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條苓
- 外文名:無
- 別名:條苓、子苓,枯苓、魁苓
- 性質:是一種常用的大宗藥材
簡介,藥效鑑別,臨證套用,藥理作用,化學成分,使用注意,
簡介
黃苓又名條苓、子苓、枯苓、魁苓、山茶根子,是一種常用的大宗藥材。在秋、冬季當地上植株部分枯萎後,至來年出苗前,將其連根挖起,抖去泥沙,除去地上部分,將其烘乾或曬乾均可。當乾燥至四五成時盛入筐內不斷來回撞擊,以撞去老皮和鬚根,然後繼續乾燥至透。再一次進行撞擊,至根出現黃白色即可。以根條質堅、色棕黃、光滑者為上品。
黃芩為唇形科草本植物黃芩的根。苦、寒。歸肺、膽、胃、大腸經。
1.清熱燥濕:用於濕熱瀉痢、黃疸、濕溫、熱淋等,如(<傷寒論>黃芩湯)、(<溫病條辨>黃芩滑石湯)、(火府丹)。
2.清泄肺熱:用於肺熱咳嗽、溫病壯熱煩渴及熱毒瘡癰,用治肺熱咳嗽,常與知母 桑白皮同用;如燥熱咳嗽,還可配合天冬 麥冬等同用。如(清咽寧肺湯)、(<張氏醫通>黃芩瀉肺湯)。
3.瀉火解毒:用於熱盛迫血妄行之吐衄與生地 白茅根同用,以涼血止血。
4.清熱安胎:用於胎熱不安,常與白朮同用。
1.清熱燥濕:用於濕熱瀉痢、黃疸、濕溫、熱淋等,如(<傷寒論>黃芩湯)、(<溫病條辨>黃芩滑石湯)、(火府丹)。
2.清泄肺熱:用於肺熱咳嗽、溫病壯熱煩渴及熱毒瘡癰,用治肺熱咳嗽,常與知母 桑白皮同用;如燥熱咳嗽,還可配合天冬 麥冬等同用。如(清咽寧肺湯)、(<張氏醫通>黃芩瀉肺湯)。
3.瀉火解毒:用於熱盛迫血妄行之吐衄與生地 白茅根同用,以涼血止血。
4.清熱安胎:用於胎熱不安,常與白朮同用。
藥效鑑別
黃芩既能清熱,又可止血,故對熱盛迫血外溢之證,有標本兼顧之妙。
臨證套用
治療小兒呼吸道感染。用50%的黃芩煎劑,每日1歲以下6ml,1歲以上8~10ml,5歲以上酌加,皆服3次。
藥理作用
1.抑菌作用,對多種革藍氏陽性、陰性細菌有抑菌作用。其煎劑對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2.有抗過敏性哮喘、抗肺炎作用;
3.有利膽、保肝作用。
化學成分
含黃芩素(黃芩甙元)、黃芩甙、漢黃芩素、漢黃芩甙、黃芩新素等。
【用量用法】
3——30g,水煎服,或入丸散劑。
使用注意
脾胃虛寒者不宜。
注
枯芩:黃芩老根中空而枯的,也稱片芩。善清上焦濕熱,尤長於瀉肺火,欲其上行可酒炒。
子芩:新根中部堅實的,也稱條芩。長於清除中、下焦的實熱或濕熱。
酒蒸芩:微苦,微寒。歸肺、膽、胃、大腸經。入血分,引藥上行,可治上焦肺熱及四肢肌表之濕熱,多用於目赤腫痛,瘀血壅盛。常配牛蒡子,連翹,薄荷,板藍根等具有清熱解毒,疏風
散邪藥,可治頭瘟,如<普濟消毒飲>;配川芎,白芷可治風熱上攻及頭風熱痛,如<秘方茶調散>;配杏仁,桔梗,枳殼,梔子等,具有清肺利氣作用亦可配桑白皮,知母,麥冬等同用,如<清
肺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