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行》是宋朝王安石所寫的一首古詩。全詩一反歷來桃源詩以景象描寫為主的傳統,而主要由議論出之;作者洗削桃源傳說的神仙色彩,而著眼於歷史的興亡,展示一個真實存在的人間世界。詩中既表達了對亂世的不滿,又道出了對“雖有父子無君臣”的淳樸平等社會的嚮往,反映出作者致君堯舜的理想,充分體現政治家的詩作特點。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桃源行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全宋詩》
- 文學體裁:七言古詩
- 作者:王安石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白話譯文
創作背景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名家點評
作者簡介
![桃源行(王安石詩作) 桃源行(王安石詩作)](/img/0/6ec/nBnauUmY4EGNycjZzYjY2kDM4I2YiJDZxkjNxI2YidTYjdDZzY2YwUGMzc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桃源行》是宋朝王安石所寫的一首古詩。全詩一反歷來桃源詩以景象描寫為主的傳統,而主要由議論出之;作者洗削桃源傳說的神仙色彩,而著眼於歷史的興亡,展示一個真實存在的人間世界。詩中既表達了對亂世的不滿,又道出了對“雖有父子無君臣”的淳樸平等社會的嚮往,反映出作者致君堯舜的理想,充分體現政治家的詩作特點。
《桃源行》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樂府詩。此詩取材於陶淵明的散文《桃花源記》,詩中將“桃花源”中的雲、樹、花、竹、雞犬、房舍以及閭巷、田園等描繪成一...
《桃源行》是宋朝王安石所寫的一首古詩。全詩一反歷來桃源詩以景象描寫為主的傳統,而主要由議論出之;作者洗削桃源傳說的神仙色彩,而著眼於歷史的興亡,展示一個...
初山微畫雕《桃源行》用一塊扇形彩色杜陵石來雕刻,透過形象的微畫雕畫面來開拓王維《桃源行》詩境,描繪作者及廣大勞動人民所嚮往的一種理想境界。“春來遍是...
1. 楷書·桃源行 .國家圖書館.2014-06-13[引用日期2014-06-13] 詞條標籤: 文化, 書法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3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初山微畫雕《尋幽覽勝桃源行》透過形象的微畫雕畫面來開拓王維《桃源行》詩境,描繪作者及廣大勞動人民所嚮往的一種理想境界。“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桃源行送友》是唐代武元衡創作的一首詩。...... 《桃源行送友》是唐代武元衡創作的一首詩。目錄 1 作品原文 2 作者簡介 桃源行送友作品原文 編輯 ...
《武陵行》、張斛《武陵春曉》、唐庚《武陵道中》、胡浚《武陵竹枝詞》(六首...唐王維《桃源行》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
《桃源圖》是唐朝文學家韓愈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此詩巧妙地借王維、劉禹錫等的“桃源仙境”之說,摒排眾議,指出朝代神仙之說的荒唐,認為桃園的本來面目只不過...
《桃源行送張頡仲舉歸武陵》是由宋代大詩人王令創作的一首宋詞,膾炙人口,流傳至今,現已收藏於唐詩宋詞之中。...
有對話,描寫具體,富於小說色彩;《詩》的語言比較質樸,記述桃源社會的情形更加...《桃源行》 【宋代】賀鑄 流水長煙何縹緲。 詰,逗漁舟小。夾岸桃花爛。 蕭閒...
王維《桃源行》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去津。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平陸。遙看一處攢雲樹,近入千家散花竹。...
1. 《桃源勿遽返,再訪恐君迷?》---王維八次桃源行試探 .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14-08-10] 詞條標籤: 文化, 出版物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作品簡介詩詞名:武陵桃源送人作者:包融體裁:七絕韻律:押麻韻朝代:唐出處:全唐詩第114卷第008首...
中國愛情之都、養生福地、休閒天堂——桃花源,是1600多年前我國東晉大詩人陶淵明《桃花源記》所描述的世外桃源真跡。桃花源始建於晉,初興於唐,鼎盛於宋,大毀...
來雕刻,作品利用石頭天然色澤,以朏頭後山一處鮮為人知的“桃花源”為素材,用直觀畫面刻畫了在祖國大好山河,處處可見到“坐看紅樹不知遠,桃花滿溪水似鏡”的桃源...
桃花溪因桃花林而得名,唐王維《桃源行》詩:“漁舟逐水愛山村,兩岸桃花夾古津。……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也許,王維曾來過此地興游。桃花源...
《次韻弟觀用王介甫桃源行韻寫感為西湖行》是宋代詩人陳著所作詩詞之一。...... 《次韻弟觀用王介甫桃源行韻寫感為西湖行》是宋代詩人陳著所作詩詞之一。...
徐書信《桃源行》流鶯春氣暖,畫棟蘭舟疏。何地覓桃源,青溪花落處。唐寅《桃花庵歌》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王維《桃源行》有:“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平陸。”參考資料 1. 隈隩 .線上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8-10-01] 詞條標籤: 語言, 字詞 ...
”掃花”一詞作為一種雅致的境意出現,最早見之於唐代詩人、山水畫家王唯的詩歌《桃源行》,即“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稍晚於王唯的杜甫《客至》一...
唐王維 《桃源行》:“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游衍。” 明沈德符 《野獲編補遺·著述·經傳佚書》:“二書(指《顏子》、《儀禮》)無論真偽,當非 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