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兩優39(2014年國家審定,編號:國審稻2014002)

株兩優39(2014年國家審定,編號:國審稻2014002)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株兩優39是中國水稻研究所聯合株洲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用株1S(母本)和中早39(父本)選育的秈型兩系雜交水稻品種。由中國水稻研究所提出品種申請,2015年1月19日經第三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定通過,審定編號為國審稻2014002。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株兩優39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禾本目
  • :禾本科
  • 稻屬
  • :稻
  • 分布區域長江中下游地區
  • 栽培種:株兩優39
國審稻2014002,贛審稻2012018,

國審稻2014002

特徵特性
株兩優39在長江中下游作雙季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10.3天,比對照株兩優819長1.6天。株高86.1厘米,穗長17.9厘米,畝有效穗數21.4萬穗,穗粒數109.2粒,結實率86.9%,千粒重25.7克。
抗性:稻瘟病綜合指數3.8,穗瘟損失率最高級7級;白葉枯病5級;褐飛虱9級;白背飛虱7級;感稻瘟病,中感白葉枯病,高感褐飛虱,感白背飛虱。
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54.3%,長寬比2.4,堊白粒率97%,堊白度20.4%,膠稠度79毫米,直鏈澱粉含量24.1%。
產量表現
2011年參加早秈早中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81.9千克,比對照株兩優819增產4.3%;2012年續試,平均畝產486.2千克,比株兩優819增產7.8%;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84.1千克,比株兩優819增產6.0%;2013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02.9千克,比株兩優819增產6.3%。
栽培要的
1.秧田畝播種量15千克,大田畝用種量2千克。
2.秧齡不超過30天。
3.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
4.移栽和拋秧時保持田間水層l~2厘米,畝總苗數達23~25萬時,及時落水曬田。
5.播種前藥劑浸種,防惡苗病;注意及時防治螟蟲紋枯病稻瘟病等病蟲害。
適種地區
江西、湖南、浙江、安徽、湖北的雙季稻區作早稻種植。稻瘟病重發區不宜種植。

贛審稻2012018

選育單位:中國水稻研究所、株洲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株1S×中早39雜交選配的雜交早稻組合
特徵特性:全生育期109.1天,比對照中早35早熟0.6天。該品種株型適中,田間長相清秀,分櫱力較強,稃尖紫色,穗粒數多,結實率高,熟期轉色好。株高86.1厘米,畝有效穗21.1萬,每穗總粒數110.4粒,實粒數98.2粒,結實率88.9%,千粒重24.8克。出糙率80.4%,精米率69.5%,整精米率44.8%,粒長6.1mm,粒型長寬比2.4,堊白粒率93%,堊白度11.2%,直鏈澱粉24.0%,膠稠度45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鑑定:穗頸瘟為9級;2011年穗頸瘟平均損失率為7.6%,低於對照;2012年穗頸瘟平均損失率為12.4%,低於對照。
產量表現:2011-2012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1年平均畝產475.24公斤,比對照中早35增產2.90%;2012年平均畝產488.62公斤,比對照中早35增產4.83%。兩年平均畝產481.93公斤,比對照中早35增產3.87%。
適宜地區:江西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3月下旬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15.0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2.5公斤。軟碟育秧於3.0-4.0葉拋栽,濕潤育秧於4.5-5.0葉移栽。栽插規格5寸×6寸,每穴插2粒谷,或每平方米拋栽40蔸。畝施純氮10公斤,氮、磷、鉀施用比例為1.0:0.6:0.7,大田施肥按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原則,淺水移栽,乾濕相間促分櫱,夠苗曬田,濕潤孕穗,乾濕相間至成熟,後期不要斷水過早。結合當地農業部門病蟲預報,及時施藥防治稻瘟病、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等病蟲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