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梨小食心蟲綠色防控技術規程

桃園梨小食心蟲綠色防控技術規程是2019年10月10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桃園梨小食心蟲綠色防控技術規程
  • 外文名: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oriental fruit moth (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in peach orchard
  • 實施日期:2019年10月10日
  • 發布日期:2019年10月10日
  • 標準編號:T/YSSMT 201—2019
起草人,起草單位,主要內容,

起草人

堵墨、華曹傑、沈斐、王正耀、高寒、周波、虞華雄、馬曉鋒、王汝艷、金唯新、朱瑜超、吳琳琳、萬成東等。

起草單位

無錫市惠山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站、無錫市惠山區陽山水蜜桃桃農協會、無錫陽山水蜜桃有限公司、無錫市惠山區陽山鎮農業服務中心、惠山區玉祁街道農技站、無錫市惠山區洛社鎮農業服務中心、無錫市陽山水蜜桃產業研究所、濱湖新區農業農村局。

主要內容

桃園梨小食心蟲綠色防控技術規程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桃園梨小食心蟲綠色防控的術語和定義、防治策略及防控技術。
本標準適用於陽山水蜜桃桃農協會各生產基地和成員單位及授權生產單位桃園梨小食心蟲的綠色防控。
2 規範性引用檔案
下列檔案對於本檔案的套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檔案,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於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檔案,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於本檔案。
GB/T 8321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GB 4285 農藥安全使用標準
NY/T 5114 無公害食品 桃生產技術規程
NY/T 2685 梨小食心蟲綜合防治技術規程
NY/T 2039 梨小食心蟲測報技術規範
NY/T 393 綠色食品 農藥使用準則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檔案。
3.1 梨小食心蟲[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
別稱梨小蛀果蛾、東方蛀果蛾、梨姬食心蟲、桃折梢蟲,簡稱“梨小”。
屬鱗翅目 Lepidoptera、卷蛾科 Tortricidae、小食心蟲屬Grapholita Treitschke,是危害桃、蘋果、梨、李、杏、海棠、櫻桃、楊梅、棗、枇杷等果樹的重要雜食性蛀果害蟲。
屬鱗翅目、卷蛾科、小食心蟲屬,是危害桃、蘋果、梨、李、杏、海棠、櫻桃、楊梅、棗、枇杷等果樹的重要雜食性蛀果害蟲。
3.2 綠色防控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指從農田生態系統整體出發,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積極保護利用自然天敵,惡化病蟲的生存條件,提高農作物抗蟲能力,在必要時合理的使用化學農藥,將病蟲危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3.3 性信息(sex pheromone)
昆蟲成蟲分泌和釋放的,對同種異性個體有引誘作用的信息化學物質。
3.4 性誘劑(sex attractant)
昆蟲成蟲分泌的引誘異性的信息素,或人工合成的有類似效應的化合物。
3.5 誘芯(lure)
含有昆蟲性誘劑的載體。
3.6 迷向防治(mating disruption)
利用昆蟲性信息素或其人工合成物迷惑、干擾昆蟲雌雄成蟲間的正常性信息聯繫,使雄性成蟲失去對雌性成蟲的定向能力而不能進行交尾,從而達到降低蟲口密度的方法。
3.7 誘捕防治(mass trapping)
利用昆蟲性誘劑誘捕器大量誘殺雄性成蟲,改變田間雌雄成蟲的性比,減少雌雄成蟲的交尾機率, 從而達到降低蟲口密度的方法; 或利用昆蟲食誘劑誘捕器大量誘殺性成蟲,減少成蟲數量, 從而達到降低蟲口密度的方法。
4 防控策略
在保障桃果質量安全和果園生態安全的前提下,梨小食心蟲的防控堅持以農業生態防控為基礎、優先採用理化誘殺和生化防控技術、大發生時進行應急化學防治的策略。
5 防控技術
5.1 農業生態防控
5.1.1 合理布局果園
建立新果園時,避免桃樹與梨小食心蟲其他寄主果樹混栽,或桃園與梨小食心蟲其他寄主果園間隔3km以上。
5.1.2 殺滅越冬幼蟲
果實採收前,在距離樹幹基部20cm處綁縛由瓦楞紙製成的誘蟲帶或草束、布條、麻袋片等,誘集脫果幼蟲在其中越冬,冬季修剪時取下集中燒毀;或者是11月至翌年2月桃樹休眠期,徹底刮除樹幹和主枝上的老粗翹皮,並清掃果園中的枯枝落葉,集中深埋或燒毀;冬季深翻樹冠下的土壤20 cm以上,使在表土層中越冬的老熟幼蟲深埋,不能羽化出土;也可以採用桃-雞等種養結合的生產模式,增加果園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雞的飼料、餵養,禽病防治均應採取綠色生產要求。
5.1.3 清除蟲梢蟲果
4月下旬至7月中旬,在桃園中經常檢查並及時剪除剛剛開始萎蔫的桃樹新梢,並集中深埋;6月中旬至8月下旬,及時摘除桃園中的蟲果,撿拾落果,並集中深埋。
5.1.4 生草涵養天敵
可採用行間人工種草或自然生草的方式,人工種草宜種植豆科綠肥(紫花苜蓿、毛苕子、箭筈豌豆、蠶豆、大豆),以及驅避和誘集植物(紫葉蘇、薄荷、蒲公英、大蒜、大蔥、韭菜、辣椒、花椒、洋蔥、菠菜、芝麻)。種草與生草相結合,草高影響果園作業時應割刈覆蓋樹盤,輪流割刈,留用一部分,便於昆蟲遷徙覓食聚居。
5.2 理化誘殺防控
5.2.1 果實套袋
桃樹果實套袋掌握在5月中下旬完成,選用防蟲果實套袋,套袋前噴施1次防治果實梨小食心蟲和其他病蟲害的藥劑,套袋時注意紮緊袋口。
5.2.2 迷向防控
3月15日左右,桃樹開花初期,在桃樹中上部(從下而上垂直高度的四分之三處)枝條上懸掛梨小食心蟲迷向絲,每666.7 m2懸掛33-40根或按產品說明規定使用,全園(包括幼樹)均勻懸掛,同時根據迷向絲產品的持效期按時進行更換。大面積連片、連續多年使用效果更好。
5.2.3 食誘防治
春季桃樹開花初期,在桃園樹冠的背陰處懸掛糖醋液誘捕水盆誘殺梨小食心蟲成蟲。 糖醋液配比為糖:乙酸:乙醇:水=3:1:3:120。注意在糖醋液中加少許敵百蟲殺蟲劑。誘捕用的水盆選用直徑20cm~25cm的硬質塑膠盆,誘捕水盆懸掛高度1.5m左右, 每畝等距離懸掛誘捕水盆5個~10個,糖醋液10d~15d更換1次。雨後注意及時更換糖醋液。如天氣炎熱,蒸發量大時,應及時補充糖醋液。
5.3 生物防控
5.3.1 赤眼蜂防治
選擇當地梨小食心蟲卵中的優勢種赤眼蜂,用柞蠶卵或米蛾卵等中間寄言繁殖,在桃園中釋放防治梨小食心蟲。自每代梨小食心蟲卵始盛期開始釋放赤眼蜂,每隔3d~5d釋放1次,每代卵期放蜂3次,每次每666.7m2放蜂30000頭。
5.3.2 生物農藥防治
宜使用生防真菌(如100億孢子/克 白僵菌600-800倍液、80億孢子/毫升金龜子綠僵菌1000倍液、60克/升乙基多殺菌素1000-1500倍液等菌體或發酵代謝產物)、生防細菌(如320000IU/毫克 蘇雲金桿菌333-500倍液、100億孢子/毫升短穩桿菌800-1000倍液)、昆蟲病原病毒〔如核多角體病毒(NPV)、質型顆粒體病毒(CPV)和顆粒體病毒(GV)〕等防治梨小食心蟲。
5.4 化學防治
5.4.1 防治適期
5.4.1.1 成蟲預測法
每年3月1日,春季桃樹開花前,選用性信息素含量200ug的標準誘芯,在桃園進行梨小食心蟲成蟲發生動態監測,當每次成蟲連續出現且數量顯著增加時,表明進入成蟲羽化盛期,越冬世代5d~7d後、其它世代4d~5d後即為卵孵盛期,此時即為桃園梨小食心蟲的藥劑防治適期。
5.4.1.2 幼蟲預測法
在春夏季定期進行折梢率調查,夏秋季定期進行蟲果率調查,剝查折梢和蟲果中的梨小食心蟲幼蟲,採用歷期法預測下一蟲態發生時間及防治適期。
5.4.2 防治指標
單個誘捕器一周累計誘到成蟲5頭或折梢率達到3%。
5.4.4 施用方式
根據預測預報結果,採用“統一時間、統一配方、統一方法”的統防統治模式,開展全區域集中用藥。
5.4.5 藥劑選擇
按NY/T 393 《綠色食品 農藥使用準則》要求,選用綠色安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進行應急防治,並注意交替使用、單季最多使用次數和安全間隔期等事項。推薦使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安全間隔期21天,每季最多使用2次;2.5%聯苯菊酯微乳劑1000-1500倍液,安全間隔期10天,每季最多使用3次;35%氯蟲苯甲醯胺水分散粒劑7000-10000倍液,安全間隔期7天,每季最多使用2次;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水分散粒劑2000-4000倍液,安全間隔期14天,每季最多使用2次。
6防控記錄
詳細記載防控物資購買使用情況(包括:銷售單位、農藥名稱、含量、劑型、數量、生產廠家、登記證號、用途、使用方法等)及農業、理化等防控措施落實時間,記錄資料至少保存兩年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