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特點
初孵幼蟲群集在桑葉背面取食葉肉,葉面呈現成塊透明斑。三次脫皮後分散取食成大
缺刻,僅留葉脈。為害春芽時,多由外層向內層剝食,造成冬芽凋枯,影響春蠶飼養。幼蟲體上有毒毛,觸及人體會引起紅腫疼痛,大發生時,可導致
桑毛蟲皮炎流行;觸及蠶體,能使家蠶中毒患黑斑病,結薄繭,產量下降。桑毛蟲年發生代次由北而南遞增,遼寧2代,珠江三角洲6代。以3、4齡幼蟲潛伏在樹幹隙縫、落葉、草叢中結繭越冬。繭層初期很薄,隨氣溫降低逐漸加厚。次年乾均氣溫12℃時大量出蟄。成蟲白天潛伏陰處,
羽化傍晚為多,有弱
趨光性。一雌產卵400粒左右,卵期4~7天。卵排不規則,初產時白色,後變黃色,卵塊表面覆有一層腹毛。幼蟲脫皮5、7次後化蛹,蛻皮上的毒毛仍有毒。幼蟲有群集為害習性,振盪受驚後吐絲下垂,三齡後分散,喜食嫩葉,老熟幼蟲沿主幹下爬,在樹幹近土縫中或樹幹隙縫中結繭化蛹。桑園附近有榆、楊、椰、梅等林木的地方發生量增多。桑毛蟲抗寒耐飢,在5℃下半個月不食不動不死。秋蠶用葉量大的蠶區桑毛蟲發生輕 。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12一18毫米,前後翅白色。雌蛾尾部有黃毛,前翅後緣有一茶褐色斑;雄蛾腹面從第三
腹節起有黃毛,前翅有二個茶褐色斑。後翅均無紋,緣毛很長。卵扁球形灰黃色,卵塊排列不規則,上蓋雌蛾尾部黃毛。成長幼蟲體長26毫米,黃色,有一條紅色
背線,頭部黑褐色。各節體上有很多紅、黑色毛疣,上生黑色及黃褐色長毛和松枝狀白毛。在腹部6、7兩節背面中央有一圓形突出黃色孔。蛹 長9一11毫米,圓筒形棕褐色,
臀棘較長,末端生細刺一撮。繭土黃色,長橢圓形,繭層薄,有毒毛。
生活史
生活史及習性
桑毛蟲以幼蟲吐絲結繭在桑樹或其它樹木枝幹裂縫、蛀孔等處越冬,並將體毛附著繭上。初結繭較薄,隨著氣溫下降,幼蟲吐絲加厚。進入越冬的時間一般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越冬幼蟲破繭而出,危害新芽,幼蟲破繭期與桑樹冬芽萌發期相吻合。而冬芽的萌發時間在不同年份由於氣候條件的影響也存在差異,越冬幼蟲對冬芽的危害最大。幼蟲蛻皮5~7次,經20~37天老熟化蛹,越冬幼蟲期可達250多天。成蟲夜間活動,有趨光性,日間常停伏桑葉叢中,夜間產卵於桑葉背面,成卵塊,上覆黃毛,產卵期4~8天。初孵幼蟲群集在葉背取食表皮和葉肉,4齡後分散取食且食量逐漸增大。幼蟲有
假死性,受到驚嚇即吐絲下垂,轉移到其它植株上危害。幼蟲自2齡後長出毒毛,隨著齡期增大,毒毛增多。幼蟲老熟後在桑葉背面,樹幹裂縫或樹幹的地面結繭化蛹。
危害與防治
危害:桑毛蟲是世界性害蟲。在中國,北起黑龍江伊春,南至廣東、台灣,均有分布。越冬幼蟲剝食桑枝冬芽,常整株吃光,影響春蠶飼料。其毒毛接觸蠶體,引起桑毛蟲螯傷症;接觸人體,引起桑毛蟲皮炎。除桑以外,也食害桃、李、蘋果、梨、梅、杏、楓楊、白楊等我種果樹和林木。
防治方法:
(1)人工摘除"窩頭毛蟲",即在低齡幼蟲集中一葉為害期.摘除2~3次,有明顯的降低為害效果。
(2)加強桑園管理,清除桑樹害蟲孽生地,儘可能在桑園圍不種植榆、槐、楊、梅、椰等林木。
(3)生物防治:利用桑毛蟲核型多角體病毒防治幼蟲,桑毒蛾絨繭蜂、桑毛蟲黑卵蜂都是有效天敵。
(4)藥劑防治 第一、打好"關門蟲"。中、晚秋蠶結束,及時用20%
氰戊菊酯6000一8000倍液噴灑,還可兼治
桑螟、
燈蛾等其他害蟲。第二、白條治蟲。未打"關門蟲",次年春桑毛蟲嚴重桑園 ,可在害蟲出蜇完畢時用50%
甲胺磷乳油。1000-1500倍防治,或用25%
喹硫磷乳油1500倍液噴治。第三、采葉期防治。先留出稚蠶專用桑園,然後施用短效性農藥。如用80%敵敵畏乳油l000倍液;或50%辛硫磷1500倍液;或60%雙效磷1500倍液噴霧。如桑園邊上有桑毛蟲取食的樹種,亦應同時用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