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梆

棗梆

棗梆是山東省傳統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主要流行於古曹州(今菏澤),在山東又稱本地,人山西)讀如找(zhǎo),系由“山西人”三字拼成的一個新造字,是指山西上黨梆子傳入山東後,受到當地語言的影響,發生變化,學唱者又多為本地人,所以傳出了這個名稱,意即“本地的山西梆子”故一稱“zhao梆”,其源出自山西東南部的“上黨梆子”,因而又名“澤州調”。

棗梆的唱腔既高亢激昂,又委婉活潑,用真嗓吐詞,假嗓托腔,而且真假嗓音截然分開,由真嗓突然翻高而假嗓,這個假嗓用“咿、呀”托腔,腔韻悠長,給觀眾餘音繚繞之感。這是棗梆特有的韻律。

2008年6月7日,棗梆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棗梆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Ⅳ-120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 申報地區:山東省菏澤市
劇種概況,流行區域,歷史沿革,表演特點,音樂伴奏,傳統劇目,早期科班,著名藝人,社會評價,

劇種概況

1960年,菏澤專署棗梆劇團參加全省戲曲匯演,在審驗節目時,時任省委書記的譚啟龍發現山西人與合體字“zhao”,認為帶有諷刺意味,遂以劇團擊節所用的梆子皆棗木製作,建議改“zhao”為諧音字“棗”,從此,該劇種正式定名為:棗梆。
棗梆
該劇種流行於山東菏澤一帶以及河北、河南的部分地區,1915年到1938年間,山東境內先後辦起了鄆城呂公堂科班、唐店科班、鄄城縣蘇樓科班等七家班社,進而湧現出一批名伶。如樊武扎(旦)、吳鳳珠(旦)、王新鼎(黑臉)、梁聖奇(紅臉)、趙鳳來等。

流行區域

棗梆主要流行在菏澤、鄆城、梁山、巨野、鄄城、定陶、東明等縣。東到嘉祥、濟寧,南到成武、曹縣,以及隴海路以北的吳屯等地,西到河南省的長垣、蘭考、內黃,北到黃河以北的觀城、朝城、范縣,以及濮陽、彰德、大名、成安一帶也較為流行。
棗梆

歷史沿革

棗梆源於山西省的上黨梆子,受當地語言影響,逐步演變發展而成。本地人學唱山西戲因劇種所用的梆子是棗木的,便將劇種定名為“棗梆”。
棗梆
棗梆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遠在乾隆初年,山西人在菏澤一帶“遠服賈而通貨賄”。山西商賈中有會唱山西戲的,便於閒暇時教當地人清唱。清光緒初年(約1875左右),山西遭受災荒,有個戲曲職業班“十萬班”來到魯西南,分別在菏澤、鄆城等地流動演出一年多。於是,一些地方便聘山西職業藝人授藝最早被聘為教師的山西藝人是潘朝緒(棗梆藝人尊稱他為“潘師爺”)。他所傳授的這種梆子聲腔,便是出於山西上黨梆子,或稱“上黨宮調”及“澤州調”等名稱。他先後在鄆城的劉口、樊莊、郭屯、於廟、張集等地正式收徒授業。二年後,第一個職業戲班“義盛班”正式組成。之後,鄆城、鄄城、巨野等縣一些地方的民眾自動聘師學藝,籌辦科班。1915年到1938年間,全區先後辦起了鄆城縣呂公堂科班、唐店科班、樊莊科班、於廟科班和鄄城縣蘇樓科班等。這些科班培養了一茬茬藝人,也湧現了一批名伶,如樊武扎(旦)、吳鳳珠(旦)、王新鼎(黑臉)、梁聖奇(紅臉)、梁寶興(黑臉)、桂相連(旦)、劉允臣(紅臉)趙鳳來(紅臉)、於恆久(旦)等。 前幾輩的藝人在演唱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和吸收本地劇種的精華,融合了一些民間小調的風格,從而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方劇種——棗梆。
1946年底,部分棗梆演員參加革命隊伍,歸冀魯豫行署二地委直接領導,在根據地流動演出。一次遇敵機轟炸,演員們捨身搶救公安戲箱,周聖禮同志(藝名“大孩”)光榮犧牲,另二人負傷。後來,幾經改組,到1950年,整編為菏澤地區人民劇社二組。一些劇目,經過推陳出新,多次獲得獎勵。
1961年,菏澤專區將地直、鄆城、梁山三個棗梆劇團合併組成菏澤地方戲曲劇院棗梆劇團,人才濟濟,陣容整齊,所到之處,深受歡迎。
1963年,山東縣菏澤地區棗梆劇團曾去山西省上黨地區巡迴演出,與上黨梆子劇團的演員們,互敘根由來歷,彼此觀摩演出,交流經驗。
在林彪、“四人幫”橫行時期,遭到嚴重推殘,碩果僅存的棗梆劇團,被迫改唱京劇,成為不倫不類的所謂“棗京”,劇種瀕於滅絕。這些年來,才重新恢復棗梆劇團,枯木逢春,重現民彩。不少業餘劇團也經常在家閒時登台演唱。
菏澤市唯一的一個專業棗梆劇團—菏澤市地方戲劇院棗梆劇團,演員行當齊全,陣容強大,1992年,在文化部舉辦的全國“天下第一團”優秀劇目展演中,獲劇目、演員等五個項獎,受到領導和專家的一致好評。

表演特點

棗梆在表演藝術上,和本地的山東梆子柳子戲一樣,具有粗獷、豪邁的特色,注重表現力。在唱腔上,它具有粗獷、健壯的特色,既高亢激昂,又委婉活潑,旦角、花腔更優美動聽。板式、旋律等依然保存了上黨梆子的唱腔特點,但它不同於上黨梆子的一個明顯特點是:唱腔中真假嗓結合,真嗓吐字,假嗓拖腔,而且真假嗓嗓變截然,由真嗓突然翻高而成假嗓,假嗓拖音甚長小生、小旦的拖腔皆用“咿”、“呀”,黑臉、紅臉的拖腔皆用“啊”、“嘔”,聽起來別具風味。
棗梆
由於棗梆脫胎於上黨梆子,劇詞的韻腳,仍舊保持著濃厚的山西方言特色。在一段唱詞中,“天仙”與“蒼桑》轍可以混用,例如《狄青借衣》中狄姐所唱:“門前車馬鬧嚷嚷,眾鄉親來慶賀我的才郎。頭上青絲綰水纂,鬢邊斜插白玉簪。南京官粉淨了面,蘇州胭脂點辱尖。……邁步且把二堂上,八幅羅裙響叮噹。”按照山東地方戲曲的一般規律,韻腳中的“嚷”、“郎”、“當”屬“蒼桑”,轍“簪”、“尖”屬“天仙轍”,混用則稱“蹺轍”,唱不順口,聽來彆扭,但是棗梆演員習慣了,唱來十分自然。
棗梆表演上粗獷豪邁。如徐龍鍘子前的甩袖、抖髯、搓手、頓足,和人物當時錯綜複雜的思路感情,結合得非常緊密。《打子》、《殺路》等劇中的跌坐、甩髮,頗有特色;《桃山洞》等劇中的亮相,架式美觀,舞台調度相當別致。
棗梆的唱腔,既能表現激昂雄壯,又能表現活潑歡快的情感。旦角花腔,細膩纏綿,委婉動聽,別具一格。

音樂伴奏

棗梆常用的梆子板有:[大花腔]、[二板大花腔]、[慢板]、[落二板]、[二八銅]、[流水板]、[垛板]、[栽板]、[二犯]、[倒反撥]、[緊反撥]、[一串鈴]、[靠山吼]、[三步歌]、[娃娃調]、[尖板]等。
棗梆
棗梆最初用的絲弦樂器為:頭把、二把、三把。頭把又名“鋸琴”,桿似板胡而稍短,椿木製筒,前後粗細不同,用梧桐板覆蒙,羊腸 制弦,發音高亢尖亮,與山東梆子的“二弦”、萊蕪梆子的“提琴”、章丘梆子的“胡琴相似。二把的式樣與頭把基本相同,但筒子前後一般粗細。陸續增添了板胡、二胡、三弦、琵琶、低胡、笛、笙等伴奏樂器。打擊樂器與山東流行的其他梆子大致相同,只是“鑼經”中的[小鑼浪頭](出場時用的),略有差異。絲弦樂器演奏時,有時配加霸王鞭伴奏,在其他劇種中較為罕見。

傳統劇目

棗梆現存的傳統劇目僅用八十餘出,經常演出的劇目,通常為“老八本”,包括《天波樓》、《八仙頭》、《蝴蝶杯》、《訪四川》、《代州願》等,以表現歷史題材為主,多半取材民間流傳的演義小說。另有一部分反映民間生活情趣的喜劇,如《求妻》、《曬鞋》等,短小精悍,饒有風趣。曾經參加過山東省戲曲會演的《徐龍鍘子》一劇,與《中國地方戲曲集成》(山西卷)選載的上黨梆子《徐公案》,僅主要人物的名字不同(上黨梆子為徐延昭,棗梆稱徐龍),劇情、結構、主要唱詞,基本相似。
棗梆繼承了上黨宮調的傳統,除去演唱梆子劇目外,過去還演出崑腔的《賜福長春》,羅羅的《時遷打鐵》,皮黃的《桑園會》、《擊鼓罵曹》、《黑風帕》等戲,但這一部分昆、羅、黃劇目,久已不唱,現已失傳了。
棗梆在表現代題材方面,曾經進行過長期的探索實驗,先後上演過《小二黑結婚》、《白毛女》、黨的女兒》、《柯山紅日》、《金沙江畔》、《紅岩》、《萬紫千紅》、《於無聲處》等劇目,取得不少經驗。
《華東戲曲劇種介紹》所記錄的棗梆的傳統劇目有七十二出,分別為:
天波樓、亞郎關、海棠關、訪四川、彩仙橋(秦英征西)、審法司、珍珠塔(方公子投親)、代州願(代州觀景)、紅石關、蝴蝶杯、對金刀、小過山、出岐山(曹丕射鹿)、薦諸葛、三節義(對羅裙)、雲台山、迎風劍、赤風劍、徐龍鍘子、殺路、連環計、董家嶺、大金川、綠牡丹、桃山洞、無底洞、三山關、雙掛印(穆桂英掛帥)、殺寺、狄青借衣、頂磚、雷峰塔、麒麟台、三教堂、青石嶺、銅花杯、坐北樓(烏龍院)、金玉鎖、求妻、送京娘(倒送)、曬鞋、打城隍、金水河、斬韓信、張萬倉要飯、大菸鬼游陰、臨潼山、萬曆封神、鍘國太(訪山東)、三開膛、李八件鬧店、轉向壺、八仙關(火燒余洪後部)、背席筒、五花馬(繡襦記)、三疑計、馬方困城、雙絨花、雙別窯、時遷打鐵(以上為梆子)。
天水關、取巴州、沙陀國、黑風帕、翠屏山、梅龍鎮、桑園會、坐宮、斬鄭文、李密投唐、罵曹、打漁殺家。(以上為皮黃)

早期科班

義盛班是第一個棗梆戲班,創建於清光緒初年(1875年)。棗梆這個劇種源於山西,屬於“澤洲調”,清光緒初年,山西遭受旱災,山西省的戲曲職業班社便只得去外地流動演出,有個“十萬班”曾來到魯西南,在鄆城、菏澤等地流動演出了一年多的時間,才返回山西。因鄆城已有了清唱“澤洲調”的基礎,看了“十萬班”的舞台演出,更加熱愛這個劇種了,一些地方便聘請山西職業藝人授藝,漸漸能夠登台演出。最早被聘為教師的藝人是潘朝緒(外號“大閨女”,棗梆藝人尊稱他為“潘師爺”),先後在鄆城的劉口、樊莊、郭屯、於廟、張集、方廟(原屬鄆城,後劃歸梁山縣)等處正式收徒傳藝,教出了一些能夠登台演出的徒弟,主要有珍珠簾、史文秀、樊武扎、龐石貴、侯福勤等,在鄆城組成了第一個職業戲班,取名“義盛班”,把圍鼓清唱搬上了舞台演出。

著名藝人

在這一輩藝人中,出現了一批頗有名聲的演員,如樊武扎(旦角)、吳鳳珠(旦角,藝名“小板”)、樊自瑞(紅臉,藝名“大吉”)、樊欣賢(紅臉,藝名“樊三”)、梅新賀(小生,藝名“小明”)、王新鼎(黑臉,藝名“大金鴿”)、劉富貴(小生,藝名“如意”)、侯建良(紅臉,藝名“銀枝”)、梁聖奇(紅臉,藝名“梁八”)、梁聖賞(黑臉)、桂相連(旦角,藝名“二狗蛋”)、劉允臣 (紅臉)趙風來(紅臉)、於恆久(旦角,藝名“五貝”)等,還有出名鼓師梁世友、樊作詩。

社會評價

棗梆雖不是山東土生,卻是在山東土壤上成長起來的一個劇種,多少年來一直深受魯西南民眾的熱愛,今後一定會有更好的發展前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