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槌樹

棒槌樹

棒槌樹是夾竹桃科棒槌樹屬植物。原產非洲西南部。肉質莖高2米,密生長刺,呈棒槌形,所以稱之為棒槌樹。花黃色,生於葉腋。它在乾旱季節常常將葉片脫光,等到濕潤季節又長出新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棒槌樹
  • 拉丁學名:Clappers arbor
  • 別稱:密刺瓶乾樹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龍膽目
  • :夾竹桃科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繁殖培育,播種法,扦插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棒槌樹為夾竹桃科棒捶樹屬,原產於納米比亞,又名光堂。肉質莖高1.5-1.8米,不分枝,莖上密生5厘米長的刺。刺很有特點,雖然它沒有刺座但仍是3根刺著生在一起,兩根長的呈八字形分開,中間有一根短刺,刺均為褐色。生長期莖頂端簇生長卵形葉,綠色,長8-12厘米、寬2-6厘米,中脈明顯,色較淡,葉緣波浪形。葉旱季脫落。
棒槌樹花著生葉腋部,花瓣黃色有紅褐色絨毛。夾竹桃科多肉植物中,棒棰樹屬是最重要的。而由於稀有,被引入我國的極少。棒棰樹是多肉植物中第一批列為一級保護的種類,植物應收集作為珍貴的標本。
棒槌樹原產非洲西南部。肉質莖高2米,密生長刺,呈棒槌形,所以稱之為棒槌樹。花黃色,生於葉腋。它在乾旱季節常常將葉片脫光,等到濕潤季節又長出新葉。
注意:棒槌樹是夾竹桃科植物,全株有毒,不要讓其汁液誤入眼睛和口中,家庭養殖小心兒童誤食。
棒槌樹

生長環境

喜溫暖及陽光充足,生長適溫為20°C—25°C。不耐寒,冬季不能低於15°C,否則葉片枯黃脫落,進入休眠狀態。若溫度低於5°C,則會出現凍害。溫度過高也會導致落葉休眠。冬季若溫度保持在20°C左右,棒槌樹可繼續生長。若無法保持較高溫度,應減少以至停止澆水,令其自然休眠,有利於其增強抗寒能力,安全越冬。 要求土壤疏鬆,不要太過粘重,宜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最好用腐葉土,珍珠岩,粗沙配製栽培基質。
棒槌樹棒槌樹

繁殖培育

播種法

種子壽命短,采後可即播,覆土0.3厘米,用噴壺澆透水。發芽適溫為22°C—24°C,播後15—20天發芽。幼苗較纖弱,注意保護。

扦插法

選取健壯枝條,從老株上切下,注意傷口要平滑。去掉葉片,在陰涼通風處晾1周左右,

栽培技術

定植方法
當小苗長出較多新根後進行,可用中型花盆作為定植容器。在操作時先填入少量土,再於花盆底部墊上2-3克馬蹄片作為基肥,然後繼續填土,並將種苗扶正,用手將盆土略加按實。注意不要將其肥大的莖幹種得過深,待穩苗後適量澆水一次,切記不可追肥,通常無需遮蔭,可以讓植株立刻接受日光照射。
管理要點
棒槌樹喜偏乾的土壤環境,要掌握好生長旺盛階段少澆水、在休眠階段不澆水的原則。其不喜大肥,除在定植時施用適量馬蹄片作為基肥外,秋季生長旺盛階段還可每隔2-3周追施一次稀薄液體肥料。為了獲得最佳的栽培效果,充足的日照必不可少,環境蔭蔽植株不僅生長緩慢,而且難以表現出自身特點。
棒槌樹喜溫暖,怕寒冷,在16-28℃的溫度範圍內生長較好,越冬溫度不宜低於10℃,否則植株容易落葉。它可耐短期的0℃低溫。如休眠期間澆水過多,則棒槌樹易患根腐病,在乾旱高溫時常受紅蜘蛛的侵襲。為了保證植株有較好的長勢、更好的外觀,可在春季結合旋根為已經成形的棒槌樹翻盆。
栽種年限
棒槌樹為多年生,其成形較快,不易老化。棒槌樹的最佳觀賞時段自種苗定植後可達10年,甚至更長。如植株過於高大,可以考慮育苗更新。在不翻盆的情況下,其成形植株連續栽種不宜超過3年。
等傷口自然乾縮癒合後,插入基質中,基質最好不要太濕。約30-40天即可生根,生根後正常養護。
棒槌樹棒槌樹
同屬觀賞植物:惠比須笑白馬城雙刺瓶乾非洲霸王樹,巴氏棒槌樹等都是著名的多肉植物。

主要價值

外觀奇特,盆栽觀賞,為植物中的珍稀品種。可用來布置植物園中的專類園,多肉植物愛好者可以收藏。家庭中可以擺放在明亮的在客廳,極具熱帶風情。
棒槌樹棒槌樹
棒槌樹的泄塵能力較強,即使葉面上落滿了灰也不會有什麼大礙,而且棒槌樹可以吸收輻射,適合放在電腦旁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