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技藝是重慶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地區是南岸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根雕技藝
- 批准時間:2014年1月27日
- 遺產級別:直轄市級
根雕技藝是重慶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地區是南岸區。
根雕技藝,連雲港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擴展項目名錄傳統美術類項目。歷史淵源根雕是以樹根為原料,根據和充分利用其天然形態,加以人的豐富想像,對根須進行取捨,稍加雕刻而成的雕塑形式。它與木雕的區別在於木雕完全以人為...
明清兩代,根雕技藝已趨成熟。明代有以竹根雕著稱的濮仲謙為代表的金陵派和以朱鶴為代表的嘉定派。根藝家們不僅利用木、竹根創作出供人欣賞的擺設,而且還雕刻具有實用價值的家具及其他實用品。從明代蘇州畫家仇英繪製的《金古圖》、《...
賀蘭山根雕技藝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五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地區是惠農區文化館。基本情況 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類別屬於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級別是自治區級。傳承保護 2019年6月3日,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
建甌根雕,是以樹根,包括樹樁、樹蔸、樹瘤、竹根的自生形態及畸變形態為藝術創作對象,通過構思立意、藝術加工及工藝處理,創作出人物、動物、器物等藝術形象。其主要技藝流程有:去皮清污、脫水乾燥、構思立意、描廓制坯、細刻修光、...
福安根雕為純手工雕刻技藝,大致可分為選材、構思立意、製作(取捨、整形、雕刻)、後處理、命名等幾道程式。一、選材。福安根雕的主要材料是擁有一定自然形態的樹根,多選擇一些材質堅硬、木質細膩、木性穩定,不易龜裂變形、不蛀不朽,...
主要傳承人:蕉城根雕主要藝人有屠一道,其將根雕技藝傳於張長青,後者又傳葉石和(原名葉兆和)。代表性傳承人:葉石和(原名葉兆和),男,1971年1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根雕(蕉城)”第五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社會...
皖南根雕可以說是從‘徽派三雕’中吸取了精華,皖南這邊以竹木出名,原材料比較豐富,選材方便,再加上‘徽派三雕’取材也多為皖南竹木,所以創作基礎大致相同,相似之處有許多,皖南竹木根雕算是‘徽派三雕’一個支系。 2011年5月,...
狀似昂首巨龍,作者稍作取捨,儘量保留根材的盤枝錯節和疤節的原汁原味,給人以巨大的震撼。文化價值 為了更好的傳承這一古老的技藝,青州根雕技藝已被列入第一批青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和第二批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根雕製作技藝是臨沂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申報地區為蘭陵縣。2016年12月5日,根雕製作技藝入選臨沂市第五批臨沂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2018年12月10日,婁孝鐸成為臨沂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
適合多種林木的生長,豐富的森林資源為徽州根雕藝術提供了創作的基礎。明清時期,是徽州根雕技藝發展的成熟期,這個時期徽州根雕的藝術特點是:巧籍天然貫穿於創作的始終。如枝、須、洞、節、疤、紋理、色澤、態勢等,儘量使這些天然特點...
第三代藝人仇恨初自幼在阜寧“王家花園”學習花藝和根藝,解放前夕隨父親仇碩夫來高港定居,利用工作之便(搬運工)撿拾樹根,繼續從事根藝創作,發展了高港根雕技藝。第四代藝人袁永亮,從小跟隨父親學過木工和木雕,後入藝術職業學校學習...
據《新唐書·李泌傳》記載:隋、唐以後,根雕不僅在民間普遍流傳,同時也得到皇室貴族的青睞。宋、元時期,根雕藝術不僅在宮廷和民間流行發展,同時還出現在石窟、廟宇之中——根雕的佛像,明清兩代,根雕技藝已趨成熟。麥積根雕的製作...
寧海根雕亦稱樹根雕、柴株雕等,素有“根雕之鄉”的美譽。光緒《寧海縣誌》載當地 “古來有人以樹藝為生---”,現存最早根雕作品為明代所制,而其最初創始期可能在南宋之前,可見寧海根雕技藝發軔之早。至清末民初,寧海根雕步入鼎...
古瓜州先民對根雕就有崇拜的情感,根雕不僅是藝術品,也是人們的一種精神寄託。民間把它看作為絲路傳統文化的象徵,同時也是一種藝術品,它造型獨特、歷史悠久、原始古樸、充滿靈氣。工藝特徵 苟正光先生繼承父輩的根雕技藝,根據瓜州的...
宋、元時期,根雕藝術不僅在宮廷和民間得到發展,同時還出現在石窟、廟宇之中。到了明清兩代,根雕技藝已趨成熟,並出現了流派。較為著名的有金陵派和嘉定派。金陵派的代表性人物為濮仲謙(生卒年不詳), 名澄,字仲謙。金陵(今南京...
由於常規盆景、根雕存在體大量重、陳設和交易等諸多不適、不便,成了愛好者一憾事,為彌補此不足,武進籍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邵效忠傳承了祖上根雕技藝,開創了微型根藝盆景和微型根雕製作技藝。邵效忠的微型根藝盆景,又稱迷你盆景,是...
第三部分 根藝萌動 “陳氏根藝”源於清末,第一代陳浩(1861-1921年)以木匠活養家餬口之餘,蒐集一些龍眼木根等日常用材,在小作坊里琢磨製作一些人物像、花瓶等。第二代陳俊(1901-1968年)承其技藝,開始探索製作硬質樹根的筆筒等...
木雕(根雕),連雲港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統技藝類項目。文化特徵 樹根化腐朽為神奇,巧奪天工,把不起眼的樹根天人合-一,與天共創,它的情趣、天趣產生了自然美,利用根枝窟窿、節疤、紋理和色澤的自然形態,創作...
章貢客家根雕,江西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美術類項目。歷史淵源 根雕又稱根的藝術,其歷史源遠流長,我國現存最早的根雕作品,是戰國時代“辟邪”, 距今有2300多年的歷史。後經世代流傳,多家學習、傳播、延伸到...
根雕盆景藝術是盛行於中國古代文人雅士中的一種文化,它與中國的書畫文化是分不開的,其歷史源遠流長。 成縣的根雕盆景也是由來已久。成縣根雕盆景主要分布於成縣、幑縣及周邊縣區。 傳承保護 成縣根雕盆景製作技藝現在的傳承人靳寶榮...
“根雕教育藝術”是因材施教的形象化比喻。比喻教育應該像雕塑藝術家那樣創造性地“因形而琢,因質而賦予其靈性“;“似龍似鳳,因材而異;形似神似,因師而出”,關鍵在於藝術家的眼力、心智、技藝、雕琢。教育亦同此理,“人人...
淘根雕(TGDiao)創立於1998年,自創立以來憑藉“精選木材 精雕細琢 精藝典藏”三大宗旨馳騁於中國根雕市場及海外貿易。以獨特的藝術技藝引領中國乃至世界的工藝品行業。淘根雕品牌故事 根雕藝術,在我國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現存最早的根雕...
《嵊州根雕》是2008年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嵊州根雕是浙江省的傳統工藝品。以根為身,以意為魂,以美為本。嵊州根雕在傳統根藝的基礎上,憑藉藝人自身的雕刻技藝和藝術功底,形成了“七分天成,三分人工”的藝術個性,極大地豐富...
興寧根雕技藝 興寧根雕技藝於2019年1月13日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列入梅州市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單(序號4)。
第五代傳人林本德秉承“保留傳統技藝,追求時代發展”理念,對傳統的木雕製作工藝進行改良。林本德對根雕製作情有獨鐘,其作品有彌勒佛、觀音、羅漢、關羽、王昭君、蔡文姬等各種人物造型。2020年6月,入選榮縣第二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根雕製作技法/中國傳統手工技藝叢書》是1999年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少英。內容簡介 《根雕製作技法》為中國傳統手工技藝叢書之一。根雕藝術是發現和利用木本植物根部的自然美又施以藝術處理的、天人合一的造型藝術。本書...
柳堡鄉李柳村86歲的老人胡云深,從70歲才開始學根雕藝術,16年過去了,老人的根藝技法日臻成熟,其作品遍布全國各地。成就及榮譽 胡云深老人是李柳村解放後首任村支部書記。從村里退下來後,老人又迷上了根雕。老人思維敏捷,又有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