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側蛙

棘側蛙

棘側蛙(學名:Quasipaa shini)叉舌蛙科、棘胸蛙屬的兩棲動物,是中國的特有物種。背部皮膚粗糙,顏色較深,有呈長列的長疙,其間夾有小疵刺,以體側為最多。兩眼間有一條黑褐色的寬橫紋,上下唇的斑紋較為明顯。雄性原拇指及1 -3指內側緣有具黑色錐狀刺的婚刺。分布於湖南廣西四川貴州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廣西瑤山。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

形態特徵

成體:雄蛙體長99mm;雌蛙體長臭蘭灶95mm左右。頭寬大於頭長;吻端鈍圓,略突出下唇;吻棱不顯;頰部略向外側傾斜;鼻孔位於吻眼之間略近眼;鼓膜己恥略顯;犁骨齒自內鼻孔前緣向中線斜行,呈“\/”形,後端齒列間距窄,不到齒列的1/2;舌卵圓形,後端缺刻深。
前肢短,前臂及手長不到體長之半;雄蛙前臂極粗壯,其寬平均為體長的18.8%;最寬者達26.5mm;指廈跨悼端球狀;第二指短於第一指,第一、第四指幾乎等長,原拇指發達員阿記葛;第二、第三指微具緣膜;指近端關節下瘤大而圓,遠端者小;內掌突卵圓形,外掌突窄長。後肢長,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眼前角,左、右跟部相遇或略重疊;脛長超過體長的一半;趾端圓球形,趾間全蹼;外和充設側踱間蹼達踱基部。
背面和體側皮膚粗糙.有短、長條狀疣成縱行排列.條狀疣之間有許多小刺疣.從顳褶後經體側達胯部有密集的大小不等網疣.每疣上有小黑刺。在不同情況下這些疣突、刺的大小差別很大.年輕個體及雌體背部條形疣成細線狀,圓疣也較小,甚至不甚顯,所以並不粗糙;而雄體包括某些大形雌體這些細長疣顯得更粗些,網疣更大,而且突起更高.顯得粗糙,而那些大型雄體就更顯著.疣突及其上小黑刺更突出,甚至在股、脛、跗背面疣粒也成行排列.顯得十分粗糙。

生活習性

成蛙一般生活在海拔1000m左右的林區中、小型山溪內。所在環境植被繁茂,溪水清澈,環境潮濕。所在環境植被繁茂,溪水清澈,環堡燥戶嫌境潮濕。成蛙白天隱藏在溪邊石下或岸上大石上,受驚擾後跳入深水凼隱伏於水底石下。夜晚棲息於溪邊石上,在手電筒光照射下蹲在原地不動。才挨全蝌蚪生活於流溪水凼內石頭間。

分布範圍

貴州(綏陽、雷山、三都)、湖南(江永)、廣西(龍勝、金秀大瑤山、南丹、田林岑王老山)。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6-8月。繁殖季節發出鳴叫聲為“鈴、鈴、鈴……”非常像銅鈴的聲音。卵群呈葡萄狀,每串有卵7-12粒,卵徑3.2~3.5mm,動物極灰黑色,植物極為乳黃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