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必須礦質元素的概念、標準、確定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植物必需礦質元素
- 外文名:The essential mineral elements for plant
- 標準: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直接功能
- 確定方法:溶液培養法或砂基培養法
概念
植物必需元素的標準
(1)不可缺少性 植物如果缺乏這種元素就不能進行正常的生長發育,甚至不能完成其生活史;
(2)不可替代性 植物缺乏該元素就會呈現出特有的缺乏症,只有加入該元素後才能預防或恢復,加入其他任何元素均不能替代該元素的作用;
(3)直接功能性 這種元素對植物生長發育的影響必須是該元素直接作用的效果,而不是由於該元素通過改變土壤或培養基等條件所產生的間接效果。
確定植物必需礦質元素的方法
溶液培養法也稱水培法,是指在含有全部或部分營養元素的溶液中培養植物的方法。砂基培養法簡稱砂培法,是利用洗淨的石英砂或玻璃球、蛭石等基質以固定植物根系,加入含有全部或部分營養元素的溶液來培養植物的方法,與溶液培養法並無實質性的不同。
研究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時,可在人工配成的混合營養液中除去或加入某些元素,觀察植物生長發育和生理性狀的變化。當除去培養液中的某種元素時,如果植物生育正常,就表示這種元素不是植物必需的;如果植物生育不正常,但當補充該元素後又恢復正常狀態,可斷定該元素是植物必需的。否則,即為非必需元素。
植物必需元素的種類
除17種必需營養元素外,還有一類營養元素,對某些植物的生長發育有利,或為某些植物在特定條件下所必需,但不是所有植物所必需,如鈉(Na)對喜鹽植物、鋁(Al)對茶樹、矽(Si)對水稻等生長發育有利或必需,這類元素稱為“有益元素”,此外還有鈷(Co)、硒(Se)、鎵(G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