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頸犀鳥(棕頸無盔犀鳥)

棕頸犀鳥

棕頸無盔犀鳥一般指本詞條

棕頸犀鳥(學名:Aceros nipalensis)大型鳥類,體長約122厘米。嘴形巨大而向下彎曲,無盔突。雄鳥嘴黃色,喉囊紅色,頭、頸、胸橙棕色,腹栗色,外側初級飛羽具寬闊的白色尖端,尾靠尖端的一半全為白色。雌鳥頭、頸和下體黑色,臉部裸露皮膚淡藍色。野外特徵明顯,容易識別。

較其他犀鳥更喜山區環境,棲于海拔600 ~1800米的常綠林。

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地理分布,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雄鳥頭具頭髮一樣的羽冠。整個頭包括羽冠、頸和胸橙棕色,到腹部和其餘下體逐漸變為栗色。背和翅黑色具綠色光澤,初級飛羽尖端白色。尾基部一半黑色,端部一半為白色。上嘴黃白色,近基部兩側有大約5道橫行黑色雕紋,下嘴基部橄欖色,端部乳白色,眼周裸露皮膚亮藍色,嘴基部皮膚藍紫色,其後有一大的肉色斑。喉裸露部分亮紅色,喉基部紺青藍色。
雌鳥頭、頸和下體黑色,臉部裸露皮膚淡藍色;嘴基裸露皮膚深藍色。嘴較雄鳥小,嘴上雕紋也少。其餘和雄鳥相似。
虹膜血紅色,嘴黃白色或乳黃白色,腳和趾褐色或綠黑色。
大小量度:體長1120~1220mm;嘴峰215~240mm;翅445~470mm;尾395~458mm;跗蹠74mm。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腳平原常綠闊葉林中。

生活習性

在樹洞內營巢。常成對或10多隻集結成小群活動。主要以榕樹果等肉質野果為食。
遷徙:留鳥
發聲:雄雌兩性均發出輕聲嘯叫Kup,聲不如雙角犀鳥深沉。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通常營巢於常綠闊葉林的天然樹洞中。每窩產卵1或2枚,卵殼呈白色,大小為54~68mm×40~47mm。
雌鳥孵卵。孵卵時雌鳥呆在洞中,並用自己的糞便、種子和木屑混合堆集在洞口。雄鳥在外面也用泥土和果實殘渣等物將洞封閉起來,僅留一條雌鳥可伸出嘴尖的小孔以便接受雄鳥餵食。雌鳥被囚禁在洞中產卵、孵卵、育雛和自身換羽,直到雛鳥快出飛時才破洞而出。

亞種分化

單型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據國際鳥盟2001年的分析記錄估算,棕頸犀鳥全球種群數約2,500~9,999隻,成鳥個體約1,667~6,666隻。

地理分布

原生種分布:不丹、中國、印度、寮國、緬甸、泰國、越南。
綠:原生種分布;黑:已滅絕綠:原生種分布;黑:已滅絕
已滅絕地區:尼泊爾。
在中國主要分布於雲南西雙版納西藏東南部。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易危物種(VU),2012年評估。
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註:犀鳥科,所有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