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志翻著襪

梵志翻著襪一般指本詞條

《梵志翻著襪》唐代詩人王梵志寫的一首五言詩。此詩寫作者襪子翻著穿,並說明這樣不按常理行事的理由。全詩語言幽默諧謔,運用正話反說的方法,從世間習以為常的行為中求得新知,在日常瑣事及幽默輕鬆中表現深遠之旨。王梵志這一方法被後世稱為“翻著襪法”。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梵志翻著襪
  • 作品別名:梵志翻著襪
  • 創作年代初唐
  • 作品出處:《王梵志詩校輯》
  •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王梵志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梵志翻著襪,人皆道是錯。
乍可刺你眼,不可隱我腳。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翻著襪:意思是“梵志”把襪子翻過來,把粗糙的一面穿在外面,而為了表現出禪家宗門的威儀,作為僧人是有一定的規矩的。“翻著襪”以其反常,所以是不合規矩。
⑵乍可:這是唐人常用的話,相當於今人所說的“寧可”。
⑶隱:傷,傷痛。作動詞。

白話譯文

王梵志把襪子翻過來,把粗糙的一面穿在外面,人們都說這一舉動是錯的。王梵志卻說:“寧可讓你看著刺眼,也不能讓我的腳不舒服。”

創作背景

王梵志生於殷富之家。幼年時,家有奴婢,生活充裕閒適,讀過儒家經典和詩書。隋末戰亂,家道中衰,僅剩薄田10畝。為家計生活,他農忙種田,農閒外出經商。唐初,繁重賦稅和天災,迫使梵志家產破敗,以致窮愁潦倒,被迫做僱工、幫工。他曾做過監鑄官,廉潔奉公,以孟嘗君自況,但任期未滿即被革職。梵志有五男二女,但子女不孝,使他晚年生活無著,成了“身無一物”的“硬窮漢”,甚至衣不蔽體,食不飽腹,被迫沿門乞討。窮困悲慘的生活迫使他半路出家,50多歲又皈依佛門,信仰佛教,以尋求解脫。但他並非嚴守佛門戒律修行之僧徒,而是四處募化求齋,過著漂泊不定的流浪生活。這首詩當作於這一時期。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王梵志的白話詩,大多有感於日常生活瑣事,而歸結到某種生活真諦,具有禪理式的機趣。
凡襪皆有正反兩面,正面即外層,光滑美觀,反面即內層,粗糙難看,人們往往把光滑的一面穿在外面,是為美觀,而粗糙的一面緊貼肌膚並不舒服,“梵志”把襪子翻過來,把粗糙的一面穿在外面,可能是出於粗心,但也可能是有意為之,但大凡看到的人都說他穿錯了。然而正錯都是人所言,“人皆道是錯”未必就是錯。像梵志這樣的人卻認為寧可讓別人看著不舒服,也不能讓自己的肌膚受罪,錯誤的反是眾人。
世上的人無論做什麼事,都喜歡圖慕虛榮,不顧實際效果,可怕的是,他們竟把這種圖慕虛榮的行為視為正確的,作為他們行事的原則。
這首小詩一如王梵志的其他詩作,語言質樸、自然,宛如平常話,卻能以小見大,反映至真的事理,在古代詩歌中並不多見。從中也能看出詩人任其自然的舒放品性。
禪宗認為“自性本自具足”,主張個性的充分張揚。如《五燈會元》卷八相州天平山從漪禪師的一段公案:“問:‘如何是佛?’師曰:‘不指天地。’問:‘為甚么不指天地?’師曰:‘唯我獨尊。’”就是強調個體的意志,主觀的情性。也即所謂:“丈夫皆有沖天志,莫向如來行處行。”(《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九)王梵志這首詩中所體現的,正是這種尊重自我,不隨流俗的精神。
宋代江西詩派的代表黃庭堅對王梵志“翻著襪”的膽識非常讚賞,在《豫章黃先生文集》卷三十《書“梵志翻著襪”詩》一文中提到的黃氏所稱道的茅容殺雞飯母,以草具飯客之事,見於《後漢書·郭太傳》,這種毀譽由人,特立獨行的精神,與“翻著襪”的王梵志,正是相同的。正如文學史所昭示的,黃庭堅及其他江西派詩人,面對唐詩的豐厚遺產,既沒有匍伏其下,也沒有亦步亦趨,而是積極實踐,大膽創新,終於表現出宋詩的獨特面目,樹立起一塊與唐詩一樣輝煌的豐碑。這也就是王梵志“翻著襪”法在詩學上的實踐。

名家點評

黃庭堅:“王梵志詩云‘梵志翻著襪,人皆道是錯。乍可刺你眼,不可隱我腳’。一切眾生顛倒,類皆如此。乃知梵志是太修行人也。昔茅容季偉,田家子爾,殺雞飯其母,而以草具飯郭林宗。林宗起拜之,因勸使就學,遂為四海名士。此翻著襪法也。今人以珍饌奉客,以草具奉其親,涉世合義則與己,不合義則稱親,萬世同流,皆季偉罪人也。”(《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六)
胡適:王梵志的詩,敦煌所出有幾個殘卷。此詩不在敦煌卷子裡。依我的考據,它的年代約在初唐。“乍可”是唐人常用的話,意思等於今天的說的“寧可”,例如高適的《封丘縣》詩——我本漁樵孟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澤中,寧堪作吏風塵下?黃庭堅(山谷)最喜梵志此詩。《豫章黃先生文集》卷三十有《書“梵志翻著襪”詩》。(《胡適選注每天一首詩》)

作者簡介

王梵志(590—660),唐代詩人。原名梵天。衛州黎陽(今河南濬縣)人。詩歌以說理議論為主,多據佛理教義以勸誡世人行善止惡,對世態人情多諷刺和揶揄,對社會問題間或涉及。多數作品思想消極,格調不高。語言淺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於嘲諧戲謔之間。藝術上比較粗糙,但對認識初唐社會和研究白話詩的發展有一定參考價值。對初唐盛行的典雅駢儷詩風有一定衝擊作用。原有集,已佚。有張錫厚輯本《王梵志詩校輯》,收詩348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