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學(201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圖書)

植物生理學(201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圖書)

《植物生理學》是由李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全國高等學校“十二五”農林規劃教材。該教材適宜綜合性大學及農林師範院校本科學生使用,也可作為相關科研人員和專科院校教師參考用書。

該教材在內容上體現植物生理學專業基礎課的理論性和通用性,展示植物生理學相關研究成果。

基本介紹

  • 書名:植物生理學
  • 作者:李唯
  • ISBN:978-7-04-032272-9
  • 類別:全國高等學校“十二五”農林規劃教材
  • 頁數:411頁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1月19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版面字數:630千字
成書過程,內容簡介,教材目錄,教學資源,教材特色,作者簡介,

成書過程

《植物生理學》的編著旨在接受前人的研究成果,學習和融會同行的先進理念,結合自身教學與研究的實踐,寫出筒潔明了、內容適中和適宜本科學生使用的專業教科書,來推動植物生理學發展,參與植物生理學教學與研究。
《植物生理學》的編寫團隊由蘭州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瀋陽農業大學和甘肅農業大學等中國各地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在植物生理學教學和研究一線的專家教授組成。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畢玉蓉負責編寫“植物的呼吸作用”和“植物的生長物質”2章,華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劉偉負責編寫“植物的成花與生殖生理”“植物成熟與衰老”和“逆境與植物抗逆性”3章,瀋陽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劉延吉負責編寫“植物的礦質營養”和“植物信號轉導”2章,甘肅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的李唯負責編寫“植物的水分生理”“光合作用”“植物體內同化物的運輸”和“植物的生長生理”4章,並負責統稿。該教材的編寫,得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支持和潘超編輯的指導,得到了蘭州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瀋陽農業大學和甘肅農業大學的支持與幫助。在教材的編寫和統稿過程中,甘肅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的栗孟飛、楊德龍兩位博士和碩士研究生王雅琳,對書稿的校對和對書中一些沿用多年的經典圖表做了必要的修改與重製,中國植物生理學會秘書處為該教材提供了相關資料。
2012年1月19日,《植物生理學》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

《植物生理學》在內容上體現植物生理學專業基礎課的理論性和通用性,展示植物生理學相關研究成果。全書共11章,包括“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的生長物質”“植物的成花與生殖生理”“植物成熟與衰老”“逆境與植物抗逆性”“植物的礦質營養”“植物信號轉導”“植物的水分生理”“光合作用”“植物體內同化物的運輸”和“植物的生長生理”。

教材目錄

前輔文緒論
一、 植物生理學的研究內容與定義
二、 植物生理學的發展概況
三、 植物生理學研究展望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生理
第一節 水在植物生命活動中的作用
一、 植物體內的含水量及水分存在的狀態
二、 水分在植物體內的生理作用
第二節 植物細胞的吸水特性
一、 細胞的滲透性吸水
二、 細胞的吸脹吸水
第三節 植物對水分的吸收
一、 根系的吸水區域
二、 根系吸水能力與土壤的水勢
三、 根系吸水的途徑
四、 根系吸水的方式與動力
五、 影響根系吸水的環境因素
第四節 植物的蒸騰作用
一、 蒸騰作用的生理意義
二、 蒸騰作用的度量指標
三、 植物的蒸騰及其調節
第五節 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
一、 水分運輸的途徑與速度
二、 水分沿導管上升的機制
三、 影響植物體內水分運輸的環境因素
第六節 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礎
一、 作物的需水規律
二、 合理灌溉的指標
第二章 植物的礦質營養
第一節 植物的必需元素及其生理作用
一、 植物體內元素的種類和含量
二、 植物的必需元素
三、 植物必需礦質元素的生理作用與缺素症狀
第二節 植物細胞對礦質元素的吸收
一、 細胞吸收溶質的特點
二、 細胞吸收溶質的方式
第三節 植物根系對礦質元素的吸收
一、 根系吸收礦質元素的特點
二、 根系吸收礦質元素的部位
三、 根系吸收礦質元素的過程
四、 影響根系吸收礦質元素的土壤因素
第四節 礦質元素在植物體內的運輸與分配
一、 礦質元素在植物體內的運輸
二、 礦質元素在植物體內的分配
第五節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礎
一、 植物需肥的規律
二、 合理施肥的指標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一節 光合作用的意義與度量
一、 光合作用的概念
二、 光合作用的意義
第二節 葉綠體與光合色素
一、 葉綠體的結構與組成
二、 葉綠體內色素的性質和結構
三、 葉綠素的生物合成及影響因素
四、 光合色素蛋白複合體
五、 葉綠體內色素的光學特性
第三節 光合作用的機制
一、 光合作用的光反應
二、 光合作用的碳同化
第四節 光呼吸
一、 光呼吸的概念與特點
二、 光呼吸的生化過程
三、 光呼吸的生理意義
第五節 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
一、 光合作用的度量
二、 影響植物光合作用的環境因素
三、 影響植物光合速率的內部因素
第六節 植物光能利用效率
一、 植物光能利用率相關的幾個概念
二、 作物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
三、 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徑
第四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第一節 呼吸作用的概念及其生物學意義
一、 概念與類型
二、 呼吸作用的指標
三、 呼吸作用的生物學意義
第二節 植物呼吸代謝的多樣性
一、 植物呼吸代謝途徑的多樣性
二、 發酵作用
三、 三羧酸循環
四、 磷酸戊糖途徑
五、 乙醛酸循環
六、 乙醇酸氧化途徑
七、 植物呼吸代謝途徑的多樣性及其生物學意義
第三節 呼吸鏈與氧化磷酸化
一、 呼吸鏈概念及其組成
二、 氧化磷酸化
三、 呼吸鏈電子傳遞的多樣性
四、 末端氧化酶系統的多樣性
第四節 呼吸代謝的能量變化及調節
一、 呼吸代謝能量的貯存與利用效率
二、 呼吸作用的調節
第五節 影響呼吸作用的因素
一、 影響呼吸速率的內部因素
二、 影響呼吸速率的外部因素
第六節 呼吸作用與農業生產
一、 呼吸效率(生長效率)的概念和意義
二、 呼吸作用與種子萌發
三、 呼吸作用與種子成熟
四、 呼吸作用與種子安全貯藏
五、 呼吸作用與作物栽培
六、 呼吸作用與果實成熟和保藏
第五章 植物體內有機物的運輸
第一節 韌皮部中有機物的運輸
一、 植物體內有機物的運輸系統
二、 韌皮部中的物質運輸的形式、方向與速度
第二節 韌皮部中有機物質的裝載與卸出
一、 韌皮部的裝載
二、 韌皮部的卸出
第三節 韌皮部中有機物質運輸的機制
一、 壓力流動學說
二、 細胞質泵動學說
三、 收縮蛋白學說
第四節 同化物的分配
一、 同化物的分配
二、 同化物的再分配和再利用
第六章 植物的生長物質
第一節 生長素類
一、 生長素的發現
二、 天然的和化學合成的生長素化學結構和種類
三、 生長素的分布和運輸
四、 生長素的生物代謝
五、 生長素的作用機制
六、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套用
第二節 赤黴素
一、 赤黴素的發現
二、 赤黴素的化學結構與種類
三、 赤黴素的分布和運輸
四、 赤黴素的生物合成
五、 赤黴素的作用機制
六、 赤黴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套用
第三節 細胞分裂素類
一、 細胞分裂素的發現
二、 細胞分裂素的化學結構和種類
三、 細胞分裂素的分布、運輸及存在形式
四、 細胞分裂素的生物代謝
五、 細胞分裂素的作用機制
六、 細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套用
第四節 脫落酸
一、 脫落酸的發現
二、 脫落酸的化學結構和種類
三、 脫落酸的分布、存在形式及運輸
四、 脫落酸的生物代謝
五、 脫落酸的作用機制
六、 脫落酸的生理作用及其套用
第五節 乙烯
一、 乙烯的發現和結構
二、 乙烯的生物合成和調節
三、 乙烯的作用機制
四、 乙烯的生理作用及其套用
第六節 其他植物生長物質
一、 油菜素內酯
二、 茉莉酸類化合物
三、 水楊酸
四、 多胺類化合物
五、 植物生長物質間的相互作用
第七節 植物生長抑制和生長延緩劑
一、 植物生長抑制劑
二、 植物生長延緩劑
三、 套用生長調節劑的注意事項
第七章 植物細胞的信號轉導
第一節 細胞通訊方式與細胞間信號傳遞
一、 細胞通訊方式
二、 胞外刺激信號傳遞
第二節 胞間信號的跨膜轉導
一、 信號受體
二、 植物G蛋白
第三節 cAMP信號轉導
一、 cAMP的發現及第二信使學說的提出
二、 cAMP信號轉導途徑
三、 cAMP的生理調節功能
第四節 肌醇三磷酸、二醯甘油信號轉導
一、 肌醇磷脂信號分子的產生與滅活
二、 肌醇磷脂信息傳遞系統的生理調節功能
第五節 植物鈣信號的轉導
一、 植物細胞Ca2+動態及其調控機制
二、 植物細胞Ca2+信號特異性的產生
三、 植物細胞Ca2+信號的下游靶蛋白
第六節 蛋白質的可逆磷酸化對基因轉錄水平的調控
一、 對組蛋白的修飾
二、 對轉錄因子核轉位的調節
三、 對轉錄因子與DNA結合活性的調節
第八章 植物的生長和發育
第一節 植物生長發育的細胞學基礎
一、 植物生長、分化與發育的概念
二、 細胞分裂的調控
三、 細胞生長的控制
四、 細胞分化的控制因素
第二節 植物組織培養
一、 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與發展歷史
二、 植物組織培養的方法
三、 植物組織培養的套用
第三節 種子生理
一、 種子休眠
二、 種子的壽命與活力
三、 種子的老化
四、 種子的萌發
第四節 植物生長的基本特性
一、 植物生長的大周期
二、 植物生長的周期性
三、 植物生長的相關性
四、 植物生長的運動性
第五節 環境因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一、 水分
二、 溫度
三、 光照
第六節 植物光形態建成與光受體
一、 光敏色素
二、 隱花色素
三、 紫外線B受體
四、 向光素
第九章 植物的成花及生殖生理
第一節 影響植物成花的環境因素
一、 低溫與花誘導
二、 光與花誘導
三、 光周期理論在農業上的套用
第二節 花器官形成與性別分化
一、 花器官發育的ABC模型
二、 環境條件對花器官形成的影響
三、 花的性別分化
第三節 授粉受精生理
一、 授粉生理
二、 受精生理
第十章 植物的成熟與衰老
第一節 種子與果實的成熟
一、 種子的成熟
二、 果實的成熟
第二節 植物的衰老
一、 衰老的類型
二、 衰老的意義
三、 植物衰老過程中超微結構和生理變化
四、 植物衰老的原因和調控
五、 外界條件對衰老的影響
六、 生物技術在植物衰老調控上的套用
第三節 植物器官的脫落
一、 器官脫落的類型
二、 器官脫落的組織化學
三、 激素與脫落的關係
四、 影響脫落的外界因素
五、 脫落的調控
第十一章 植物對逆境的回響與抗逆性
第一節 植物抗逆性的生理基礎
一、 逆境與植物的抗逆性
二、 植物回響逆境的生理機制
第二節 水分虧缺與植物的抗旱性
一、 乾旱脅迫及其對植物的傷害
二、 植物對水分虧缺的回響與應對策略
三、 提高植物抗旱性的途徑
第三節 澇害與植物的抗澇性
一、 澇害的概念與種類
二、 澇脅迫對植物的傷害
三、 植物對澇脅迫的回響與耐澇性的機制
四、 提高植物抗澇性的途徑
第四節 低溫脅迫及植物的抗寒性
一、 冷害
二、 凍害
第五節 熱害與植物的抗熱性
一、 熱害與植物的抗熱性
二、 高溫脅迫對植物的傷害
三、 植物抗熱性的生理機制
四、 提高抗熱性的途徑
第六節 鹽害與植物的抗鹽性
一、 鹽害及其對植物的傷害
二、 植物耐鹽性的機制
三、 提高植物抗鹽性的途徑
第七節 植物的抗病性
一、 病害與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
二、 病害對植物生理代謝的影響
三、 植物抗病性的機制
四、 提高植物抗病性的途徑
第八節 植物與環境污染
一、 植物與大氣污染
二、 植物與水體污染
三、 植物與土壤污染
參考文獻

教學資源

  • 課程資源
《植物生理學》配套建設有“植物生理學資源網站”,該數字課程所列資源與教材內容相呼應,並設有各章小結和知識窗。
數字課程名稱出版社出版時間內容提供者
植物生理學資源網站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
2012年1月
李唯

教材特色

《植物生理學》在編寫思路上,注重基本理論與套用相結合,注重相關試驗的因果關係分析與推理,重視植物分子生物學研究成果在闡明植物生命活動規律與調控方面的套用,突出啟發性、邏輯性和系統性的教學效果。在編寫形式上,引用中國國內外教材及科技期刊的圖表資料作為參考,並對一些經典圖表做了必要的修改與色彩調整,以使教材簡明清楚。

作者簡介

李唯,男,1995年生,甘肅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植物分子生態生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