鈍頂鮋

鈍頂鮋

鈍頂鮋(Amblyapistus taenianot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1829))是前鰭鮋科鈍頂鮋屬的一種物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鈍頂鮋
  • 拉丁學名:Amblyapistus taenianot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1829)
  • :動物界
  • :鮋形目
  • :前鰭鮋科
  • :鈍頂鮋屬
  • 中文學名:鈍頂鮋
形態特徵,生長習性,

形態特徵

依陳樂才(1981)標本4尾,采自台灣恆春。背鰭ⅩⅦ-7~8,臀鰭Ⅲ-5;胸鰭11~12;腹鰭Ⅰ-5;尾鰭14。側線鱗90。體長為體高2.6~2.8倍;為頭長2.7~3.0倍;為腹鰭起點至臀鰭3.1倍。頭長為吻長7.5倍;為眼徑3.5倍;為眼後頭長1.8倍;為上頜長4.5倍;為尾柄長3.8倍;為尾柄高3.8倍;為背鰭第一鰭棘3.8倍、第二鰭棘1倍、第三鰭棘1倍、第四鰭棘2倍、第五鰭棘3倍、第六鰭棘3.2倍、第七鰭棘2.6倍、第八至第十鰭棘3倍、第十一至第十六鰭棘2.5倍、最後鰭棘1.8倍、最長鰭條2倍;為臀鰭第一鰭棘5.6倍、第二鰭棘2.8倍、第三鰭棘1.7倍、最長鰭條1.4倍;為胸鰭長1倍、基底寬3.2倍;為腹鰭長1.5倍、鰭棘2.5倍;為尾鰭長1.1倍。尾柄長為尾柄高1倍。顏角前段74度,後段66度。 體中長,甚側扁,長橢圓形;尾部向後狹小;背緣幾淺弧形,腹緣淺凹弧形;軀幹前半部稍高,腹鰭基部處體最高,軀幹長約等於尾長;尾柄長約等於尾柄高。頭中大,甚側扁,頭前緣幾陡直,眼上頭背緣隆弧形,腹緣凹弧形。吻短,圓鈍,吻長約為眼徑1/2。鼻孔2個,靠近;前鼻孔距眼近於距吻端,後鼻孔位於眼稍前方。眼中大,圓形,中側位,至吻端的距離約為眼後頭長0.3倍。眼間隔狹窄,高凸。口小,亞端位,口裂前端與頭側下1/3水平線齊平,口裂長為頭長1/5,呈40度斜裂。下頜略長於上頜,前端無明顯向下骨突。上頜前端凹入。上頜骨伸達眼中部下方,後端寬截。唇薄。上下頜、犁骨及齶骨均具絨粒狀細牙。舌短厚而圓,游離。鰓孔寬大,上端具卷孔,下端伸達眼後部下方;第四鰓弓後無裂孔。左右鰓蓋膜相連,跨越峽部,不與峽部相連。鰓蓋條7。鰓耙顆粒狀。假鰓發達。無鼻棘。眼前吻側具1眶前骨,眼下方具第一和第二眶下骨,眼後方具第四眶下骨,無第三和第五眶下骨。眶前骨頗大;外側無棱棘,具扁突;上緣具1骨突;下緣具2向後棘,後棘尖長。第一眶下骨頗狹長;第二眶下骨後部較寬大,伸達前鰓蓋骨前緣。眶下棱光滑無棘。第四眶下骨短小,下端連於第二眶下骨。眶前骨具5輻射狀感覺管,向後枝經第一眶下骨伸達第二眶下骨,向上穿過第四眶下骨。前鰓蓋骨具5棘,輻射狀排列,無副棘;上棘最長大,向下漸小。鰓蓋骨具2叉向棱,後端各具1棘。下鰓蓋骨和間鰓蓋骨無棘。顱骨棱低平。側篩骨光滑,無眼前棘。額骨光滑,眶上棱低平,無眼上棘和眼後棘;無鼓棘;眼間具額棱1對,低平,無額棘。頂骨光滑,具1頂棱,低平,不明顯,前端與額棱相連。眼後至側線前端具蝶耳棘突、翼耳棘突,後顳顬棘突和肩胛棘突各1個,均微小。無肱棘。頭部無明顯凹窪。前鼻孔具尖小皮瓣,頭體其他部位無皮瓣。鱗細小,圓鱗,平鋪式埋於皮下。頭下側無鱗。各鰭一般無鱗。側線上側位,斜直,後部平直,行於尾柄中央,伸達尾鰭基底。側線黏液孔明顯。背鰭起點位於眼緣稍前上方;鰭棘部很長,約為鰭條部3倍,其間無缺刻;前5鰭棘上緣隆突,與後部鰭棘間具1凹缺,呈分離狀態,鰭棘基部間距較大;第一鰭棘較短,約等於眼徑,為第二鰭棘1/3;第二和第三鰭棘最長,約為鰭條長1.5倍;第七至第十四鰭棘約等長,長於第一鰭棘,短於最後鰭棘;鰭條後端伸達尾鰭中部。臀鰭起點位於背鰭倒數第二鰭棘下方,鰭長略長於背鰭鰭棘條部,後端伸達尾鰭前半部;第一鰭棘短小,略短於眼徑;第二鰭棘較長,略短於第一鰭棘2倍;第三鰭棘最長,約為第一鰭棘長3倍,約與最長鰭條等長。胸鰭寬圓,下側位,不伸達臀鰭上方,具分枝和不分枝鰭條,鰭膜缺刻明顯。腹鰭胸位,較短小;第一鰭條最長,約為鰭棘1.5倍,後端不伸達臀鰭;第五鰭條鰭膜連於體壁。尾鰭長圓形,約與胸鰭等長。體腔大;腹膜白色。胃大,橢圓形。吻較粗,盤曲2次。肝2葉。幽門盲囊4個,盲管狀。無鰾,外肌頻寬大,肌肉部明顯長於韌帶部,後端具5短指狀韌帶突起。 體褐紅色,頭、體和鰭上具不規則條紋。

生長習性

暖水性海洋魚類,小型,體長110餘mm。近海底層棲息,活動範圍不大,無遠距離洄游習性。攝食沙蜇等海底無脊椎動物。卵生,數量少,一般為拖網所兼捕,無經濟價值。為一棘毒魚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