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演化

植被演化

植被是各種自然和人為因素綜合相互作用的產物,植物的分布及其生態習性與環境之間的適應關係處於動態變化之中。在環境因素的變異中,一些植物種消失,另一些植物種出現,這個過程稱為植被演化。特定地區的植被不僅與當地的氣候、土壤、水文等生態環境條件有關,而且與當地的地史丙素有關,同時也受到人為活動和干擾程度的強烈影響。因此,植被是作為一定自然條件和人為因素的標誌而存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植被演化
  • 外文名:vegetation evolution
我國植被演化史,地史因素,人為活動,植被演替的方向,

我國植被演化史

地史因素

地史條件是影響特定區域植被的重要因素。我國秦嶺奠基於古、中生代,在經受漫長時間的剝蝕和夷平作用下,在中生代並不高,自第三紀以來,新構造運動以跳躍的方式使秦嶺上升,太白山在第三紀末到第四紀早期,其海拔高度還在2750m以下,經過第四紀到現 在才升到3767m, 大致在中更新世,秦嶺的輪廓已與現代接近。
古生代初期以前,秦嶺山區尚潛伏於大海之中,只有少最的低等懸浮植物如藻類、菌類等生存於水中;在古生代中期志留紀與泥盆紀之間,由於開里東運動,秦嶺南緣開始浮出水面,形成低山,逐漸出現了蕨類原始高等植物;到了古生代末期石炭紀與二疊紀之間,海西運動前後,氣候條件陰暗潮濕,蕨類植物達到了昌盛時期,並出現了銀杏等裸子植物,種群數量較大,生長繁茂,分布普遍;中生代前期三疊紀和侏羅紀,蕨類植物繼續昌盛,裸子植物亦進人昌盛時期,自然景觀以高大密集的蕨類和裸了植物及相應的棲居動物為代表,但此時被子植物已經出現;新生代前期第三紀時由於當地地理條件變化,主要是包圍地表較厚雲層的消失,太陽普照大地,溫度升高,出現了海洋和內陸的差異,當時全國大都在亞熱帶、熱帶氣候籠罩之下,因而喜生於濕熱陰暗環境的蕨類植物開始衰退,裸子植物昌盛。植物群落多以柳杉、杉和楊梅科等亞熱帶或熱帶植物組成,同時還含有松類植物。接著被子植物進人全盛,鵝耳櫪、榆及其他一些被子植物已成為秦嶺北坡生物群落的優勢成分,並夾雜有榛、薔薇、珍珠梅、山楂、胡枝子等屬的植物成分。 到第三紀末期,由於陸地環境日益發展,被子植物空前昌盛,裸子植物衰退,出現了草本植物,秦嶺地區植被更為複雜,落葉闊葉林和松柏類森林增多,草本植物更多出現。由於喜馬拉雅運動山體升高,垂直分異日益明顯,秦嶺的植被垂直地帶性已經形成。從當時的植物區系組合看,山麓和低山區是以榆屬、樺屬、櫟屬的植物為主,組成闊葉林;其次有少量櫸屬、朴樹屬、赤楊屬、柳屬、漆樹屬、銀杏屬及柳杉屬等的一些植物。在海拔較高的生態環境嚴酷地段,主要由松科和柏科,特別是松屬植物組成。 這時,在秦嶺最高或較高地帶出現雲杉屬和冷杉屬。在這個時期,森林中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主要有鼠李科、木樨科、薔薇科、豆科、禾本科、莎草科、菊科、石竹科、玄參科、紫草科、十字花科等科的植物。秦嶺以南的漢江地區,氣候在晚第三紀時比秦嶺北坡濕潤,森林主要由櫟域山核桃屬、栗屬及番荔枝科和大戟科等植物構成。
進入第四紀以後,被子植物大昌盛,由於在此時期秦嶺地區經歷了3~4次的冷暖乾濕交替變化過程,植物群落也經歷了幾次大面積的興起和消亡。古植物資料表明,早史新世秦嶺地區氣候經歷了冷-暖-冷的變化,冷期海拔500~1000m分布有雲、冷杉針葉林;海拔1100~1600m為落葉松林;海拔1600~2100m為灌叢草甸;海拔2200~2500m為雪線。這個時期的氣候變冷,對秦嶺的森林影響較大,把大致位於海拔2200~2500m左右的針闊混交林推至海拔500m左右,使原來在秦嶺占絕對優勢的闊葉林退縮到山前盆地最低之處。早更新世中期,由於氣候變暖,秦嶺闊葉林又回升到海拔2000m左右,雲、冷杉組成的針葉林則移至海拔2000m以上地帶。早更新世末期,氣候又漸變冷,在此期間,秦嶺森林分布的基本特點大體是: 海拔500~800m為雲、冷杉針葉林800~3000m為落葉針葉林;1300~1800m左右為灌叢草甸;1800~2300m為寒荒漠;雪線約在2200~2300m左右。中更新世期間,秦嶺地區氣候又漸轉暖,前期溫潤、後期偏乾,此期秦嶺地區植被雖在種類成分、結構等方面與現代有一定差異,但垂直地帶性類型與當前基本接近。至晚更新世,前期氣候冷濕,植被與早更新世前期相似;晚更新世中後期偏乾溫,其植被與當前相似;末期變為千暖氣候,秦嶺基帶出現森林草地,但上部變化不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