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棗梆

梁山棗梆

棗梆,是魯西南地區流行較廣、影響較大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在梁山一帶最有名氣的,是梁山縣方廟村和北部大張村的棗梆戲,而方廟村的演出活動則最早。據傳,因梁山一帶百姓多是從山西洪洞縣遷民而來,所以梁山明清時的地方戲大都帶有山西梆和陝西秦腔的韻味,托腔綿長,腔調高亢而豪放,服裝道具也十分簡單。後來,山西遭旱災,上黨地區的梆子戲藝人逃荒來到梁山方廟一帶,以唱戲要飯餬口。兩地戲劇頗有相似之處,兩地藝人在一起相互切磋,結為知音。從而使梁山南部地方戲在原來基礎上,融當地戲劇和山西上黨地區梆子戲之長,發展成為獨具特色的地方劇種———梁山梆,並活躍在魯西南地區,這“”字,其實就是“山西人”的合體字,梁山當地稱山西人為“子”,音zāo。一年後山西同行再次來梁,看到此戲已成規模,從戲報上發現“·”字,以為不妥,因當時該戲所用樂器梆子皆用棗木製作,建議改“·”為同音的“棗”。從此,該劇種正式定名:梁山棗梆。

起源,現狀,

起源

方廟村位於梁山縣城南20公里處,又稱里外八村。民國間,有藝人吳鳳珠,除演唱傳統劇目外,還自編自導許多不同時代特點的劇目,共300多出。吳鳳珠最初以賣藝為生,但始終追求藝術的創新和完美,多年的賣藝生涯,使得他在唱腔和表演上達到爐火純青的境地。後於村中心五神廟創辦了一所棗梆戲劇學校,陸續招收了南旺、梁山、鄆城等地的金星玉、孫登福、王廣財、何枸、如印、張文會、李玉振、馬登、李作亮等40多名學員。在他精心培養下,這些學員後來都成為各地劇團的棟樑。在此其間,成功地排演了《踩仙橋》、《蝴蝶杯》等精彩劇目,一年四季,走村串鄉,幾乎天天搭台演出,受到各地人們的普遍歡迎和喜愛。從此,棗梆走出家門,傳到魯西南、河北、河南等地。

現狀

棗梆,有較強的生命力,雖各級劇團如今均已撤消,但民間小戲班仍在梁山及鄰縣廣為演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