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工作壓力管理

校長工作壓力管理

辦學經費不足,生源與升學率堪憂,師資流失,學生安全保障不力等各類學校危機,以及自身專業發展問題,使許多中國小校長陷入工作壓力的重重包圍之中,不堪重負。《校長工作壓力管理》通過對數十位中國小校長的訪談,並結合大量關於校長工作壓力的研究成果,試圖幫助中國小校長。

基本介紹

  • 書名:校長工作壓力管理
  • 作者:劉曉明 秦紅芳
  • ISBN:9787501972951
  • 定價:22.00
  •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09年10月
  • 開本:16開
前言,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前言

現代社會,壓力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流動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
現代學校,壓力像流動的水一樣,充斥著校園的每一寸空間。
社會與經濟的進步,為人類帶來了物質的富足,但心靈的世界卻愈發空虛與寂寞;教育的發展與變革,加速了社會發展的進程,卻使教育者背負起更加沉重的責任,步履維艱地蹣跚前行……
今天的學校,早已不再是世外桃源式的靜修之地,它已被今天的社會負載了太多的外在責任。學生的一舉一動,牽動著每一個家庭的神經,在社會盪起漣漪。教育難做、教師難當,這已經成為中國學校的一種普遍共識。一個“難”字,實際上反映出的是壓力的重負。我們知道,教師是一個高壓力的職業,而作為一校之長,其壓力相對於教師而言,則有過之而無不及。對上要承接來自教育主管部門的壓力,對下要承擔起學校管理、教師工作、學生髮展的壓力。做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負不完的責、開不完的會,壓得校長們透不過氣來,經費問題、生源與升學率問題、師資問題、學生安全問題、辦學自主權受限問題,讓校長們愁眉不展。過重的工作壓力已導致部分校長心理空間被嚴重擠壓、扭曲,引發強烈的情緒反應,甚至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如何幫助校長從過重的工作壓力中解脫出來,如何幫助校長緩解由工作壓力帶來的心理健康問題,這既是每一個校長試圖破解的心理困境,也是中國教育發展亟待解決的現實難題,當然也是我們編寫本書的目的所在。

內容簡介

《校長工作壓力管理》內容簡介:辦學經費不足,生源與升學率堪憂,師資流失,學生安全保障不力等各類學校危機,以及自身專業發展問題,使許多中國小校長陷入工作壓力的重重包圍之中,不堪重負。《校長工作壓力管理》通過對數十位中國小校長的訪談,並結合大量關於校長工作壓力的研究成果,試圖幫助中國小校長:
★了解校長工作壓力的表現與測評方法;
★明確工作壓力對校長身心健康的影響;
★分析校長工作壓力的成因與主要來源;
★掌握工作壓力的應對措施和管理策略。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認識壓力:工作壓力的本質
第一節 如何理解壓力
一、探尋本質:壓力是什麼
二、看清36變:壓力的類型
第二節 解讀工作壓力
一、掀開面紗:工作壓力的內涵
二、追蹤軌跡:工作壓力的形成
三、關注自我:校長的工作壓力
第二章 識別壓力:工作壓力的表現
第一節 壓力的症狀表現
一、傷及體膚:身體症狀的表現
二、觸及心靈:心理症狀的表現
三、累及言行:行為症狀的表現
第二節 壓力的測量
一、滾落的巨石:生活事件測量
二、磨腳的細沙:日常生活小困擾測量
三、波動的心緒:壓力知覺測量
四、閃動的信號:壓力的身心反應測量
第三節 校長工作壓力的現狀
一、力撐重負:校長工作壓力的一般情況
二、抵擋多面:校長工作壓力的特點
三、各訴衷腸:校長工作壓力的群體差異
第三章 感受壓力:工作壓力的後果
第一節 工作壓力與身體健康
一、損害身體健康:工作壓力與總體健康狀況
二、阻隔美食美味:工作壓力與消化系統疾病
三、擾亂激素分泌:工作壓力與內分泌失調
四、弱化健康防線:工作壓力與免疫系統疾病
五、影響血液流通:工作壓力與心腦血管疾病
第二節 工作壓力與心理健康
一、遮擋幸福陽光:工作壓力與消極情緒
二、鈍化認知反應:工作壓力與認知功能失調
三、催生不良發泄:工作壓力與不良行為
第三節 工作壓力與社會健康
一、傳播情緒污染:工作壓力與家庭生活
二、耗竭身心資源: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
三、磨滅工作激情: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
第四章 辨析壓力:工作壓力的成因
第一節 社會壓力源
一、千鈞之力:社會變革壓力
二、過度期待:社會期望壓力
三、兩難境地:教育改革的壓力
四、非此即彼:社會評價壓力
五、流言恐慌:媒體導向壓力
六、同儕相競:行業比較壓力
第二節 工作特性壓力源
一、紛繁蕪雜:時間管理壓力
二、千頭萬緒:教學工作壓力
三、日理萬機:管理工作壓力
第三節 個人與職業發展壓力源
一、專業成長:校長職業化發展壓力
二、自我充電:校長自身發展壓力
第五章 應對壓力:工作壓力的調控
第一節 關注自我應對
一、審視身心:評估自己的壓力
二、發現心流:釋放心理壓力
三、創造平靜:給身體減壓
四、體驗共鳴:尋求社會支持
五、梳理人生:學會時間管理
六、回復健康:培養良好的復原力
第二節 完善學校環境
一、繽紛感覺:創設自然生態環境
二、心臨美境:創設文化環境
三、心靈振動:創談心理環境
第三節 借力社會環境
一、共架橋樑: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二、另闢蹊徑:理性解讀政府巨觀政策
三、彈性嬗變:改善“考”“評”制度
參考文獻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