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棘吻前鰭鮋
- 分布區域:東南大西洋納米比亞至南非海域
棘吻前鰭鮋是一種分布於東南大西洋納米比亞至南非海域,棲息深度50-500米,體長可達45厘米的亞熱帶海水魚。棘吻前鰭鮋,為輻鰭魚綱鮋形目鮋亞目前鰭鮋科的其中一種,為亞熱帶海水魚,分布於東南大西洋納米比亞至南非海域,棲息深...
棘鐮吻鮋 棘鐮吻鮋是一種分布於南冰洋海域,棲息深度5-400米,體長可達40厘米的溫帶海水魚。棘鐮吻鮋,為輻鰭魚綱鮋形目鮋亞目前鰭鮋科的其中一種,為溫帶海水魚,分布於南冰洋海域,棲息深度5-400米,體長可達40厘米,棲息在底層水域,以底棲性無脊椎動物為食,生活習性不明,可做為食用魚。
前鰭鮋屬 前鰭鮋屬,Congiopodus (Perry, 1811),鮋形目南鮋科的一屬魚類。前鰭鮋屬(Congiopodus)有以下物種:裸前鰭鮋(Congiopodus coriaceus)尖吻前鰭鮋(Congiopodus leucopaecilus)秘魯前鰭鮋(Congiopodus peruvianus)棘吻前鰭鮋(Congiopodus spinifer)光吻前鰭鮋(Congiopodus torvus)
科: 南鮋科 Pataecidae 下屬物種 南鮋科下分4個屬,如下:鑷口鮋屬(Alertichthys)布氏鑷口鮋(Alertichthys blacki)前鰭鮋屬(Congiopodus)裸前鰭鮋(Congiopodus coriaceus)尖吻前鰭鮋(Congiopodus leucopaecilus)秘魯前鰭鮋(Congiopodus peruvianus)棘吻前鰭鮋(Congiopodus spinifer)光吻前鰭鮋(Congio...
畸鮋(Pteropelor noronhai Fowler,1938)是鮋科畸鮋屬的一種動物。形態特徵 背鰭ⅩⅢ-9;臀鰭Ⅲ-6;胸鰭15;腹鰭Ⅰ-5;尾鰭15。鰓耙14。縱列鱗(見圖公式14) 體長為體高3.1倍;為頭長2.3倍;為腹鰭起點至臀鰭2.8倍。頭長為吻長3.3倍;為眼徑4.0倍;為眼後頭長2.5倍;為上頜長1.9倍;...
鈍頂鮋(Amblyapistus taenianot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1829))是前鰭鮋科鈍頂鮋屬的一種物種。形態特徵 依陳樂才(1981)標本4尾,采自台灣恆春。背鰭ⅩⅦ-7~8,臀鰭Ⅲ-5;胸鰭11~12;腹鰭Ⅰ-5;尾鰭14。側線鱗90。體長為體高2.6~2.8倍;為頭長2.7~3.0倍;為腹鰭起點至臀鰭3.1倍。頭長...
斑鰭鮋,學名:Scorpaena neglecta (Temminck et Schlegel, 1843),為鮋科鮋屬的一種魚類,俗名石降。分布於朝鮮、日本以及沿海等,屬於近海底層小型魚類。其常生活於由潮間帶至深水的沙底海區或岩礁附近。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長崎。 斑鰭鮋又稱絡鰓石狗公是輻鰭魚綱鮋形目鮋科的一種。形態特徵 體延長,側扁...
印度赤鮋(Hypodytes indicus (Day,1878))是絨皮鮋科赤鮋屬的一種動物。形態特徵 測量標本10尾,采自廈門集美、北海、清瀾。背鰭ⅩⅣ-ⅩⅤ-7~9;臀鰭Ⅲ-4~5;胸鰭10~11;腹鰭Ⅰ-4;尾鰭15。側線黏液孔21~25,縱列鱗80。鰓耙3+6~8。體長為體高2.6~2.9倍;為體寬4.7~5.4倍;為頭長2...
紅鰭赤鮋,Paracentropogon rubripinnis (Temminck et Schlegel,1843),絨皮鮋科擬鱗鮋屬(赤鮋屬)的一種魚類。形態特徵 依陳兼善(1961)年改寫;標本采自台灣高雄。 背鰭ⅩⅣ~ⅩⅤ-6~7;臀鰭Ⅲ-4~5;胸鰭11;腹鰭Ⅰ-4;尾鰭15~16。側線黏孔17~20。鰓耙7~13。 體長為體高2.5倍;為頭長3...
頭長為吻長3.5倍;為眼徑4.2倍;為眼後頭長1.5倍;為上頜長1.6倍;為尾柄長3倍;為尾柄高3倍;為背鰭第一鰭棘3倍、第二鰭棘2.3倍、第三鰭棘2.6倍、第四至第七鰭棘2.3倍、第八至第十鰭棘2.1倍、第十一鰭棘1.9倍、第十二鰭棘1.8倍、最後鰭棘3倍、倒數第二至第三鰭棘2.6倍、最長...
腹鰭胸位,鰭棘長約為第一鰭條2/3,第四鰭條最長,向前後漸短,伸達肛門;第五鰭條下1/3鰭膜連於體壁。尾鰭淺凹,略短於頭長,約為體高1.5倍。體腔大;腹膜白色。胃囊狀,壁厚。腸長大於體長,盤曲2次。幽門盲囊9,指狀。鰾發達。體紅色,具網紋和斑點。頭部和背側具藍褐色網紋,眼下緣至吻側...
長棘鈍頂鮋,Ampblyapistus macracanthus (Bleeker, 1852),屬於硬骨魚綱前鰭鮋科鈍頂鮋屬的一種魚類。簡介 長棘鈍頂鮋 Chánɡ Jí Dùn Dǐnɡ Yóu 種名:長棘鈍頂鮋 拉丁學名:Ampblyapistus macracanthus (Bleeker)科名:前鰭鮋科 綱名:硬骨魚亞綱 生活環境:海洋 形態 體甚側扁,被痕跡狀微小...
尖棘角魴(學名:Pterygotrigla hemisticta),為魴鮄科、角魴鮄屬魚類。頭及背側為紅色、腹側為白色。頭背面及側面全被骨板,吻突細長尖銳,第一背鰭的第三及第六鰭棘間有一黑斑,且體側上半部有許多大小褐色斑點。尾鰭分叉,胸鰭呈黑色。主上頜骨長,向後達眼眶下方。體長可達30厘米。形態特徵 背鰭Ⅶ~...
凹鰭裸絨鮋,Ocosia fasciata (Matsubara, 1943),前鰭鮋科裸絨鮋屬的一種魚類。體長橢圓形,側扁,頭中大,眼中大,體裸露無鱗,背鰭起點在眼中央上方,有14-16鰭棘、8-10鰭條,背鰭鰭棘間的鰭膜的凹刻有或無,第四鰓弓後方無鰓裂。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頭中大,眼中大,體裸露無鱗,背鰭...
厚魴鮄(Lepidotrigla marisinensis , Fowler,1938)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硬骨魚綱鮋形目鮋亞目魴鮄科厚魴鮄屬的一種動物。形態特徵 背鰭Ⅸ,Ⅰ-15;臀鰭16;胸鰭11+iii;腹鰭Ⅰ-5;尾鰭18。側線鱗(見圖公式29) 鰓耙O+9。體長為體高4倍;為頭長3.1倍;為腹鰭起點至臀鰭3.4倍。頭長為頭寬1.4倍...
頭長為吻長2.3~2.9倍;為眼徑3~3.7倍;為眼間隔7倍;為眼後頭長2.8倍;為尾柄長2.9倍;為尾柄高4.6倍;為背鰭第一鰭棘1.5倍、第二鰭棘1.4倍、第三鰭棘1.5倍、倒數第二鰭棘10.6倍、最後鰭棘2.3倍、第一鰭條2.1倍、最長鰭條2倍;為臀鰭最長鰭條2.7倍;為胸鰭長0.7倍、基底...
頭長為吻長1.8~2.0倍;為眼徑3.7~4.2倍;為眼間隔4倍;為眼後頭長3倍;為尾柄長4.1倍;為尾柄高8.2倍;為背鰭第一鰭棘6.8倍、第二鰭棘3.4倍、第三鰭棘2.8倍、第四鰭棘3.2倍、倒數第二鰭棘8.2倍、最後鰭棘8倍、第一鰭條5.1倍、最長鰭條4.6倍;為臀鰭最長鰭條6.3倍;為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