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比(案戶比民)

案比

案戶比民一般指本詞條

案比又稱案戶比民,是漢代的戶口登記與核查,這是戶籍管理的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東觀漢記》稱:“方今八月案比之時,謂案驗戶口次比之也。”《後漢書·江革傳》李賢注“案比”道:“案驗以比之,猶今貌閱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案比
  • 別名:案戶比民
  • 所處時代:漢代
  • 出處:《東觀漢記
解釋,由來,歷史發展,早期發展,更正,另一種方式,朝代簿籍,

解釋

案戶比民:清理戶籍人口。《後漢書·禮儀志中》:“仲秋之月,縣道皆案戶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哺之以糜粥。

由來

中國歷代政府為掌握戶口數量而設定的一種簿籍登記制度。至遲在戰國時期已建立了這種制度。秦始皇十六年(前231),命令男子不論是否成丁,一律登記年齡,補充了舊有的戶籍制度。漢代戶籍又稱名數。漢代政府非常重視戶口數,它是政府制士處民,徵收貢賦,製造器物,規定祿食,興發力役,組織軍旅的基本根據。漢沿襲前代舊制,每年縣、道官吏負責進行登記驗查戶口,當時稱為案戶比民或案比。
案比
秦始皇
戰國以來,秦即實行戶口調查登記。漢沿襲前代舊制,每年縣、道官吏負責進行登記驗查戶口,當時稱為“案戶比民”或“案比”。案比的時間規定在八月。漢初採用秦歷,以十月為歲首,八月案比,九月造冊,適值歲末結束。
這時也是一歲田功告竣的時候。案比時民戶每人均須親身到場。據《後漢書·江革傳》記載,每歲案比,江革自己輓車送母親到縣廷接受主吏驗視,可見漢代案比的嚴格。在案比的基礎上,縣、道編造戶籍戶籍的內容,包括每戶男女人口姓名、年齡、籍貫、身分、相貌、財富情況等。漢縣、道有戶曹,主管戶口簿籍。編造戶籍應屬戶曹職掌。
歲終時,縣、道上計於所屬郡國,郡國上計於中央。丞相或三公之下也設戶曹主管全國戶籍上計項目有本縣、郡戶籍民數、墾田數量、錢穀入出、“盜賊”多少等,戶籍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內容。

歷史發展

早期發展

長期以來,人們多認為漢代統一是八月案比,而且,有關案比時間的記載也的確基本上都在八月,如除上引《東觀漢記》外,又有《周禮·地官司徒·小司徒》“及三年大比”,鄭玄註:“大比,謂使天下更簡閱民數及其財物也” 。鄭眾云:“五家為比,故以比為名,今時八月案比是也”。賈公彥疏:“漢時八月案比而造籍”。《呂氏春秋·仲秋紀》高誘注亦云:“今之八月比戶,賜高車鳩杖粉粢時也”。
《續漢書·禮儀志》的記載與之類似:“仲秋之月,縣道皆案戶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八十、九十禮有加賜” 。《金石萃編》卷一八收有中平三年褒揚盪陽令張遷碑,碑文曰:“八月算民,不煩於鄉”。《後漢書·皇后紀序》亦言:“漢法常因八月算人” 。“案比造籍”之後,各縣要將案比後的戶口等項數字上報郡國,郡國在九月派上計吏上報漢政府,上計之計,指計簿,如《續漢書·禮儀志》云:“計者,計簿也”。其中,戶口狀況是核心內容,《後漢書·光武紀》:“遣使奉計”李賢註:“計,謂庶人名籍”。
案比
《兩都賦》

更正

需要指出的是,我們認真瀏覽一下上述史料記載,可以發現:所謂“八月案比”,都是東漢一代的史料,所以,如果說東漢時代是八月案比,九月上計,則毫無問題,但若放之於西漢,則不免讓人質疑。西漢時期有關這方面的史料,常被人引用的是《漢書·高帝紀》五年的記載:“八月,初為算賦”。但這裡看不出案比的意思,所以如淳反以《漢儀志》“民年十五以上到五十六出賦錢,人百二十為一算”作注。查檢西漢時代史料,引入注意的是西漢的上計不是仲秋八月,而是都在春間舉行。下引幾條史料予以證明:班固《東都賦》:“春至三朝,會同漢京,是日也,天子受四海之圖籍”。
《漢書·武帝紀》:“(元封五年,春三月)還至泰山……因朝諸侯王列侯,受郡國計” 。(師古註:“計,若今之諸州計帳也)” 。 “(太初元年春)還受計於甘泉”。 “(天漢三年三月)行幸泰山修封,祀明堂,因受計” 。“(太始四年春三月)行幸泰山……因受計”。《淮南子·時則》“三月官鄉”,高誘注曰:“三月料民戶口故官鄉也。”官有官府、官舍之意。《禮記·玉藻》“在官不俟屨”註:“官謂朝廷治事處也”。這樣,“官鄉”就可解釋為將官府移往鄉中辦公。原因是三月料民戶口。我們可以認為,西漢是在春間行案比之事。
漢代案比的時間西漢為春間,東漢為仲秋,案比方法概有二種:一種是集縣內民眾至縣衙所在地,統一案驗、登記,驗視地點在戶曹。如韋昭《釋名》中所言:“戶曹,民所群聚也”。“《後漢書·江革傳》載:“建武末年,(江革)與母歸鄉里。每至歲時,縣當案比,革以母老,不欲搖動,自在轅中輓車,不用牛馬,由是鄉里稱之曰‘江巨孝’” 。

另一種方式

另一種方式是縣衙有關官吏直接到各鄉進行案比。如前述“三月官鄉”當為此義;又前引張遷碑言其“八月算民,不煩於鄉”,深受民眾稱頌,應當也是因不將民集於縣廷,而是下鄉案驗,所以下面接著寫道:“隨就虛落,存恤高年。”這一種方式應當是比較普遍的形式,下鄉案驗,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核實人戶,另一方面可以同時進行家貲估定,何樂而不為?

朝代簿籍

1、秦始皇十六年(前231),命令男子不 論是否成丁,一律登記年齡,補充了舊有的戶籍制度。漢代戶籍又稱名數。漢代政府非常重視戶口數,它是政府制士處民,徵收貢賦,製造器物,規定祿食 ,興發力役,組織軍旅的基本根據。漢沿襲前代舊制,每年縣、道官吏負責進行登記驗查戶口,當時稱為案戶比民或案比 ,在案比的基礎上,縣、道編造戶籍。戶籍的內容包括每戶男女人口、姓名、年齡、籍貫、身份、相貌、財富情況等。
2、三國戰亂,民多脫籍。西晉統一全國後,國家戶籍制度開始趨於穩定。時戶籍皆用經過藥物處理的黃色的木牘,故稱黃籍。東晉南朝承西晉之制,仍用黃籍,但卻有為僑居江南的北方流民所設立的臨時戶口,時稱白籍。凡入白籍者 ,無徭役賦稅。
3、唐代戶籍主要包括戶口、土地、賦役三項內容。規定三年一造,其依據是每年登記一次的計帳和手實編寫。
4、宋代版籍有戶口版籍和二稅版籍。戶口版籍有時簡稱版籍或戶籍,又稱人戶產業簿、丁產等第簿,或五等簿、五等丁產簿等。二稅版籍又稱稅租簿、夏秋稅簿、夏秋稅管額帳等。
5、蒙古建國(1206)之初,即按千戶制編籍全國遊牧民 ,共編九十五千戶,並在成吉思汗子弟中實行領民分配這些都登記在青冊上。
6、清沿明制,以丁口定賦役,需確查人丁數目,據以征丁賦,故有編審戶口制度。大致為五年編審一次。編審辦法 ,將戶分軍、民、匠、灶四籍,各定上中下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