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變異和進化》是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G.L. 史旦賓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植物的變異和進化
- 作者:G.L. 史旦賓斯
- 出版時間:1963年11月
-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 頁數:529 頁
- 定價:2.80 元
- 裝幀:精裝
- CN:13119537
《植物的變異和進化》是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G.L. 史旦賓斯
植物的變異和進化 《植物的變異和進化》是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G.L. 史旦賓斯
土壤無機物污染引起的植物變異有幾種變異形式。第一種形式是植物逐步變異演化成新的生態型。忍耐土壤金屬污染的生態型的出現,是進化作用的例證之一,如剪股穎屬植物細弱剪股穎 (Agrostis tenuis)常常在有毒礦渣上首先出現,這是生態型的選擇...
《多倍體植物遺傳變異的分子進化機理研究》是陳增建為項目負責人,南京農業大學為依託單位的重大研究計畫。項目摘要 動物中多倍體雖不常見,但癌細胞常是多倍體和非整倍體。多倍體是植物基因組進化和農作物馴化的一個重要途徑;小麥、棉花、...
《蓍草屬植物葉形變異的演化發育研究》是依託北京師範大學,由郭延平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演化發育研究著眼於個體發育過程在系統發育中的演變,探討生物表型多樣性的遺傳基礎,理解生物適應的發育演化過程。被子植物葉的形態變異...
進化歷程 地質史的研究表明,地球上生存的許許多多綠色植物的老祖宗是是藍藻。它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綠色植物。已知最早的藍藻類化石,發現在南非的古沉積岩中。這是34億年前,在地球上已有生命的證據。古代藍藻的樣子和現代的藍球藻有些...
種內變異為自然選擇提供了原材料,是生物進化的基本要素之一。育種學家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對種內變異的人工選擇來創造具有某種特性的動植物品種。在群體遺傳學和數量遺傳學 中,種內變異是最基本的概念,是整個學科理論體系的基石。此外,...
植物形態發生(plant morphogenesis)是植物的外部形狀和內部結構的起源、發育和建成的過程。高等植物是一類高度進化的生物有機體,由於植物體的分化而顯出各種特化的機能和結構,如在外部分化出各種器官,在內部則形成能執行不同功能的各類...
世代交替(植物),在植物的生活史中,產生孢子的孢子體世代(無性世代)與產生配子的配子體世代(有性世代)有規律地交替出現的現象。基本概念 世代交替以蕨類植物比較明顯,孢子體和配子體都能獨立生活。二倍體的孢子體進行無性生殖時...
葉性器官起源於胚胎的基上部,根的發生部位與發生的時間變化較大,有的結合第一片葉和莖端發生,如水韭和瓶爾小草科;有的起源於基下部(基極),如卷柏、基足的起源,部分或全部來自基下層細胞,它的形狀和發育程度在各類植物中變異...
檢測海生與陸生半紅樹的遺傳 多樣性,揭示居群水平適應性變異的進化意義;重建功能基因的進化歷史,檢驗其速率差異的顯著性;建立適應性進化模型,進行機算機模擬,為深入了解紅樹植物的分子進化規律,闡明紅樹植物起源及適應性進化的模式與...
植物距今二十五億年前(元古代),地球史上最早出現的植物屬於菌類和藻類,其後藻類一度非常繁盛。直到四億三千八百萬年前(志留紀) ,綠藻擺脫了水域環境的束縛,首次登入大地,進化為蕨類植物,為大地首次添上綠裝。三億六千萬年前(石炭紀)...
自然條件下發生的基因突變叫做自然突變,人為條件下誘發產生的基因突變叫做誘發突變。隨機性 它可以發生在生物個體發育的任何時期。一般來說,在生物個體發育的過程中,基因突變發生的時期越遲,生物體表現突變的部分就越少。例如,植物的...
如楊柳科的柳屬內倍性變異多,而楊屬內很少見;石竹科的石竹屬多倍體常見,而蠅子草屬卻少有。因此,很多學者認為多倍體的發生與類群在進化中的地位無關。有研究表明,多倍體比率最高的是多年生草本,其次是一年生草本,木本植物最低。...
第3章 被子植物系統發育 39 3.1 簡介 39 3.2 重建被子植物系統發育的努力歷史 39 3.3 經驗教訓 43 3.4 被子植物的系統發育框架:概述 51 3.5 序列變異:總體的模式、快速輻射和物種分化 62 3.6 大型進化樹 66 ...
2.9 突變是自然誘變下產生 參考文獻 3 植物體內的電磁感應與廣義電磁感應 3.1 地球和太陽系作用力 3.2 電磁場對生物體的作用 3.3 植物體內電磁感應 3.4 植物中環型和螺旋型結構 3.5 生物體內的廣義電磁感應 參考文獻 4 從基因...
《金粟蘭科物種花同源異型MADS-box基因的功能和進化特徵》是孟征為項目負責人,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為依託單位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在被子植物的進化過程中,MADS-box基因家族成員的基因重複、功能分化、互作網路精細調控等等分子機理是導致...
植物學史 歷史起源 高粱的有關出土文物及農書史藉證明高粱種植最少也有5000年的歷史,其起源和進化問題多年來一直有兩種說法,一說由非洲或印度傳入,二說中國原產。但是許多研究者認為高粱原產於非洲,以後傳入印度,再到遠東。世界上...
在早泥盆紀時期,陸地還是物種稀少、種類原始。但由於後來的森林大泛濫,其中首次出現的樹形植物被稱為古羊齒(Archaeopteris),它大量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地帶。陸地上的動物仍以節肢動物為主,例如蜘蛛類、多足類。一些扇鰭魚類首次進化...
他認為生命的演化應該是這樣的途徑:非生命→植物→動物(這被後人稱之為“偉大的存在之鏈”),這也大致符合基於現代科學的認知。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微小變異的連續累積似乎也與亞里士多德的積微漸進的生命演化觀如出一轍。宗教學特創論 ...
人們對達爾文進化論的信仰,發生了“嚴重的危機”。①新拉馬克主義與新達爾文主義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這個時期出現過一些新的進化學說。荷蘭植物學家H.德·弗里斯在20世紀初根據月見草屬的變異情況提出“物種通過突變而產生”的“突變論...
《植物進化歷程》是2010年3月1日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植物進化歷程》編寫組。內容簡介 “走近科學”讓我們了解科學的精神,具有科學的思想,激勵我們使用科學的方法,學到科學的知識;人的生命和大自然息息相關,讓我們...
物種形成(小進化)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漸進式形成,即由一個種逐漸演變為另一個或多個新種;另一種是爆發式形成,如多倍化種形成,這種方式在有性生殖的動物中很少發生,但在植物的進化中卻相當普遍。世界上約有一半左右的植物種...
我們希望借極關係這種矛盾形式,通過對植物的進化研究,探討生物進化中的辯證法。為了說明極關係,又必須從極元素開始,研究二極,三極發展中的動力系統。這種動力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它是從物理學和化學科學來的。為此我們從研究植物生長...
受精過程中出現花粉管才算真正的陸生植物。海洋植物產生陸生植物的事件只發生過一次,大約在4億多年前。早期生活在海洋里的植物是所有現代陸生植物的共同祖先,通過進化產生了在陸地上生活的能力,成為最早的陸生植物。判斷一種植物是不是...
變態根(modified root)由於功能改變引起的形態和結構都發生變化的根。根變態是一種可以穩定遺傳的變異。主根、側根和不定根都可以發生變態。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發生了顯著變化的根稱為變態根。變態根是植物體在長期進化發展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