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淮14號

桂淮14號

作物種類:淮山

審定編號:桂審薯2016017號

品種名稱:桂淮14號

選育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是利用收集的欽州野生品種資源的變異植株,經篩選和選育而成,野生品種資源編號為GY126。

基本介紹

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要點,審定意見,

特徵特性

一年生或多年生纏繞性藤本作物,桂南地區生育期為180天,桂中地區為200天。莖右旋,四棱型,棱翼較明顯,帶淡紫色,主莖較粗,長3.5-5.0米;葉片寬大,主莖葉片長16.0-18厘米,寬9.5-12.0厘米,闊心形,基部呈深心形,先短急尖,葉色由紫綠色變為綠色;網狀葉脈,基出脈7-9條;葉柄兩端均帶紫紅色;葉序,下部互生,中部、上部及多分枝多位對生,少數互生;葉腋間部長或少長零餘子;薯形圓柱型,薯長40-60厘米,薯徑約5-9厘米,薯皮光滑,鬚根少,薯皮隨著塊莖成熟度由紫紅色逐漸變為褐色,薯肉淡紫色。鮮薯總澱粉含量23.4克/100克,乾物質含量28.7克/100克,可溶性糖含量0.23克/100克,蛋白質含量2.91克/100克,花青素含量5.2毫克/100克。

產量表現

2012-2013年在南寧市武鳴縣、隆安縣以及賓陽縣等地進行品系比較試驗兩年平均畝產為2098.1公斤,比桂淮6號增產16.7%。2014年在南寧武鳴、隆安、欽州市、玉林市等生產試驗,畝產1975.6-2167.9公斤。2015年在在隆安縣進行田間查定,畝產2958.6公斤。

栽培要點

1、選擇土層較厚的耕地、坡地,經深松整地後種植。本品種可採用粉壟(打溝)、定向結薯等栽培方法進行整地;粉壟(打溝)栽培深度為60厘米即可。注意輪作換茬。2、選擇無病、無蟲、生長健壯的薯塊作種薯。按照皮多傷口少的原則切塊,長度5-6厘米,用草木灰或石灰蘸塗傷口;桂北地區可在種植前15-20天進行切種催芽後種植,以保證全苗。3、桂南地區一般在3月上旬-4月上旬種植,桂中地區一般在3月中旬-4月中旬種植,桂北地區一般3月下旬-4月下旬,每畝種植1500-1800株左右。4、施足基肥,每畝施腐熟農家肥750公斤左右,或複合肥50-60公斤。出苗後,苗高10-15厘米時進行間苗;生長中期視苗勢施肥,每畝施複合肥(硫酸鉀複合肥為宜)10-15公斤;薯塊膨大期,結合噴灌或滴灌施肥,每隔10-15天兌水淋複合肥1次,主要以硫酸鉀為主。整個生育期保持土壤濕潤,以利結薯伸長膨大;薯塊至成熟期切忌漬水。5、一般可以不搭架,讓藤蔓自然鋪地生長,有條件的出苗後可搭架引蔓。中期要注意適當控苗。6、注意防控炭疽病。預防辦法:一是注意減少人為踩踏,以免造成損傷感染病害;二是噴灑托布津800倍液或多菌靈500-800倍液、或咪鮮胺乳液800倍液、或炭特靈500-800倍液預防該病。蟲害方面,發現有葉蜂、斜紋夜蛾為害,可用2.5%功夫乳油2000倍。

審定意見

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非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通則,通過審定,可在廣西淮山產區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