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白皮飲

桑白皮飲

桑白皮飲由桑白皮(銼,炒)1兩半,赤芍藥1兩半,郁李仁(研)1兩半,百合1兩半,木通(銼)2兩,大腹5枚等成分製作而成。處方來源於《聖濟總錄》卷七十九。主治水氣,面目浮腫,胸滿短氣,小便不利等症狀。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桑白皮飲
  • 是否處方藥:處方藥
  • 主要適用症:肺氣壅熱,喘息咳嗽,不得安臥,咽嗌乾燥
  • 運動員慎用:非慎用
綜述,行水消腫,選方,名家論述,消腫止痛,解痙作用,功效,瀉火行水,處方來源,聖濟總錄,政和聖濟總錄,

綜述

桑白皮飲
【藥物組成】桑根白皮(銼)1兩半,木通(銼)1兩半,紫蘇莖葉1兩半,桔梗(炒)1兩半,大腹皮1兩半,款冬花1兩,紫菀1兩,檳榔1兩,旋覆花1兩,前胡(去蘆頭)半兩,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處方來源】《聖濟總錄》卷四十九。
【方劑主治】肺氣壅熱,喘息咳嗽,不得安臥,咽嗌乾燥。
【製備方法】上為散。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中盞,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日3次。

行水消腫

桑白皮飲成分桑白皮(《藥性論》),其異名桑根白皮(《本經》),桑根皮、桑皮(孟詵),白桑皮(《山西中藥志》)。為桑科植物桑除去栓皮的根皮。植物形態詳桑葉條。 性味:甘,寒。
①《本經》:甘,寒。
木通木通
②《別錄》:無毒。
③《藥性論》:平。
④《醫學啟源》:氣寒,味苦酸。歸經:入肺、脾經。
①《湯液本草》:入手太陰經。
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二經。
③《藥品化義》:入肺、大腸二經。
功用主治:瀉肺平喘,行水消腫。治肺熱喘咳,吐血,水腫,腳氣,小便不利。
①《本經》:主傷中,五勞六極羸瘦,崩中,脈絕,補虛益氣。
②《別錄》:去肺中水氣,唾血,熱渴,水腫,腹滿臚脹,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縫金瘡。
③《藥性論》:治肺氣喘滿,水氣浮腫,主傷絕,利水道,消水氣,虛勞客熱,頭痛,內補不足。
④孟詵:入散用,下一切風氣水氣。
⑤《滇南本草》:止肺熱咳嗽。
⑧《綱目》:瀉肺,降氣,散血。
⑦《本草求原》:治腳氣痹攣,目昏,黃疸,通二便,治尿數。
⑧《貴州民間方藥集》:治風濕麻木。

選方

①治小兒肺盛,氣急喘嗽:地骨皮、桑白皮(炒)各一兩,甘草(炙)一錢。銼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盞,煎七分,食前服。(《小兒藥證直訣》瀉白散)
②治咳嗽甚者,或有吐血殷鮮:桑根白皮一斤。米泔浸三宿,淨刮上黃皮,銼細,入糯米四兩,焙乾,一處搗為末。每服米飲調下一、二錢。(《經驗方》)
③治水飲停肺,脹滿喘急:桑根白皮二錢,麻黃、桂枝各一錢五分,杏仁十四粒(去皮),細辛、乾婪各一錢五分。
水煎服。(《本草匯言》)
④治小便不利,面目浮腫:桑白皮四錢,冬瓜仁五錢,葶藶子三錢。煎湯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名家論述

①李杲:桑白皮,甘以固元氣之不足而補虛,辛以瀉肺氣之有餘而止嗽。又桑白皮 瀉肺,然性不純良,不宜多用。
②《綱目》:桑白皮,長於利小水,乃實則瀉其子也,故肺中有水氣及肺火有餘者宜之。十劑雲,燥可去濕,桑白皮、赤小豆之屬是矣。宋醫錢乙治肺氣熱盛,咳嗽而後喘,面腫身熱,瀉白散。桑白皮、地骨皮皆能瀉火從小便去,甘草瀉火而緩中,粳米清肺而養血,此乃瀉肺諸方之準繩也。元醫羅天益言其瀉肺中伏火而補正氣,瀉邪所以補正也。若肺虛而小便利者,不宜用之。
③《藥品化義》:桑皮,散熱,主治喘滿咳嗽,熱痰唾血,皆由實邪郁遏,肺竅不得通暢,藉此滲之散之,以利肺氣,諸證自愈。故云瀉肺之有餘,非桑皮不可。以此治皮里膜外水氣浮腫及肌膚邪熱,浮風燥癢,悉能去之。
同甘菊、扁豆通塞熱壅,合沙參、黃芪止腸紅下血皆效。

消腫止痛

桑白皮飲成分赤芍藥,為毛茛科植物芍藥(野生種)、草芍藥、川赤芍等的根。行瘀,止痛,涼血,消腫。治瘀滯經閉,疝瘕積聚,腹痛,脅痛,衄血,血痢,腸風下血,目赤,癰腫。

解痙作用

鎮痛、 鎮靜、抗驚厥作用
桑白皮桑白皮
用壓迫小白鼠尾部測定痛閾的方法,芍藥甙及FM100(二者分別腹腔注射)鎮痛作用不顯著,如合併套用則起協同作用,口服給藥則無論單獨或合併套用均無鎮痛效果;用醋酸注射於小鼠腹腔,以扭體運動作為疼痛的指標,芍藥甙與FM100分別(腹腔注射)或合併套用均有顯著的鎮痛效果。芍藥甙有鎮靜作用,與FMl00合用能延長圜己巴比妥鈉對小白鼠的睡眠時間,對電驚厥無拮抗作用,但對五甲烯四氮唑引起的驚厥有弱的拮抗作用。芍藥浸膏能拮抗士的寧引起的驚厥。
性味:酸苦,涼。
①《本經》:"味苦,平。"
②《吳普本草》:"桐君:甘,無毒。岐伯:鹹。李氏:小寒。雷公:酸。"
③《別錄》:"酸,平微寒,有小毒。"
④《本草衍義》:"味澀苦。"
歸經:入肝、脾經。
①《珍珠囊》:"足太陰脾經。"
②《湯液本草》:"入手足太陰經。"
③《本草經疏》:"手足太陰引經藥,入肝、脾血分。"
④《藥品化義》:"入肝、小腸二經。"
⑤《本草經解》:"入心與小腸。"

功效

①《本經》:"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
②《別錄》:"通順血脈,緩中,散惡血,逐賊血,去水氣,利膀胱大小腸,消癰腫,時行寒熱,中惡腹痛,腰痛。"
③《藥性論》:"治肺邪氣,腹中疞痛,血氣積聚,通宣臟腑擁氣,治邪痛敗血,主時疾骨熱,強五臟,補腎氣,治心腹堅脹,婦人血閉不通,消瘀血,能蝕膿。"
宜忌:血虛者慎服。
①《本草經集注》:"須(一作'雷')丸為之使。惡石斛、芒硝。畏消石、鱉甲、小薊。反藜蘆。"
②《本草衍義》:"血虛寒人,禁此一物。"
③《本草經疏》:"赤芍藥破血,故凡一切血虛病,及泄瀉,產後惡露已行、少腹痛已止,癰疽已潰,並不宜服。"

瀉火行水

桑白皮飲成分木通,莖、枝和樹皮類,其別名通草、附支(《本經》)、丁翁(《吳普本草》)、丁父(《廣雅》)、葍藤(《本草經集注》)、王翁、萬年、萬年藤(《藥性論》)、燕蕧、烏蕧(《唐本草》)。原植物白木通又名:八月瓜藤、地海參,為雙子葉植物藥木通科植物白木通或三葉木通、木通的木質莖。瀉火行水。通利血脈。治小便赤澀,淋濁,水腫,胸中煩熱,喉痹咽痛,遍身拘痛,婦女經閉,乳汁不通。
性味歸經:苦,涼。
①《本經》:“味辛,平。”
桑白皮飲片桑白皮飲片
②《吳普本草》:“雷公:苦。”
③《別錄》:“甘,無毒。”
④《藥性論》:“微寒。”
⑤《海藥本草》:“溫平。”
入心、小腸、膀胱經
①《綱目》:“手厥陰心包絡,手足太陽小腸、膀胱。”
②《本草匯言》:“入手少陰、足太陽經。”
③《藥品化義》:“入脾、心、小腸、膀胱四經。”
④《本草經解》:“入手太陰肺經。”
⑤《要藥分劑》:“入心、腎、膀胱、小腸四經。”
考證:出自《藥性論》
①《本草經集注》:“通草,今出近道,繞樹藤生,汁白,莖有細孔,兩頭皆通,含一頭吹之,則氣出彼頭者良。或雲即葍藤莖。”
②《唐本草》:“通草,大者徑三寸,每節有二、三枝,枝頭有五葉,其子長三、四寸,核黑瓤白,食之甘美。南人謂燕覆,或名烏覆,今言葍藤,葍覆聲相近爾。”
③《本草圖經》:“通草,生石城山谷及山陽,今澤潞、漢中、江淮、湖南州郡亦有之。生作藤蔓,大如指,其莖幹大者,徑三寸,每節有二、三枝,枝頭出五葉,頗類石韋,又似芍藥,三葉相對,夏秋開紫花,亦有白花者,結實如小木瓜,核黑瓤白,食之甘美。正月、二月采枝陰乾用。或以為葡萄苗,非也。今人謂之木通。而俗間所謂通草,乃通脫木也。古方所用通草,皆今之木通。通脫稀有使者,近世醫家多用利小便。南人或以蜜煎作果,食之甚美,兼解諸藥毒。”
④《綱目》:“今之木通,有紫白二色,紫者皮厚味辛,白者皮薄味淡,《神農本草經》言味辛,《別錄》言味甘,是二者皆能通利也。”

處方來源

聖濟總錄

《聖濟總錄》又名《政和聖劑總錄》,200卷。是宋徽宗仿宋太宗詔編《太平聖惠方》之意的產物,但《聖濟總錄》在編排上已較《太平聖惠方》有明顯進步。如疾病分為66門,每門之下再分若干病證,就較《太平聖惠方》分1000餘門清晰明了,許多疾病的歸類也比較合理。其所錄方劑中,丸、散、膏、丹、酒劑等明顯增加,充分反映了宋代重視成藥的特點。北宋末年政府主持醫家編纂,以宋徽宗名義頒行。政和年間(1111~1118),徽宗趙佶詔令徵集當時民間及醫家所獻大量醫方,又將內府所藏的秘方合在一起,由聖濟殿御醫整理彙編而成。全書包括內、外、婦、兒、五官、針灸、養生、雜治等,共66門,而把運氣內容列於全書之首,這與宋徽宗崇信五運六氣學說有關。“運氣”之下還有“敘例”、“治法”等篇,相當於全書的總論部分,自“諸風”起至“神仙服餌”各門,相當於全書的各論部分。每門之中部有論說,詞簡義賅,總括本門,其下又分若干病證。凡病因病機、方藥、炮製、服法、禁忌等均有說明。全書共收載藥方約2萬首,既有理論,又有經驗,內容極為豐富。在理論方面,除引據《內經》 、《傷寒論》等經典醫籍,亦注意結合當時的各家論說,並加以進一步闡述,在方藥方面,以選自民間經驗良方及醫家秘方為主,療效比較可靠。本書較全面地反映了北宋時期醫學發展的水平、學術思想傾向和成就。
此書鏤板後未及刊印即被金兵掠運北方,南宋反未見次書。較早的刊本有金大定年間(1161~1189)和元大德四年(1300)刊本。

政和聖濟總錄

宋版《政和聖濟總錄》早已泯沒無存。此大德重校本為存世最早版本,惜現存各本皆殘。日本文化十三年(1814)東都醫學活字印本,即依此本排印。
論曰∶《內經》言,腎者,牝髒也。腎主水,故人勇而勞甚,則腎汗出。腎汗既出,復感於風,內不得入於臟腑,外不得越於皮膚,客於玄府,行於皮里,傳為腫,本之於腎,名曰風水。其脈自浮,其外證骨節疼痛而惡風,且身腫如裹水之狀,頸脈動、時咳者是也。
《金匱》方雲,脈浮而洪,浮則為風,洪則為氣,風氣相搏,身體洪腫,汗出乃愈。惡風者,為風水;不惡風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為黃汗。二者之證,不可不察。
治風水遍身腫,骨節疼痛,惡風腳弱,汗出不仁。麻黃石膏湯方。
麻黃(去根節六兩)石膏(八兩)甘草(炙二兩)白朮(三兩)附子(炮裂,去皮臍一枚)
上五味,咀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二盞,入生薑一棗大拍碎,大棗二枚劈破,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三,服訖復令汗出愈。
治風水,頭重面腫。蒼朮飲方。
蒼朮(米泔浸、切、曝乾)杏仁(去皮尖、雙仁,炒)赤茯苓(去黑皮)桑根白皮(各一兩半)商陸根(二兩半)連皮大腹(四枚)嫩楮枝(切三合)
上七味,咀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食前溫服,日三。
治風水,身體面目盡浮腫,腰背連引髀股滿,不能食。麻黃湯方。
麻黃(去根節三兩)桂(去粗皮二兩)甘草(炙一兩)附子(炮裂,去皮臍二枚)
上四味,咀如麻豆。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一棗大拍碎,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三。
治風水舉身腫滿,短氣欲絕。大豆湯方。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三兩)黃(銼一兩)防風(去叉)白朮(銼各一兩半)防己麻黃(去根節)赤茯苓(去黑皮)甘草(炙各二兩)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先用水三盞,煮大豆一合取熟,去,入酒一合,與藥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三。當下小便愈。
治風水面腫骨痛,惡風咳喘。防己飲方。
防己赤茯苓(去黑皮)桑根白皮羌活(去蘆頭各一兩)蒼朮(米泔浸一宿,切,焙)
上六味,咀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取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日三治風水脈浮,浮為在表,其人或頭面汗出,表無他病,但腰以下腫。防己湯方。
防己白朮(銼各二兩)甘草(炙一兩)黃(銼二兩半)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一棗大拍碎, 二枚劈,同煎至七分。
去滓溫服。如喘,加麻黃二兩去根節;身重,中不和,加桂二兩去粗皮;心下久寒,加細辛二兩去苗葉。服訖濃衣復取汗則愈。
治風水惡風,舉身悉腫,脈浮不渴,自汗而無大熱。越婢湯方。
麻黃(去根節三兩)甘草(炙一兩)石膏(碎二兩)白朮(四兩)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一盞半,生薑一棗大拍碎,棗二枚(劈),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再。如惡風,加附子一枚;咳嗽肺脹,加半夏一兩。
治風水遍身腫。橘皮湯方。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一兩楮白皮(炙,銼)一兩半桑根白皮(銼)二兩半紫蘇子(炒)二兩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一棗大(拍破),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