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名詞解析,不同詩歌理論下的格調論,倡導原因,後七子的格調論,
名詞解析
格調,即體格聲調,最早的解釋包括思想內容和聲律形式兩方面,如《文鏡秘府論·論文意》所說“意是格,聲是律,意高則格高,聲辯則律清”,就是從這兩方面著眼的。在唐代以後的詩歌理論中,常常談及詩的“格”、“調”。如唐代皎然《詩式》提到“格高”、“體貞”、“調逸”、“聲諧”;宋代姜夔《白石道人詩說》提到“意格欲高”,“句調欲清、欲古、欲和”;嚴羽《滄浪詩話》認為“詩之法有五:曰體制,曰格力,曰氣象,曰興趣,曰音節”;明代李東陽《懷麓堂詩話》認為“詩必有具眼,亦必有具耳,眼主格,耳主聲”,等等。這些詩論家都很重視詩的格調,但還沒有把它作為論詩的決定性環節。到明代前後七子,才把格調作為一個決定性環節來構成他們的詩歌理論。
不同詩歌理論下的格調論
前後七子的詩歌理論並不完全一致,但格調在他們的詩歌理論中都占有比較突出的地位。前七子的代表人物李夢陽強調“格古,調逸”(《潛虬山人記》),稱“高古者格,宛亮者調”(《駁何氏論文書》)。後七子的代表人物王世貞認為:“才生思,思生調,調生格。思即才之用,調即思之境,格即調之界。”(《藝苑卮言》)他們都把格調作為論詩的重要環節。李夢陽還說:“詩至唐,古調亡矣,然自有唐調可歌詠,高者猶足被管弦。宋人主理不主調,於是唐調亦亡。”(《缶音序》)王世貞也說:“余所以抑宋者,為惜格也。”(《宋詩選序》)他們認為,漢魏及盛唐以後,詩的格調下降了。所以他們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主張從格調入手去模擬漢魏盛唐的詩歌。
倡導原因
前後七子的格調說是為反對明初台閣體的萎弱詩風而提出的,在當時起了積極的作用,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由於它的實質是提倡擬古主義,所以很快就受到李贄、湯顯祖、“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等具有進步傾向的思想家和文學家的批評。到了清代前期,王夫之、葉燮又從詩歌美學的理論高度,繼續對前後七子的格調說進行了系統的批判。
沈德潛曾是葉燮的學生,但是他在詩歌理論上背離了葉燮,重新提倡格調說。沈德潛對前後七子十分推崇。他稱讚李夢陽、何景明等人“力挽頹瀾”,使“詩道復歸於正”。他對錢謙益貶低王世貞、李攀龍表示不滿,說:“披沙大有良金在,正格終難黜兩家。”(《論明詩十二斷句》)他寫了《說詩晬語》,並且編了《唐詩別裁集》、《清詩別裁集》等幾部詩選,加上評語,更加系統地宣揚格調說。他強調作詩者必須“學古”和“論法”,並根據“去淫濫,以歸雅正”的原則,在詩歌的體、格、聲、調等各個方面都制定了許多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