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竹杖引贈章留後

《桃竹杖引贈章留後》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此詩是公元七六三年冬杜甫由閬中回梓州時作。此詩語多讚美,而言存規諷。沈德潛《杜詩偶評》云:“字字騰擲跳躍,何等筆力!”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點評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桃竹杖引贈章留後
江心蟠石生桃竹,蒼波噴浸尺度足⑵。
斬根削皮如紫玉,江妃水仙惜不得⑶。
梓潼使君開一束,滿堂賓客皆嘆息⑷。
憐我老病贈兩莖,出入爪甲鏗有聲⑸。
老夫復欲東南征,乘濤鼓枼白帝城⑹。
路幽必為鬼神奪,拔劍或與蛟龍爭⑺。
重為告曰⑻:杖兮杖兮,爾之生也甚正直,慎勿見水踴躍學變化為龍⑼。
使我不得爾之扶持,滅跡於君山湖上之青峰⑽。
噫!風塵澒洞兮豺虎咬人,忽失雙杖兮吾將曷從⑾?

作品注釋

⑴桃竹一名桃枝竹,今名棕竹,四川特產。左思蜀都賦》“靈壽桃枝”,劉淵林註:“桃枝,竹屬,出墊江縣(唐改曰合州),可以為杖。”按《新唐書·地理志》載合州土貢尚有“桃竹箸(筷子)”。“引”是曲調之名,漢樂府有《箜篌引》。章留後,章彝。留後是官名,始於唐中葉。凡節度使出缺,由部屬代領其眾,稱為留後,意謂留主後務。章以刺史攝行東川節度使職權,故稱章留後。
⑵此二句寫出生之地。江心,江中。尺度足,長短適合拄杖的尺度。
⑶此二句寫其奇異,連神仙也愛。江妃和水仙,泛指男女水神,因竹生江心。
⑷此二句寫章以杖遍贈賓客。一束,一捆。梓潼,即梓州。章為刺史,故又稱為使君。
⑸此二句寫章贈己獨厚。兩莖,兩根。桃竹節密而中實,故拄地鏗然作響。
⑹此二句寫贈杖很及時。東南征,出峽東遊。白帝城在四川奉節縣,為出峽必經之地。枼,音曳。鼓枼,盪槳。
⑺此二句再寫杖之珍貴,與“江妃”句同一手法。
⑻重,讀平聲。“重曰”和“亂曰”,都是辭賦中的習用語(漢樂府中也有用“亂曰”的),有總結上文、重點突出的作用;故經常出現在一篇的結尾。這裡“重為告曰”,是說更有所奉告。
⑼爾,指桃竹杖。《後漢書》卷一百十二(下)《費長房傳》:“長房辭歸,翁(壺公)與一竹杖曰:‘騎此任所之,則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葛陂中也。’長房乘杖,須臾來歸。即以杖投陂,顧視則龍也。”(亦見《神仙傳》卷五)又《晉書》卷三十六《張華傳》:晉時鬥牛間常有紫氣,張華問雷煥,知是劍氣,乃以煥為豐城令。煥到縣,乃掘縣獄深四丈余,得劍兩枚,一送張華,一自佩。華誅,失劍所在;煥卒,其子持劍過延平津,“劍忽於腰間躍出墮水,使人沒水取之,不見劍,但見兩龍,各長數丈。”這一句實兼用這兩個故事。龍,封建時代用以象徵人君,這裡暗諷章彝不要步當時軍閥後塵,割據一方,搞獨立王國。
⑽滅跡,猶掃跡或絕跡,是說不能去遊歷。君山一名湘山,在洞庭湖中,周七里有奇,正對岳陽縣城西門之岳陽樓。李白詩:“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可想見境界之美。
⑾結語綰合時事。澒洞,猶瀰漫。豺虎,喻寇盜。雙杖,應“兩莖”。曷從,何從。是說無從走出此豺虎之窟。杜甫詩:“膽銷豺虎窟,淚入犬羊天。”(《覽鏡呈柏中丞》)

點評鑑賞

《唐詩歸》:
鐘惺曰:調奇,法奇,語奇。而無潑撒之病,由其氣奧故也。
杜臆》:
珍愛(桃竹杖)之極,遂想到鬼奪、龍爭、真是奇怪。至“重為告”以下,又換一意,變幻恍惚,不可端倪。……起來六句,用韻參錯,不可拘束。只“江妃水仙”句便奇,後來俱從此脫化。佘謂:“老去詩篇渾漫與”是實話。廣德以來之作,俱是漫興。而得失相半,失之則淺率無味,得之則出神入鬼。如此等詩,俱非苦心極力所能至也。
《杜詩說》:
一竹杖耳,說得如此珍貴,便增其詩多少斤兩。一轉用“重為告曰”,蓋詩之變調,而其源出於騷賦者也。
《義門讀書記》:
此篇以平、入通押,皆入鼻音也。
《杜詩詳註》:
宋之問騷體詩有《嵩山天門歌》,……此杜詩《桃竹杖引》所自出。然杜之靈奇,卻勝於宋之雋麗矣。朱鶴齡曰:此詩蓋借竹杖,規諷章留後也。既以“踴躍為龍”戒之,又以“忽失雙杖”危之|其微旨可見。
唐宋詩醇》:
奇變酷似太白,老杜真乃無所不有。
唐詩別裁》:
猶楚詞之“亂曰”(“重為告曰”句下)字字騰擲跳躍(“慎勿見水”句下)。凌空超忽,橫絕一時。
《杜詩心解》:
人知後段之奇,而不知其根已伏於“江妃水仙”之句,其緒再引於“鬼神奪”而“蟻龍爭”之句。……“爾生正直”,應“江妃水仙”以上等語。“見水”、“滅跡”,應“鬼神”、“蛟龍”以上等語,合前後觀之,可知文欲出奇、先著呆語不得。而出奇之處,又離宗不得。
《杜詩鏡銓》:
長短句公集中僅見,字字騰擲跳躍,亦是有意出奇。
《峴傭說詩》:
《桃竹杖引》戒章留後之不臣,詞意危迫;然章法離奇,似《離騷》之辭,初學不可輕效。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天寶三載(744年),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後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後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不久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旋棄官居秦州,未幾,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舉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詩經》以來注重反映社會現實的優良文學傳統,成為古代詩歌藝術的又一高峰,對後世影響巨大。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杜甫像杜甫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