鄉人們衣著問題,尋找一條新途徑。他曾試種棉和苧麻,但“彈思竭慮,未得其善”。試種雖未成功,但他卻是第一個把棉花引種到陝西西部的人。其後,讀《詩經·豳風·七月》,受到啟發。他認為,《豳風》中所指“豳地”,即邠州(今陝西邠慶)、長武(今陝西三水)等處。古代陝西能夠種桑養蠶,現代也應該能種養。於是決心要重興“邠風”,恢復陝西的蠶桑事業。他根據歷史和事實,強調農桑並重和南北各地都宜栽桑養蠶,並博考各種蠶書,博採眾長,又訪問各地栽桑養蠶的經驗,親自試驗,尋找出了在陝西行之有效的方法。並將積累了l3年的經驗,寫出了一本蠶桑專書——《豳風廣義》。興平、周至、戶縣一帶的鄉民,互相仿效傳習,都大獲其利,但省縣當局對此事置若罔聞。為了在更大範圍內較快地推廣發展蠶桑,乾隆六年(1741),他上條陳給當時陝西布政使帥念祖,請求由省府出面倡導,又把《豳風廣義》一併附上。楊屾在條陳中,不僅從歷史到現實陳述了推廣桑蠶的利益,可以“廣開財源,以佐積貯,裕國輔治,以厚民生”等,而且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推廣蠶桑“八策”,建議用“規勸”和“課稅”的辦法鞏固發展蠶桑業;要有賞有罰,凡栽桑百棵以上者可以得不同等級獎勵。至於桑籽、樹苗、灌溉等重要措施,官府也要有統一籌劃,與民方便。楊屾的條陳得到帥念祖的支持。下令各府、州、縣大力推廣蠶桑。不到10年,陝西關中、陝南,甚至陝北很多地方蠶業很快發展起來。為加強蠶桑業,在省城和鳳翔、三原等地區還設立了蠶局和蠶館,負責推廣和作具體的技術指導。雍正三年(1725)的春天,有一次他出遊終南山,“見檞橡滿坡,知其有用,特買沂水(今山東境內)繭種,令布其間”,也取得了成功。柞蠶首次開始在關中地區大量放養。
“農非一端,耕桑樹畜四者備,而農道全也”。這是楊屾對“農”的理解。包含著大農業的寶貴思想。除蠶桑外,他對耕作、樹藝、畜牧等也有很深的研究與實踐。他“更思秦中園圃久廢。樹藝失法,追仿素封之意”。建立“養素園”,作為樹藝、園圃和畜牧的研究和實踐基地。養素園大約在雍正六至八年間(1728— 1730)建立。園周圍栽種桑樹和用材樹木,園內間套種各種果樹、蔬菜和藥材;園中央鑿一口大井,安裝有水車,供抗旱澆園之用。園內蓋有房舍,設學館,藏圖書,“儲學育才”。同時,養素園又是楊屾從事農事研究試驗和學術著述的場所,他“身親其事,驗證成說,棄虛華之詞,求落實之處,獲得實效,即筆文於書 ”。
楊屾平生嗜好讀書,臨終時遺囑家入,不要為他棺鹼穴葬,把遺體安放在養素園內他晚年藏書讀書之處明經洞的石床上,用生前喜好的書籍覆蓋,然後在明經洞內磚牆砌隔。楊屾去世後,道光帝(1821—1850)曾手諭褒嘉,命祀鄉賢祠。光緒二十年(1894)興平知縣楊宜瀚籌建專祠,定每年農曆四月四日為祭祀日。自此紀念儀式年年不絕,一直延續至1958年。
生平著作
楊屾生平著作計有《知本提綱》、《論蠶桑要法》各10卷,《經國五政綱目》8卷,《豳風廣義》4卷,《修齊直指》1卷。《經國五政綱目》和《論蠶桑要法》兩書未見。現存只有《知本提綱》、《豳風廣義》和《修齊直指》。張元際《補印知本提綱序》說:《知本提綱·農則》為楊屾 “一生之最得力,又恐未詳也,作《修齊直指》申言農,《豳風廣義》專言桑”。
《知本提綱》約成書於乾隆三年(1738)之前,比官修的《授時通考》略早。全書lO卷,分l4章,其中的“修業章”有一部分專講農業生產技術。據楊屾說,這書是給初學之人讀的,所以文字寫得較通俗易懂。又為了便於背誦起見,正文很少。詳細說明全在註解,所以注文的字數遠遠多於正文。注文是楊屾的學生鄭士鐸在其指導之下寫的。書前有楊屾的序,作於乾隆十二年(1747),書也是在這—年付刻的。光緒三十年(1804)張元際又用原刻版補印過一次。書中有關農業部分,近人王毓瑚將之編入《秦晉農言》中印行過。《知本提綱·農則》一開始為總論,論述農業的地位、功能等傳統重農思想,最後說:知識分子也必須關心農業生產,“士民不分”,同時強調“在學校不可一日不講”。楊屾把農學知識納入中國傳統教育的教學內容,定為學生必修的 “四業”(農、工、禮、樂)之首,實為士、農結合的教育措施的開創。“前論”之後接著是“耕稼一條”,主要為穀物生產技術,包括耕道、布(播)種、移栽、耘鋤、天時、園圃、土壤、灌溉;“桑蠶一則”,包括栽桑和養蠶;“樹藝一條”,主要講樹木、果、蔬、花、藥和竹類等的栽種、壓分、接博;“畜牧一條”論述牛、馬、豬、羊、鵝、鴨、魚和蜜蜂等的繁殖和飼養;“後論”則再次強調農業之重要,說:“耕夫、織女,治天下之人也;耒耜、機、杼,治天下之具也。”總觀《知本提綱·農則》的最大特點,是作者嘗試從中國傳統哲學之一的“陰陽五行”說中去尋求農學理論,把“金、木、水、火、土”改為“天、地、水、火、氣”;自立新義,認為“天、地、水、火”為“溫本至純……一而不分”的材體,稱做“四有”或“四精”;“氣”既是一種材體,又發揮著聯貫四精結合成新體的作用,四精中天、火屬陽,地、水屬陰,陰陽各半,借氣的作用,互動相會,和諧流通,生化萬物。楊屾把經他所修改了的“陰陽五行”運動變化,作為解釋宇宙間一切事物生長化育的理論根據,也用之作為論述作物的生長發育和農業技術的基本原理。《農則》所述農、桑、樹、畜等農業生產各部門的技術原理和技術方法,自成體系,反映出明清之際,關中地區的農業主產概貌和農業科學技術狀況,確可視為出色的農學著作。
《豳風廣義》成書於乾隆五年(1740),由巨兆文、史德溥二人為之校訂文字,然後捐資付刻,乾隆七年(1742)刻成。此為寧一堂刻本,有陝西巡撫帥念祖的序,還有楊屾同鄉劉芳的序和其門人巨兆文的跋。以後陝西、河南、山東都重刻過。後來又有《關中叢書本》。l962年,農業出版社出版了鄭宗元和鄭辟疆的校勘本。全書分上、中、下三部分。卷之上,著重論述桑樹的地宜、栽桑、種桑和盤桑條法、壓條、分桑法、栽地桑法、修抖樹法、接桑法等;卷之中,記述了養蠶器具等的準備和各種蠶具,以及擇種、浴種、初蠶下蟻、飼養、上簇、摘繭、蒸繭,直至繅絲;卷之下,第一部分談蠶絲的織維和機械,此外,還附有養槲蠶法;第二部分為畜牧,主要是家畜、家禽的飼養和疾病治療的方法;還有一些關於園藝方面的論述。這本書的特點是處處從陝西關中地區的條件和實用出發,例如特別介紹了楊屾在當地發現的一個桑樹優良品種,比優良的南桑還好。書中還把中國古今南北的情況進行了分析比較,總結出陝西地方養蠶的適宜時間在穀雨前三四天。為便於廣泛宣傳,書中附圖很多,所講內容都是本於經驗,切實有據,不作空談,而且文字淺明易懂。書前楊屾寫給當地政府的陳條,列舉北方可以種桑養蠶的道理四條,字裡行間洋溢著他對開拓當地民間生產領域的熱情。
楊屾覺得《知本提綱》分量過大,童蒙不易記誦,於是把修身、齊家部分提綱挈領地縮寫成《修齊直指》一書,於乾隆四十一年 (1776)刻印。清末,經劉光蕡(古愚)作評,用《修齊直指評》的題名付刻,得以流傳下來。有《柏經正堂刻本》、《煙霞草堂遺書續刻本》和《關中叢書》 本。近人王毓瑚編的《區種十種》中也有節錄。這本書,由楊屾的門人臨潼齊倬做註解。書中講到“五常”,有“以此樹藝,無不暢茂;以此畜牧,無不蕃息……” 等數句,其下注文闡述耕種、養畜、育蠶等的原則後,又進一步申論耕、桑、樹、畜的具體技術,有頗為詳盡的發揮。從農學觀點說,很有價值。
品德
楊屾雖為200多年前的一個知識分子,但其處世的品德即使是在今天至少也有兩方面要予以肯定。共一是在從事農桑技術的總結研究方面,重親自試驗,不輕信傳聞。他說:“農桑著述頗多,但知文者多未親身經歷,親身經歷者多不知文。所以多略而不詳,繁而不要,用之多無實效,總由耳聞而未嘗身試也。”他開闢養素園,在園中“凡種桑、養蠶、畜牧、糞田之事都精心探討,躬親驗習”。“區田”是一項古老的農業技術,歷代不乏人探討,明、清時因人口增加較快,不少人再度提出發展這種古老農藝,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為摸清區田的功效,楊屾就帶領學生,專門用區田法種了一畝麥子,一切嚴格按照區田法的要求去做,結果在一畝地上收到了一千斤麥子。再如,古書上記載的一種桑樹無性繁殖法,楊屾在自己試驗地里如法培育,結果沒有一根成活。於是他經過多年試驗,改變培育方法,終於獲得成功,他總結經驗說:“臘月里埋條春栽”和“九月盤栽”成活率最高。其二是在處人處事上,楊屾務實際,反對虛華,他說: “凡我學人,莫讀虛華不實之書。須求落實;經濟之典,不徒玩味其理,又必身親其事。”尚書陳宏謀,乾隆年間撫陝,聽說楊屾之成就,“學為實學,業為實業 ”,就邀他到省里,研討學問,討論實業,並“代為納粟入大學,手題堂額楹聯,以旌其居”。一時名聲雀噪,達官顯宦慕名求見者,門庭為塞。然而,楊屾不為虛榮所動,只是盡力輔助省里倡議栽樹、植桑、養蠶,無聊的應酬一概謝絕。楊屾熱心助人,服務鄉梓,反對舊俗,也是深感人心的。為解決家鄉人的穿著問題,他從種桑開始,經過13年的辛苦試驗示範,才取得成效。本村距城鎮較遠,貿易不便,影響鄉人生產,他就相地集眾建立集市。農村缺醫少藥,楊屾即探索脈理,熟習針灸,“嘗針里人腸胃之瘡……療久棄之痿症,起數載之沉痼”,他還精於獸醫,“鄰牛誤吞釘,先生開一方,藥僅常品,釘應時下,醫者不解”。他主張簡化繁瑣的封建禮儀,改革社會弊俗,“嘗約先儒禮論酌立喪祭儀式,又疾女子裹足為弊俗,請禁未果,皆自行於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